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失国和《五子之歌》
书名:中华文明的开端:夏作者名:李学勤 郭志坤 张德文 陈雪良本章字数:1547更新时间:2024-05-25 16:30:06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夏启创立了世袭的传子制度,据传他的统治延续了近四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一直在为巩固这种制度而努力。但是,一种制度建立起来也许相对容易,而要维护和巩固这种新制度则要困难得多。
启去世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太康,结果“帝太康失国”(《史记·夏本纪》)。夏王朝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机,而这种危机与其说是国家的危机,毋宁说是“传子”这种新制度的危机。
关于“太康失国”的史料确实有点凌乱,西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认为,“太康无道,在位二十九年,失政而崩”。这里把“失国”与“失政”等同起来,就是说,所谓的“失国”并非亡国,而是由于执政不当而失去国家领导权,因此称其为“失政”,指统治权旁落他方了。
至于太康为何会“失政”,史书多有记载,综合各种资料看来,重要的原因在于太康自身。
禹治理了水患,安定了江山,天下似乎就太平了。坐江山的太康认为可以坐享其成,因此松懈,沉湎于享乐游玩。如果从大禹算起,经夏启,到太康,算是第三代了。裴骃《史记集解》引用孔安国的话说:“盘于游田,不恤民事。”这里列举了相互关联的两大罪状:第一大罪状是“盘于游田”。所谓“游田”,是指出游打猎,四处玩乐。太康整天盘桓于游猎中,乐此不疲,国事当然就荒废了。第二条罪状是“不恤民事”,是说他不关心民生,不体恤民众倒悬之苦。这里说的“民事”,在夏这个以农立国的国度里,当然主要指的是“农事”了,农业生产搞不上去,整个国家的基础就不牢,人们为此而担忧,也是有道理的。
有一种说法,“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都与启过世前后太康与几位兄弟之间的武力争斗有关。《史记集解》引述了孔安国这样一段话:“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短短数语,却传递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五子是夏启的五个儿子,太康的兄弟,具体名字不明。《史记·夏本纪》说:“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其意是,太康在位不理事,又喜好游乐,时常在洛水的南面打猎不归。他的五个兄弟都埋怨太康不该如此丧失君德。兄弟们并没有采用武装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而是以规劝的形式来劝诫太康改邪归正。这种做法很有人情味和说服力,他们是这样做的:其一,五子拥着母亲到洛水边,他们要以母爱的力量来感动太康。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是母系氏族社会,当时虽然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但母系的余威犹在。尤其是父亲已经亡故的情况下,母亲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其二,五子以他们的祖父大禹为榜样来劝导太康,试图借助榜样的力量。其三,五子以动听的吟歌形式叙述大禹的教导来规劝。五个弟弟每人唱了一首劝诫他的歌曲,目的是劝他励精图治,使国家复兴。对这段历史虽有不同说法,但后世学人多以此来解释《五子之歌》。唐人同谷子也曾据典故改编过《五子之歌》,其宗旨在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如果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的话,《五子之歌》中五子所唱的内容大意如下:
其一说:大禹说过,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人民为国家之本,根本牢固国家才能安宁。
其二说: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贪恋打猎玩乐、嗜酒好乐、居华屋豪宅。君主只要有其中一项,就会导致亡国。
其三说:陶唐氏部落拥有中原地区。如果不遵循尧帝的为君之道,乱其法制纲常,会自取灭亡。
其四说:大禹为后世楷模,制定了法典,传给子孙。征税和田赋正常均衡,国家就会有用不完的财物。如果废弃了法典,就会导致宗庙祭祀灭绝。
其五说:唉!我们还能到哪里呢?我们心情十分悲愤。百姓都敌视我们,我们能依靠谁呢?我们心情抑郁,即使脸皮再厚也感到惭愧。不曾谨慎地践行、发扬祖德,就算后悔又怎么能够挽回呢?
据说太康受到感动,回心转意了。但他悔之晚矣,有穷氏首领羿已进入夏王朝的统治中心,拉开了长达四十年的“后羿代夏”历史剧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