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一章 楚国的源头——黄帝之后,还是三苗之裔(一)

第一章 楚国的源头——黄帝之后,还是三苗之裔(一)

书名:楚国兴亡史:华夏文明的开拓与融合作者名:张宏杰本章字数:3365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7

几乎所有传统史书和文献都坚称,楚国源自中原华夏正统血脉。

屈原的名篇《离骚》一开头就说:“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帝高阳之苗裔兮!”)

所谓“帝高阳”就是著名的神话人物颛顼。颛顼是上古时期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传说他是黄帝的孙子,“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以打败过共工而为人所知。《列子·汤问》说:“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就是说,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一怒之下撞上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空倾向西北,大地向东南塌陷。所以到现在,江河还是多向东南流。

颛顼之所以被称为“高阳氏”,是因为传说他被封于高阳这个地方。

屈原出身楚国王族。因此,他的家族世系自然就是楚国王族的世系。所以,颛顼被认为是楚国王室的先祖。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楚世家》也称楚国源自颛顼,他将楚国王族世系记载得更清楚: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这一段记载,简直是楚王室的家谱,将从黄帝到祝融的传承说得一清二楚,只不过因为罗列的都是人名,读起来有点枯燥:黄帝的次子叫昌意,颛顼是昌意的儿子,称是颛顼的儿子,卷章是称的儿子;卷章的儿子当中有一个叫重黎,另一个叫吴回,都被帝喾封为祝融。祝融即火正、火师。祝融是炎黄集团的重要成员,掌握着火的秘密。而楚人是吴回的后代,也自称是火神的后裔。

楚人的直系先祖,被定位为吴回(祝融)的孙子。吴回有个儿子名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名叫季连。《史记·楚世家》说:

“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按文献记载,颛顼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祝融则原本居住在今天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因此楚人的根自然在中国北方。有历史学者推断,“楚民族在商末以前,大致以河南为其活动的范围”(王玉哲:《中华民族早期源流》)。

那么,楚人是怎么到了南方并得名“楚”的呢?

2008年7月15日,一个很大的塑料箱通过海关,最终抵达清华大学,里面装的是一批竹简。与这批竹简同时来到清华的还有一只残缺的漆绘木笥,上面绘有楚国风格的纹饰。这批曾经失落在海外的珍贵竹简,后来被称为清华简。经过碳-14年代测定,这些竹简的年龄超过2000岁,也就是说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

随着释读工作的深入进行,专家们发现,竹简中有很多极为宝贵的文献。其中有一篇名叫《楚居》,就是楚人记载的他们的早期历史:“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结伯、远仲。游徜徉,先处于京宗。”

《楚居》从司马迁所说的楚人直系先祖季连开始叙述,季连及其后人先后经过了隈山、穴穷、乔山、爰波、汌水、方山、盘、京宗等地方,迁徙到了楚地。

根据文献的记载,一些历史学者推断,3600多年以前,也就是中国商代初期,楚人的祖先穿越大别山,从黄河流域进入长江流域。之所以迁徙,是因为刚刚崛起的中原商王朝向四周扩张自己的势力。商王朝武力强大,商人性情勇悍,向四方开疆拓土,楚人的祖先和其他许多小部族一样,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向南迁徙。

楚人迁徙的路线,一般认为是从河南新郑出发,向西南迁徙到淅川一带,再南下到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接合部。

当时这条路线上山岭重叠,森林密布,他们衣衫褴褛,艰难地开辟道路前行。在今天湖北西北部的荆山一带,他们停留了下来。这里的丘陵峡谷人烟稀少,不再有人来和他们抢夺土地。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安顿下来。史书记载,他们在这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难地伐掉巨木,征服丘陵,开垦出一块又一块农田。

那么,他们为什么得名“楚人”呢?让我们来看《楚居》简3上的释文:“丽不纵行,溃自胁出,妣后宾于天,巫并该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

也就是说,楚王熊丽出生时不是正常的顺产,因为难产,他是从母亲的肋骨缝隙中剖出来的。他的母亲因为难产而死,巫医用当地特产的荆条,也就是“楚”包裹他母亲肋部。为了纪念这位为生育后代而献出生命的伟大母亲,这个部族后来自名为“楚”,也就是“荆条”的意思。

按这种历史叙述,到了楚地之后,虽然受周围民族的影响,季连的后人们的语言、习俗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却牢牢地记着自己的根源,并代代相传。包括张荫麟、何光岳、张正明等在内的许多历史学者都主张楚人源于中原华夏。

但是,关于楚国的源头,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议。也有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楚国的源头是蛮族,叫“三苗”或者“苗蛮”“楚蛮”。

如果对上古史有一些了解,你就会知道,“三苗”在中国上古时代非常有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尧、舜、禹这三位伟大的帝王都和他们打过交道。

三苗生活在今天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据说在尧舜禹的时代,这个古老民族屡与华夏族为敌,导致三位帝王不得不一再与他们开战。《史记》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因此,尧与三苗在丹水展开了一场大战,“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吕氏春秋·召类》),舜则一度“窜三苗于三危”(《尚书·舜典》)。但三苗仍然不断作乱,因此舜晚年时亲自“南征三苗”,结果“道死苍梧”(《淮南子·修务训》),死在了征讨三苗的路途中。到了大禹时代,禹又一次亲率大兵进攻三苗,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墨子·非攻下》)。经过三代伟大帝王的接力式征讨,三苗从此不再见于文献。

当然,大禹兵锋再利,也不可能将三苗灭绝。三苗受到沉重打击后,经过夏代的恢复,到了商代,力量复起,成为中原文献中的“荆蛮”。“他们经过数百年的较为和平的发展后,势力又强盛起来,同中原华夏族发生接触和冲突,中原人就不再把他们叫‘三苗’‘有苗’,而以地命名,称之为‘荆蛮’。”(伍新福:《荆蛮、楚人与苗族关系新探》)商代后期荆蛮已相当强大,居于南方,占地广泛,顽强地与商朝对抗。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楚人就是一直与中原为敌的三苗、荆蛮的后代。林惠祥认为“荆人所立之国为楚”,俞伟超认为“楚人与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伍新福认为商周时期的荆蛮是原来的三苗的后裔,楚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尹弘兵:《商代的楚蛮与西周初年的楚国》)刘玉堂也认为禹征三苗之后,“以三苗遗部为主体的‘荆’或‘荆蛮’成为江汉地区的主要民族”,也就是楚国的主体民族。(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

这种说法当然也有很多证据。

首先,楚人的语言和中原华夏语言完全不一样。《孟子·滕文公上》称,楚人为“南蛮鴃舌之人”。“鴃”是一种鸟。孟子的意思是说,楚人说话像鸟叫一样难懂。这当然是一种带有中原偏见的说法。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66年,当时楚国开国已经300余年,楚国的大将子元率领大军讨伐郑国,进入郑国首都的外郭后,发现情况不对,郑人似乎有埋伏,于是立刻和他的部下“楚言而出”。意思是说,在紧急时刻,为了不让郑国人听懂他们说的话,子元和部下开始用“楚言”交流。这说明,到那个时候,楚人的语言与中原还不能互通。

现在,我们在史料中仍然可以找到楚语的一点蛛丝马迹。比如他们称主帅为“莫敖”,称原野为“梦”,称虎为“班”,这些听起来和华夏语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这些按华夏语的规律无法索解。种种证据表明,楚语与中原语言确实完全是两个系统。

其次,楚人的信仰也与中原迥异。如本书序中所说,中原人崇拜龙,楚人崇拜凤。有些学者考证,楚人所崇拜的“东皇太一”与苗族的社神同源。

再次,楚人的生活方式也与中原不同。楚人烧饭的用具是南方“蛮族”普遍所用的三足鬲。这种红陶绳纹锥足鬲,后来被称为“楚式鬲”。南方鱼米之乡,在食物的炊作上需要有更深的空间来盛放汤汁。流行于中原地区的“殷式鬲”“周式鬲”腹足连为一体,形状较为扁平,在烹制米汤或者鱼汤时并不方便。生活在南方的楚人便制作出这种腹底连接在一起,空足由核心和外壳两部分构成的“楚式鬲”,它典型地体现了早期楚文化的个性。

除此之外,楚人在服饰、风俗等方面还有大量与中原迥然不同之处。

因此,直到春秋时代,虽然楚人一再强调自己出自中原正脉,但是中原的诸侯国几乎一致认为楚国是“蛮夷”,一直以蛮夷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