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始楚人的威胁和争霸的(一)
书名: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作者名:张宏杰本章字数:4559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7
一
春秋战国时代成就最高的一本史书是基于对《春秋》的注解写成的《左传》。这本书记载的大多数是中原诸侯间的大事。对南方的那个蛮夷小国,中原人本来就没有多大兴趣。
但是,公元前710年,这部史书上终于第一次提到了楚:“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左传·桓公二年》)也就是说,蔡国和郑国这两个位于楚国北面的中原国家的国君在邓地会面,原因是他们共同感觉到了楚国的威胁,要一起商议对策。
虽然只有短短的11个字,但这句话却充分表明了中原王朝对楚国的恐惧之心。蔡国和郑国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二
从熊绎的隐忍驯顺,到熊通“大逆不道”地自立为王,楚国已经脱胎换骨。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和发展,楚国境内的土地和矿产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特别是得到了铜绿山的铜矿后,以青铜和士气为两翼,楚国成为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
而正在此时,西周灭亡了。如前所述,从周朝第四代天子周昭王开始,西周就由盛转衰,各大诸侯国逐渐尾大不掉,越来越习惯各行其是。终于,到了周幽王时,周王已不能有效地召集诸侯们帮助他抵抗异族入侵,以至于在公元前770年,周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平王不得不将都城从镐京迁往洛邑,西周宣告灭亡,春秋时代开始了。
周王室丧失了威信,不再有协调天下诸侯的能力。没有了“共主”,中原大地上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开始不断发生冲突和战争。《史记·楚世家》这样描述当时的混乱形势:“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内忧必然导致外患,中原国家抵抗外敌的能力显著下降,北方的戎、狄等少数民族抓住机会,不断向中原挺进。“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以大兼小,转相残灭,封疆不固而利害异心。戎狄乘间,得入中国。……当春秋时,义渠、大荔居秦、晋之域,陆浑、阴戎处伊、洛之间,鄋瞒之属害及济东,侵入齐、宋,陵虐邢、卫,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江统:《徙戎论》)
也就是说,因为周王室失去统治力,诸侯相伐,戎、狄相继进入中原。义渠、大荔进入秦国、晋国的疆域,陆浑、阴戎来到伊、洛之间,鄋瞒危及济东,侵入齐国、宋国,欺凌邢国、卫国。
确实,自公元前714年至公元前649年,中原各国轮番受到异族的侵犯:公元前714年北戎侵郑,公元前706年北戎伐齐,公元前670年戎侵曹,公元前664年山戎祸患燕国,公元前649年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
狄人恃其强大武力,遍侵华夏大地上的邢、卫、齐、晋、郑、鲁等诸侯国,所过之地,城市无不残灭,许多小国甚至被灭国。比如,公元前660年狄人攻灭卫国,公元前650年又灭温国。甚至连强大的晋国都不能幸免。公元前644年,“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左传·僖公十六年》)。也就是说,狄人侵入晋国,夺取今天襄汾,渡过汾水,到达今天临汾南部一带。
所谓“祸不单行”,就在中原诸国因为北方戎、狄入侵而焦头烂额之时,南方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蛮夷,挥师北上,威胁中原,那就是楚国。
春秋时代,楚国趁中原无主的机会在长江流域迅速扩张,百余年间,灭国无数。通过梳理《左传》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楚国兵分两路北进,其势头十分惊人。
楚国的一路力量沿着武当山东侧的平原北上,直插南阳盆地。一路上楚国征服了绞国、罗国、权国,于公元前688年进攻南阳盆地北端的申国。楚文王攻灭了申国,除掉了周朝南部最大的一个异姓国,将申国变成楚国的一个大县。申国被征服之后,中原已经近在咫尺了。
另一路楚国势力则直指大别山。经过三次伐随战争,楚国终于迫使随国臣服。此后,楚国又消灭了中原南端的息国,并挥师北上。在公元前684年,即楚文王六年,楚国终于攻打了蔡国,这一年是蔡郑“始惧楚”之后26年。蔡国是中原南部较大的一个姬姓国,始封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蔡师一触即溃,蔡哀侯献舞被楚师俘获并带回郢都。蔡国这样的老牌王族国家被打败,引起中原国家的极大震动。又过了6年,楚国兵临郑国都城之下,把它的势力插入了中原腹地。
从公元前706年到公元前678年这28年间,楚国一连串狂风暴雨般的表演,让中原诸国惊愕万分。楚国这个巨人北上的脚步,震得中原大地不断战抖。他们从来没想到,这个远在南方的默默无闻的蛮夷,突然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让这么多世系久远、文化发达的诸侯国都不能抵挡。楚国与北方少数民族虽然并没有战略约定,却客观上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这两股强大势力遥相呼应,一时间中原文明呈现摇摇欲坠之势。
因此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中原文明遭遇到了一次空前严重的威胁。先秦的史学家们说,其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文明毁灭的边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惊呼:“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也就是说,“夷”和“狄”严重危害中国,北边的狄人与南边的夷人相呼应,轮番入侵中原;在两股势力的挤压下,中原文明一度像一根线那样细,几乎断绝。
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的严重局势,呼唤着华夏诸侯必须要有一个新的核心站出来,取代周王室为中原国家建立一个新的政治秩序,以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部危机。
“霸主”时代因此到来。
三
说起春秋时代,我们头脑中想到的第一个词,往往是“争霸”。
在《新华字典》中,对“霸”这个字的解释,有一个义项是“依靠权势横行无忌、迫害他人的人”。这也是大多数现代人头脑中的概念。因此,很多人对那段春秋争霸的历史,往往理解为几个强有力的大国争夺霸权,依仗武力欺压弱小国家。
这是我们对春秋时代诸多误读中最典型的一个。这个误读,说明了现代人与春秋那段历史已经多么遥远。
其实,“霸”字在先秦通“伯”字,而伯字的本义是“长”。《白虎通·号篇》说:“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孟子·离娄·丁音》说:“霸者,长也。言为诸侯之长。”所谓方伯,是指某个地区之内诸侯的首领,一般由当地较大的诸侯来担任,他的任务是调解地区内诸侯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打个比方,如果周天子是天下诸侯之父,那么“霸”就是诸侯中的兄长。当父亲年老体衰、家庭内乱之时,就需要大哥挺身而出,协调兄弟们的关系。
因此,“霸”字的本义,是诸侯联盟的盟主。所谓“争霸”,最初的意义是大国在天下有难时争着挺身而出,来维护地区的秩序。
第一个站出来的大哥,是齐国。
齐国是一个老牌的诸侯国,开国者是周朝第一功臣姜太公(即吕尚、太公望)。姜太公功劳卓著,齐国在诸侯国中地位崇高。齐桓公是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中原文明遭遇严重危机,各国又内乱重重,令他忧心忡忡,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使诸侯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齐国称霸的第一步,是任用管仲,推行改革。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对外施加影响。管仲说:“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管子·大匡》)换言之,欲霸诸侯,必须从治理内政开始。
齐国经济基础比较好,疆域濒临大海,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在齐桓公的支持下,管仲开始了以“奖励耕战”为核心的旨在富国强兵的全方位改革,包括选贤任能的政治改革,“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制度改革,“均田分力”“无夺民时”“设轻重鱼盐之利”的经济改革,从而为桓公的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说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三岁治定,四岁教成,五岁兵出,有教士三万人,革车八百乘”(《管子·小匡》)。虽然实际效果可能没有如此迅速,但是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确实成了兵甲数万的强盛的东方大国。
齐桓公即位的第四年,邻国宋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宋国国君被弑,几位公子争夺君位,失败者逃往邻国,成功者追杀政敌。一时之间,宋国与邻国都动荡不安,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齐桓公审时度势,决定主动出面处理这次危机,以避免中原国家在内斗中消耗力量。他按照周礼,首先派使臣携带重礼,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周礼,随便废立国君,请周天子授权他去兴师问罪。
周王室东迁以后,实际控制的土地仅方圆600里,诸侯们早就不把王室放在眼里。特别是郑国经常以桀骜不驯的姿态与周王暗抗明争,甚至拒不朝贡。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在战争中被郑国打败,自己被箭射伤,王室威严扫地。从此之后,周王室只能收起“天子”的威风,委曲求全。诸侯们也因此更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多年不去朝拜。比如,整个春秋200多年中,鲁国国君只朝见过周王三次,派大臣前来朝见也仅有四次。
周天子万万没想到,东方大国齐国会这么重视自己,要兴师作战,居然还先来请示。当然,他也不能不同意。于是,齐国以周天子之命为旗号,联合陈、曹两国组成三国联军,前去讨伐宋国。大兵压境之下,宋国不得不与诸侯约定,以后在国君废立之事上,一定要按周礼处理,同时也要遵守周礼来处理与邻国的关系。
公元前679年,齐国在-城举行了一次会盟,史称“-会盟”。会盟是周代用以解决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重大问题的协商形式。《说文解字》说:“盟,曰:‘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岁一盟,背(北)面诏天之司慎、司命。”协商达成结果之后,要杀牲歃血,“明告其事于神明”。齐桓公与周天子的代表单伯,和陈、卫、郑、宋四国的国君一同齐集此地。赞礼官割下一只牛耳,接满一盘牛血,捧到五位君主和单伯面前,六人轮流各饮一口,这就是所谓“歃血”(“歃”谓口含血也)。然后,宣读官宣读盟书。在盟书中,与会诸国约定,要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要联合起来,抵御外族入侵中原;要帮助弱小和有困难的诸侯。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尊王攘夷”。齐桓公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确立了他的威信。《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周天子的代表单伯宣布,因为齐桓公有效地处理了宋国的内乱,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任命他为东部国家的方伯,也就是诸侯之长。
这是齐国称霸的开始。接下来,为了团结诸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齐桓公还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团结鲁国。齐鲁两国相邻,本是多年的宿敌,为了消除宿怨,齐桓公对鲁国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齐桓公八年,齐桓公决定,把过去三次战争中从鲁国手中夺取的土地,归还给鲁国。此举进一步奠定了齐桓公霸业的道德基础。“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史记·齐太公世家》)诸侯因此都进一步信赖齐国,想归附在齐国的旗帜之下。齐桓公达到了提高威望的目的,也成了中原国家抵抗外敌的领导核心。
第二件是援助燕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山戎大规模进攻北方燕国,齐桓公亲率大军去救燕国,经过6个月的艰苦征战,赶走了山戎。“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史记·齐太公世家》)燕庄公感激涕零,诺诺称是。
第三件是恢复邢国。齐桓公二十七年,狄人部落侵犯邢国。齐桓公联合宋、曹两国,组成三国联军,击败了狄人。不过邢国的国都已经被狄人摧毁,残破不堪,又考虑到其地理位置偏北,一直处于狄人的威胁之下。因此,齐桓公决定,将其国都迁到靠近齐国的夷仪,在那里为邢人重新建国。
第四件是重建卫国。齐桓公二十八年,在帮助卫国击退狄人之后,齐国也将卫国南迁到黄河边上,帮助卫国在楚丘筑新城。卫懿公被狄人杀死,齐桓公按周礼为卫国立了新的国君卫文公。
在齐桓公的领导下,中原各诸侯国抵抗住了北方异族的侵扰,站稳了脚跟。桓公被称赞“有存亡继绝之功”(《穀梁传·僖公十七年》)。接下来,齐桓公要对付的对象是另一个更重要的敌人: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