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山中
书名:自爱自在:苏东坡的生活哲学作者名:衣若芬本章字数:2862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10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东坡离开黄州前往汝州途中,专程去筠州和数年不见的弟弟见面,还特地登临向往已久的庐山,写了著名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不同版本的文字有些出入,我们不多谈。这首诗的题目如果写成“题西林寺壁”就比较好懂,就是东坡在庐山西林寺的墙上留了这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里说“坏壁无由见旧题”,那次东坡和弟弟也是在僧舍墙壁上题诗。这种“题壁诗”兴盛于唐宋,是印刷出版还不普及时的一种文字传播方式。东坡可能是应寺僧之请,为西林寺写诗。由于这首诗,汉语中有了“真面目”这个词。
很多解读这首诗的材料都说这首诗讲的是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看到的山形不一样,看不清庐山真实的样貌,因为我们就身在庐山,从而推论出“旁观者清”的道理。
你还相信“旁观者清”吗?
这固然是容易被理解的讲法,但也可能因此让这首诗失去了意蕴和深度。“旁观者清”很简单啊!对一些事情袖手旁观,手很“清洁”,眼睛很“清楚”,你身边有这种人吧?你说这种自以为“旁观者清”的人是不是很自私?
东坡提点我们的“爱自己”,他的“独乐”是建立在“同安”的基础上的。花了好大功夫去庐山,结果写一首要大家“旁观者清”的诗,你说能“呵呵”吗?把这首诗放在我谈如何安顿自己的思维方法里,我当然不能轻率地给大家讲“旁观者清”的道理。
忘掉你以前学的,让我来谈谈这首诗的“真面目”。
前面说了《赤壁赋》用“观”来解答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观”的经验。“观”的立场、视域、远近高低位置不同,于是有时看来是连绵的山岭,有时看来是高耸的山峰。看了半天,还是不能理解哪个才是真正的庐山面貌啊,怎么办呢?
这才是庐山真面目
东坡刚上庐山的时候,就写诗说“要识庐山面”,可见他后来“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心有芥蒂的。
“真面目”可以有两个含义。一是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说的。慧能问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没有分别心,当下即是,才能显现如来实相。庐山自东晋以来就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东坡游庐山,作陪者包括东林常总,他是西林寺附近另一座寺院东林寺的僧人。《五灯会元》把东坡列为东林常总的法嗣。总之,到庐山参悟“本来面目”,对已经经过黄州生活,自号“居士”的东坡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
“真面目”的另一个含义,重点在“真”。到了庐山,东坡还挂记着家园在这附近的人,那就是陶渊明。为了补贴家里的食粮,东坡在黄州城东边的坡地当起了农夫。古来文人哪个拿起锄头又写诗的?就是陶渊明嘛!东坡把自己想象成陶渊明,作《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你看你看,东坡的“前生”又多了一个。陶渊明的诗,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饮酒》诗的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悠然见南山”,东坡说了算
你知道吗?其中“悠然见南山”这句,其实出自东坡的想法。东坡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写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他认为当时流传的版本写“悠然望南山”,不对。“见”是偶然,低首采菊,偶然抬头,南山进入眼帘,这叫“境与意会”。“望”是必然,是刻意地看。知道或预想、期待有一个远方的客体,想要看到,于是“望”。东坡觉得陶渊明是“初不用意”,起初没对南山有心思,这正是陶渊明“深微”的地方,要说出什么“真意”,尽在不言中,最终“忘言”。
你认为东坡说的有道理吗?研究版本学的学者告诉我们,东坡批评的“俗本”,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昭明文选》,是最早收入陶渊明这首诗的官本呢!
我们回到“真面目”的话题。“真面目”是“真意”,是“本来面目”。东坡想努力探求,就像“望南山”。但是他无功而返,从什么方向怎么看,庐山都有它的容貌,哪个才是真的?
这时,《赤壁赋》里的“观”被细化成“望”“见”“看”等视觉活动,“观”的变与不变两端式区分法,加上“偶然”的“见”与“必然”的“望”,被复杂化了。他转用因果关系解释,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样,就解决了吗?
“真面目”在哪里?
《后赤壁赋》里的消解因果关系派上用场。因为我们就在此山中,无法将自己完全客体化。《赤壁赋》中客观的“苏子”只适用于文学语境。“自己”是相对“他者”而存在的。既然我们都在此山中,就要接受“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实情。
从飞鸿到孤鸿再到归鸿
让我们再回到前面“孤鸿飞影”那节最后留下的诗《次韵法芝举旧诗》:
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这首给僧人法芝的诗,要对照北宋哲宗元祐七年东坡给他的旧作《送芝上人游庐山》来看:
二年阅三州,我老不自惜。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岂知世外人,长与鱼鸟逸。老芝如云月,炯炯时一出。比年三见之,常若有所适。逝将走庐阜,计阔道逾密。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江南千万峰,何处访子室?
东坡在元祐六年到七年,两年之间转任过杭州、颍州和扬州知州,所以说“二年阅三州”。当年辛辛苦苦的“磨牛”,如今是又老又弱的“羸牛”了。东坡祝愿法芝如月亮皎洁澄明,他这只万里归来的鸿雁,终于和法芝重逢了。
《高僧传·醋头和尚颂》说:“揭起醋瓮见天下,天下元来在瓮中,瓮中元来有天下。”人们都在天下活着,都在瓮里活着,也都在此山中活着。兜兜转转,有缘总会相逢——“到处相逢是偶然”。
东坡的四种思考方式
我们在本书的第一个区块初步探讨了东坡对自我存在的认识,知道东坡对生命过往与未来的好奇,确立自我不可取代。第二个区块,我试着把东坡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与他的作品结合,分析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偶然和必然。东坡认为物无“常形”而有“常理”,也就是随机和规律并非绝对。
二、对立和统一。类似发散式的水平思维法。
三、因果关系。类似归纳演绎的垂直思维法。
四、综合混化。将各种类型灵活混用,并接受最后可能毫无逻辑的答案。
你可能会疑惑:知道东坡怎么思考和“爱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思想和意志主导行为,不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只去模仿他的行为,就会掉进误区或陷阱。喝了很多“鸡汤”却没汲取营养、浪费很多时间钻研成功学却仍旧过不好人生,很多类似的情况就是由于瞎忙着照单全收,到头来“爱自己”反而变成“怨自己”。
我的建议是:先摆正心态。这里举的东坡的四种思考方式,不能概括东坡全部的人生哲学。读者看我穿插交织,也别以为这就是东坡思想的线性进展,到了庐山之游而臻达极致。不是的,从庐山下来,东坡还是走在崎岖的旅途上,直到临终合目。
思考练习
除了东坡的四种思考方式,你有没有其他的思考方式可以认识自己?
自我安顿之“有此衣说”
1.以和自己性情、志趣相近的人物为典范。
2.遇到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试着学习东坡的四种思考方式,灵活运用。
3.“爱自己”需要终身学习,别因不如意而怨恨和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