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大宗师(1)

大宗师(1)

书名:庄子作者名:(战国)庄周本章字数:2649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5

【原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故乐通物,非圣人也;有亲,非仁也;天时,非贤也;利害不通,非君子也;行名失己,非士也;亡身不真,非役人也。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译文】

知道天的自然运作,知道人的主观所为,其知识就达到极点了。知道天道运化的自然原理,这是由于顺应自然的道理而得知;知道人的后天所为,这是用人类智力所能知道的道理,去顺应智力所不知道的东西,以保持长寿,这是最聪明的。尽管如此还是有问题。知识有赖于其所反映的对象而后方能判断其是否正确,因为事物的真相不易认识,故难以确定。何以知道我所说的天道自然不是人为呢?我所说的人为不是天道自然呢?只有真人才能知道。

什么叫真人?古时候的真人,不违逆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考虑什么事情。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而不追悔,一帆风顺也不自得。像这样的人,登高不发抖,下水不觉湿,入火不觉热。知识达到了道的境界就是这样的。

古时候的真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无虑,饮食不求精美,呼吸深长。真人的气息直达脚跟,普通人的仅存在咽喉。辩论中被人所屈服的人,话语咽塞在喉头就像要呕吐一样。凡嗜欲深的人,他的天机就浅薄了。

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贪生,不知道怕死。他出生的时候不欣喜,入土的时候不拒绝,无拘无束地去了,自由自在地来了,死生不过如此而已。不忘记他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他自己的归宿。获得了生命欣然接受,失去了生命则复归自然。这就叫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为去帮助天,这就叫作真人。像这样的人,他心里忘记了一切,他的容貌寂静安详,他的额头宽广而恢宏,严肃像秋天一样,温暖像春天一般,喜怒如同四时运行一样自然,顺应事物的变化随遇而安,人们无法测知他的底蕴。所以圣人用兵,灭亡了敌国而不失掉民心;恩泽施及万世,并不是出于有意爱人之心。所以,有意与万物相通,就不是圣人;有偏爱,就不是仁人;揣度时势,就不是贤人;利害不能相通为一,就不是君子;求名而丧失自己的天性,就不是有学之士;丧身忘性,就不是役使世人的人。例如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都是被别人役使,使别人安适,而不能自己使自己安适的人。

古时候的真人,他的形体高大而不崩坏,好像不足却无须承受;安闲特立却不固执,胸怀宽广而不浮华;他那舒畅的样子好像非常高兴,一举一动又好像不得已;他那和蔼的样子令人备感可亲,他那宽厚的样子令人归依;他精神宽广犹如辽阔的世界,高远超迈而不可限量;他沉默不语好像封闭了感觉,心不在焉好像忘记了要说的话。他以刑法为主体,以礼仪为羽翼,以智慧适应时变,以道德为依据。以刑法为主体,就是从容地去杀罚;以礼仪为羽翼,就是顺应世俗行事;以智慧适应时变,就是不得已而随机应变;以道德为依据,就是行事遵循天道。所以,他所喜好的是天人合一,他不喜好的也是天人合一。不管认为天人是否合一,它们都是合一的。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与自然同类,认为天人不合一就是与人同类。把天和人视为不是相互对立的,这就叫作真人。

【原文】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大小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译文】

死生是命,如同日夜交替的永恒变化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这是万物所固有的常情。人们认为天是生命之父,而终身敬仰它,何况那独立超绝的大道呢!人们认为国君的地位比自己高贵,尚且为之舍身效忠,何况那主宰万物的大道呢!

泉水干了,鱼儿一同困在陆地上,用湿气互相呼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倒不如在江湖里互相忘记。与其赞誉尧而非议桀,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同化于大道。

天地给我以形体,用生使我勤劳,用衰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安息。因此,把生存看作好事的,也必然把死亡看作好事。把船藏在山谷中,把山藏在深泽里,应该说是很牢靠了,可是半夜里有一个大力士把山谷和深泽背走了,糊涂人还不知道呢!把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适宜的,但不免要亡失。若是把天下藏在天下就不会亡失了,这才是事物永恒的至理。仅仅获得了人的形体就那么高兴,而大道能变化出成千上万的像人形一类的东西,无穷无尽,那么这种欢乐岂可计算得清楚呢?因此,圣人要遨游于物不会失去境地而和大道共存。对于老少生死都乐于安顺的人,人们尚且去效法,何况那万物之根本,一切变化所依赖的大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