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60篇 张释之冯唐列传 明君的风范(1)

60篇 张释之冯唐列传 明君的风范(1)

书名:列传˙大汉风云作者名:王弘治本章字数:2308更新时间:2024-06-06 16:38:29

有一种写作技巧叫作侧面描写,意思是不直接浓墨重彩地刻画主角,而是通过描写主角身边的人或事,间接地烘托出主角的高大形象。

在历史中,这种起到烘托主角作用的人和事也有很多。比如,张释之和冯唐虽然都不是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但是作为配角,他们却把一代明君汉文帝的形象衬托得光辉熠熠。

谒者,不说大话,说实话

张释之出生在一个小康人家,背景比不上西汉那些大富大贵的开国功臣,不可能在朝廷里叱咤风云。他在宫廷侍卫这个位置上摸爬滚打了十年,一直小心谨慎。后来,他终于在袁盎的提拔下,当上了谒者——汉文帝贴身的小秘书,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转机。

汉文帝只向张释之提出了一个要求:调门放低,别讲大话,注重实操。这岗位简直就是为张释之量身定制的。应聘成功的张释之不说大话,专说实话,即使是别人不敢说的实话,他也敢说。

有一次,汉文帝去视察自己的陵墓——霸陵的修建情况。他站在高岗之巅俯瞰山川形势,想到自己终有一死,心里顿时涌起千愁万绪。他指示身边的官员们说:“我将来走了,你们要用石料把我的棺材包裹起来,再用丝絮填满所有的缝隙,最后用漆密封。这样就不怕盗墓贼了吧。”

大臣们看到皇帝亲自给工程提要求,立刻连连点头。只有张释之貌似唐突地说了一句大实话:“盗墓贼要偷的是陵墓里珍贵的随葬品。只要墓穴里有宝贝,您就算用铁把整座山陵包起来,也无法挡住亡命之徒。如果您的墓穴里根本没有值钱的宝贝,你就算不用石头包裹棺椁,也没啥好担心的。”

古人讲究慎终追远,都提倡死后厚葬,张释之对皇帝说这话,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其他大臣一听他这样对皇帝说,立刻吓得脸色苍白。但是,汉文帝听了他的这番见解,非但没有动怒,反而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

汉文帝想起不久之前,张释之还在皇宫里做过一件让大家惊掉下巴的事。当时,太子刘启带着弟弟坐马车,没有按照皇宫的规矩在禁宫门口下车。侍卫们都知道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不敢吱声。可是张释之却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径直追上去,把太子的马车拦住了。事后,他还向皇帝上书,揭发太子违法乱纪。这件事持续发酵,最后竟然惊动了太后。汉文帝只好亲自去向老母亲道歉:“朕没把儿子管教好。”

汉文帝对张释之实事求是、铁面无私的处事风格非常满意,提拔他当了廷尉,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官了!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

张释之执法公平,被天下尊称为“张廷尉”。现在有一句话叫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张释之就已经做到: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不守法。

有一次,汉文帝乘坐马车出巡,路上被行人惊了马。这个人被抓到张释之面前审判量刑。张释之调查之后发现,原来这人不是有意的。他听到官差们要求回避的命令,就躲进河边的桥洞里,待了大半天。后来,他以为皇家仪仗队已经过去了,就钻出桥洞看动静,没想到正撞上皇帝的马车。慌张之中,他乱跑起来,这才惊了马。张释之调查清楚案情之后,根据汉朝法令宣判:“触犯天子仪仗,罚款!”

汉文帝对这个判决结果很不满意,指责张释之:“要不是那匹马脾气温和,朕的马车说不定都被掀翻了。这件事危及朕的生命,你怎么能判得这么轻!”

张释之说:“法令是天子与全天下都必须一起遵守的。

陛下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更改法令,加重刑罚,这法令就没法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了。廷尉的职责,就是让人们都知道天下是有公平的。我如果只听陛下的话来判案,百姓还能相信这世上有说理的地方吗?”

汉文帝被张释之说得没了脾气,想了半天,叹了口气道:“张廷尉说得在理。”

张释之秉公执法,赢得了天下人的尊重。

汉文帝死后,继位的汉景帝就是当年被张释之拦住马车、上书揭发的太子刘启。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张释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料到新天子不会善待自己,就主动辞职。

汉景帝表面上宽宏大量,既往不咎,但没过多久就把张释之赶出了朝廷,外派到遥远的淮南国当官。从此,汉朝廷尉的办事风格就发生了巨变——执法不再讲究公平公正,而是以为皇帝的意志服务为准则。司马迁在《酷吏列传》中写的就是跟张释之执法风格完全不一样的官吏的故事。

汉文帝的耿直老乡

冯唐的出身跟张释之差不多,没有什么背景和靠山。他在宫廷里当差,一直没有遇到贵人,所以也没有被举荐过。他一直干到两鬓斑白了,仍然在基层岗位。

有一次,汉文帝坐车经过,一眼就看到满头斑白的冯唐跪在一群侍从里。他觉得冯唐的灰白头发实在太扎眼了,就特意把冯唐叫过来,慰问一番:“父老是从什么时候来当差的啊?您的老家在什么地方啊?”

冯唐自报家门,说自己是代国人。代国是汉文帝登基之前的封地。汉文帝从小在代国长大,对那里很有感情,立刻把冯唐当成老乡,热络地聊起往事。汉文帝深情地说:“朕小时候在代国,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有一位老用人给朕讲赵国将军李齐在巨鹿打仗的故事。这个李齐实在太厉害了。直到现在,朕有时一端起饭碗,还会想起他来。老乡有没有听说过李齐打仗的故事?”

冯唐说:“我知道李齐,但他比起从前赵国的名将廉颇、李牧可差远了。”

汉文帝爱听故事,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您还知道廉颇、李牧?”

冯唐立刻抓住时机显摆:“臣祖父当年是赵国将军,跟李牧是好朋友;臣父亲在楚汉争霸的时候当过旧代国的丞相,认识李齐。臣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这些名将的故事。”

汉文帝一听高兴极了,立刻拉着冯唐的手听他讲故事。后来,汉文帝听得入迷,直拍自己的大腿:“唉,朕如果也拥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军,还用得着担心北方的匈奴吗?”

可是,冯唐却当头泼了冷水:“臣斗胆以为,就算廉颇、李牧复生,为陛下所用,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汉文帝听了这话,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甩下这位不识抬举的老乡,气呼呼地走了。

冯唐的同僚们都偷偷掩口而笑:“我们还以为老冯要时来运转了,没想到他这么不会说话,白白浪费了机会。这下,他再也没出头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