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从后门到前门

书名:叶永烈科普经典阅读系列·极简趣味化学史作者名:叶永烈本章字数:1926更新时间:2024-06-11 11:04:36

由于喜欢生物学,贝采利乌斯报考了医学院。

1796年9月,贝采利乌斯告别了继父,告别了故乡,来到乌普萨拉城。他考上了乌普萨拉大学医科。这时,他17岁。不久,他同母异父的弟弟也考上了这所大学。

两个儿子念大学,这对于收入不多的继父来说,无疑是个十分沉重的负担。

贝采利乌斯很爱他的继父。尽管他的亲生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可是继父却把他看成亲骨肉一样,尽心尽力地培养他。贝采利乌斯给继父写信,请继父不必寄钱来,因为他一边学习,一边兼职做家庭教师,收入虽然微薄,但是可以维持生活。

贝采利乌斯艰难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每跨出一步,都要经过一番拼搏。

贝采利乌斯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他常常把家庭教师的课程准备好,便开始做大学的作业。他还刻苦地学习英语、德语和法语。

外语,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桥梁。每当他学会了一种外语,能够用这种语言阅读外国文献时,他仿佛添翅加翼,在科学王国中可以更加自由地翱翔。他养成了不倦地工作的习惯。深夜,当他的同学们早已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仍在苦学。他熬红了双眼,用加倍的努力,赢得时间;他靠加倍的毅力,超越他的同时代人。由于他的勤奋,在1798年,他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

贝采利乌斯专心致志地学习医学。他的医学成绩不错,物理学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可是,他对那个令人迷惘的“炼金术”—化学,兴趣不大,考试不及格。

化学教授阿弗采里乌斯警告贝采利乌斯:“你再这样下去,可不行!要知道,如果医学是一只鸟的话,生物学是它的躯干,化学和物理学是它的双翅。不懂化学,你会从空中摔下来的。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医生。任何药物都离不了化学!”

贝采利乌斯接受了教授的忠告,开始钻研化学。他找来许多化学书籍攻读,但越读越糊涂。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化学,刚刚从炼金术士们那秘密的文字中解放出来,理论上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两军对垒,各执一词。

以德国化学家斯塔尔为首的一派,主张“燃素学说”。他们认为,物质能够燃烧,是因为含有燃素,而那些不会燃烧的物质,则不含有燃素。至于燃素是什么样的,则无可奉告。当时的化学界,“燃素学说”占统治地位。瑞典著名化学家舍勒和贝格曼、英国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法国化学家卢爱勒,都是“燃素学说”最热烈的拥护者。

反对派以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为首。他反对“燃素学说”,认为那个神秘而不可知的“燃素”,根本不存在。他主张“氧化学说”,认为物质的燃烧,实际上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化合的过程。

两军开战,把化学界闹得天翻地覆。

贝采利乌斯很仔细地阅读了德国一名化学家的《反燃素化学基础原理》。他很赞同这本书的观点。于是,他成了“反燃素派”中的一员。

在贝采利乌斯20岁的时候,这位“志向可疑的年轻人”的兴趣,从医学转向化学。他很想参加化学论战,用实验打败“燃素学说”。

那时候,学校规定学生每星期只上三次化学实验课,可是,贝采利乌斯却三天两头往化学实验室里跑。

阿弗采里乌斯教授见了,耸了耸肩膀,冷冷地对他说:“你知道实验室和厨房的区别吗?”

被教授批评后,贝采利乌斯并没有气馁,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买通了工友,每天晚上,当教授不在实验室里的时候,他便悄悄从后门溜进去,做起实验来。

化学实验室窗口透出的灯光,引起了阿弗采里乌斯教授的注意。他一声不响地从后门踱了进去,在暗处仔细观察贝采利乌斯的一举一动。出乎他的意料,这位本来化学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却在那里十分内行地做实验呢!

不知道怎么回事,阿弗采里乌斯觉得喉咙痒痒的,不由得干咳了一声。

这一声惊动了贝采利乌斯。他转过身子,发觉教授正站在自己后面。贝采利乌斯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他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念头:坏了,这下子准会被学校开除。

谁知阿弗采里乌斯教授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说道:“从现在起,你可以从前门进实验室了。我同意你进实验室来。”

贝采利乌斯转悲为乐,开心地笑了。

从此,贝采利乌斯天天从前门走进化学实验室。在那里,他如痴如醉般探索着燃烧之谜。贝采利乌斯在自传中,曾回忆当时的情景:

有一次,我忙着制备硝酸时,发现放出了一种气体。为了弄清这是什么气体,我把它收集在大玻璃瓶里,我认为它是氧气。当我把一根刚刚点着的小木条放进这种气体里时,木条立刻猛烈燃烧起来,发出耀目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实验室。这时,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

贝采利乌斯在另一次实验中,烧瓶不慎爆炸了,炸伤了他的眼睛。一个多月以后,他的眼睛才重新见到光明。有人劝他:化学太危险,到此为止吧!可是,贝采利乌斯的双脚,坚定地朝化学实验室走去。

也有人担心贝采利乌斯的实验太危险,说不定哪一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万一炸伤了别人,那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贝采利乌斯便租了一间小储藏室,独自在那斗室中进行实验。他说:“要炸的话,就炸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