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书名:叶永烈科普经典阅读·科学家的100个故事作者名:叶永烈本章字数:1327更新时间:2024-06-11 11:06:40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德国化学家。先后长期担任吉森大学、慕尼黑大学教授,最先建立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做出过贡献。他还把化学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提出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为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食物化学》等。

1826年,法国的青年化学家安托万·巴拉尔在很起劲地研究着海藻。当时,人们已经知道海藻中含有很多碘,巴拉尔便是在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

巴拉尔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加入氯气,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然而奇怪的是,在提取后的剩余残渣底部,总是沉着一层深颜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

这件事引起了巴拉尔的注意,他立即着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终于证明,这种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还未被人们发现的新元素。巴拉尔把它命名为“muride”,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盐水”。

巴拉尔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称为“溴”,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

巴拉尔关于发现溴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之后,德国的一位青年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屏住呼吸,细细地读了这篇论文。读完之后,这位化学家深感后悔,因为他在几年以前,也做过和巴拉尔相似的实验,看到过这一奇怪的现象。

和巴拉尔不同的是,李比希没有深入地钻研下去。当时,他凭空断定,这种深褐色的液体只不过是通氯气时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氯化碘。因此,他只是往瓶子上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就完了,结果没能发现这一新的元素,和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那时候,李比希还很年轻,才20来岁。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小心地从瓶子上取下来,贴在床头,作为警示,并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

后来,李比希在自传中谈到这件事时,曾这样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这件事后,李比希开始认真、细致地观察化学现象。有一次,他到英国的一家工厂考察。这家工厂正在生产蓝色绘画颜料“柏林蓝”。他看到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锅之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吃力地搅拌着溶液,发出很大的响声,一位工长告诉李比希:“搅拌的声音越响,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

李比希很注意地听着。回去以后,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搅拌的声音越响,柏林蓝的质量就越好呢?”

后来,他终于查出了原因,并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搅拌使铁作响,无非是使铁棒和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来,使它与溶液化合。如能在生产时加入一些含铁的化合物,不必用力搅拌铁锅,柏林蓝的质量同样会提高。”

那家工厂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如此。从那之后,那家工厂里的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就大为减轻了。

李比希从小喜爱化学。他的父亲常在家里制造各种颜料、油漆、化学药品,使李比希从小就受到化学的熏陶。有一次,校长在会上问每个学生的志愿时,李比希第一个站起来,大声地回答说:“我将来要做一个化学家!”

李比希在23岁时成为大学教授。他一生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农业化学和生理化学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被誉为“德国化学之父”。

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在时打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