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禹铸“九鼎”和王权建设

禹铸“九鼎”和王权建设

书名:中华文明的开端:夏作者名:李学勤 郭志坤 张德文 陈雪良本章字数:2007更新时间:2024-05-25 16:30:02

在远古时代,铸鼎是天子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

鼎原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炊具,又可作为盛熟食之器,多用陶土或青铜制成。圆鼎为两耳三足,方鼎为两耳四足。中国人信奉“民以食为天”,因此后来鼎就渐渐演化为一种宗庙的礼器和墓葬的明器。再后来,鼎就演变为一种代表政权的神器了。

鼎成为传国神器,有一个发展过程。

据传,在很早的时候,有个叫太昊的人统一了天下。天下的老百姓过着十分安定的生活,有感于此,太昊制作了一个神鼎。他之所以制作“一个”神鼎,意思是“一者一统也”,希望天下永远太平,永葆一统。

这当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太昊帝死后,天下大乱。在大乱中,“太昊鼎”也不知哪里去了。黄帝时,诸侯间仍旧是你打我、我打你,战事绵绵不绝。黄帝想:这样不行,整天打仗最终不是苦了民众吗?于是,他一面以德喻天下,一面习用干戈,征服了那些“不享”的诸侯,天下总算是太平了。在一次封禅天地的祭祀活动中,黄帝“获宝鼎”,也就是那久已失传的太昊鼎。他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太昊宝鼎就是上天赐予他天下的明证。

接到这上天的启示,黄帝后来就制作了三只宝鼎,象征自己能成为天下共主,是得到天、地、人三个方面的允诺的。

到了禹平定水土成功后,禹仿照太昊和黄帝的故事,也开始筹备铸鼎。怎么铸?铸多少个?这对他来说是个难题。一时间,似乎也没有好的方案。后来,他正式当上天下共主有几年了,因为各地都风调雨顺,所贡的物品渐渐丰赡起来。

于是,“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这件夏代历史上也许是最伟大的事件就产生了。

据说九鼎作为传国的重器,以及国家政权和帝位的象征,在夏王朝的王宫里安放了很久。

作为传国的重器,九鼎的归属也是无常的。后来,夏桀昏聩,九鼎变成了商的宝器。再后来纣王暴虐不堪,九鼎又成了周的宝器。有人说九鼎后来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至彭城时,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无功而返。

在《左传·宣公三年》中,有一则“楚子问鼎”的故事:楚庄王时代,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楚庄王趁攻打戎人的机会,驻兵于洛水,在周王室的领地里耀武扬威地举行阅兵仪式,软弱的周定王还是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国军队。而野心勃勃的楚庄王竟大声问周天子的使者道:“不知禹制作的九鼎有多大、多重?”王孙满不客气地回答:“问题根本不在于鼎的轻重大小,而在于执政者是否有仁德。当年大禹是个有大德的君主,正因为有大德,远方的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各种物品奉献给中央,九州的州牧才会进贡贵重的铜。大禹就用这些铜铸成九鼎,让老百姓懂得何为善、何为恶,让老百姓懂得天下一统的重要性。后来夏桀不争气,鼎就流到了商,再后来又流到了周。现在,周王朝的仁德虽然衰微,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鼎的轻重难道是你可以随便问的吗?”在如此的一席警告式答话中,可见鼎不是一般的器物,周天子的使者岂能容忍楚子“问鼎”?楚庄王无言以对,只得红着脸退了下去。

写在《左传》这部史书上的王孙满的这段话,捍卫了“禹鼎”的庄严性,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王孙满所说的“在德不在鼎”说明了有仁德的人才能制作出这样的鼎来,也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得到“禹鼎”这样的传世重器。王孙满的说辞中还包孕着“革故鼎新”的社会发展变迁观。《易·杂卦》: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这是历史的必然。夏与商、商与周之间的不断“鼎迁”,正好说明了“革故鼎新”的历史发展常规。

对于这段历史故事,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有如下精到的论述:“其一,《左传·宣公三年》讲‘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这几句话,是直接讲青铜彝器上面的动物形的花纹的。各方的方国民众将当地特殊的物画成图像,然后铸在鼎上,正是说各地特殊的通天动物,都供王朝驱使,以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换言之,帝王不但掌握各地方国的自然资源,而且掌握各地方国的通天工具,就好像掌握着最多最有力的兵器一样,是掌有大势大力的象征。其二,《左传》里的‘贡金九牧’与《墨子》里的‘折金于山川’,正是讲到对各地自然资源里面的铜矿锡矿的掌握。‘铸鼎象物’是通天工具的制作,那么对铸鼎原料即铜锡矿的掌握,也便是从基本上对通天工具的掌握。所以九鼎不但是通天权力的象征,而且是制作通天工具的原料与技术的独占的象征。其三,九鼎的传说,自夏朝开始,亦即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开始,也是十分恰当的。王权的政治权力来自对九鼎的象征性的独占,也就是来自对中国古代艺术的独占。所以改朝换代之际,不但有政治权力的转移,而且有中国古代艺术品精华的转移。”这一精辟的论述,把“夏铸九鼎”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说清楚了。

史家认为:“在文献中,有夏代冶青铜的记载,如‘禹铸九鼎’和夏启命人在‘昆吾铸鼎’的说法,出土的铸造铜器的遗存可以为证。”二里头遗址大量青铜器以及制作青铜器工场的发现,证明了“禹铸九鼎”的历史可能性。因为禹铸造九鼎,直到现在,“一言九鼎”“问鼎中原”等,还是人们常用的词汇。

当然,禹所铸“九鼎”至今未见出土,仅见于史料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