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峰回路转的西京问题

峰回路转的西京问题

书名:汴京之围作者名:郭建龙本章字数:4283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3

二月十一,见到了兀室后,马扩提醒赵良嗣,是时候提对山后诸州的要求了。赵良嗣怪马扩多事,认为现在不应该提山后诸州的事,而是应该把燕京和山前诸州的事情敲定。至于如何应对皇帝,可以在汇报上写已经力争过了,但没有结果即可。

马扩不赞同赵良嗣的说法,还是对兀室提出了西京问题。兀室消失了三天,让宋使们战战兢兢。但随后他带来了好消息:阿骨打同意将山后诸州还给北宋。并告诉宋使,需要再增加一些答谢,但只限于当年,不是每年都要。

这是北宋收复疆土最接近成功的时刻。如果能够顺利交接,意味着北宋将燕云十六州(除了营平滦三州)都收复了。由于阿骨打答应得太痛快,甚至有人感觉这是不真实的。

比如,《续宋编年资治通鉴》里就说,所谓金人想归还西京,只不过是赵良嗣说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金人不归还西京,赵良嗣历次出使换来的结果是:只得到了燕京六州,丢失了西京、山后诸州和营平滦三州,甚至得不到榆关和松亭关(这意味着金人可以随时打回来),阿骨打还要带走燕京大部分的人口,只留下空城,支付的岁币却翻了三倍。如果是这样,赵良嗣简直可以称为北宋的罪人。

可是如果加上西京就不同了,虽然代价高昂,能够收复大部分土地,他仍然不失为一个英雄。

从这个思路出发,赵良嗣有造假的动机。

另一个证据是,金国皇帝给大宋皇帝的国书中并没有提到西京。如果他的确应允了,应该会在国书中有所提及;如果没有提,就意味着金国皇帝并没有许诺。

但另一方面的证据又表明赵良嗣并没有撒谎。不仅他本人所写的回忆录(《燕云奉使录》)上记载了这件事,就连马扩的回忆录(《茅斋自叙》)中也谈到了金人要还回西京,并认为是由于西京距离金人起家的东北地区太远,无法远程控制,还不如做个人情送给北宋。

另外,在另一本书《大金吊伐录》中,也收录了金人的国书。虽然在正式的国书中,并没有写明归还西京,但国书往往还有附件,当时人称为“白劄子”,皇帝在国书中没有言明的话,往往会在白劄子中写明。

在一个白劄子中,阿骨打明确提到了西京问题,将西京、武州、应州、朔州、蔚州、奉圣州、归化、儒州、妫州,以及诸州的人民,都归还北宋。由于这本书是金人整理的,宋人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可以视为赵良嗣和马扩果真争取到金人承诺的证据。

金人之所以愿意归还西京和山后诸州,除了地远不易控制之外,还有两个原因。第一,阿骨打可能最初并没有想到能够从北宋得到如此多的岁币,既然北宋答应得很爽快,他也决定做出更大方的举动。他是一个单纯的人,如果对方慷慨,他也会投桃报李,如果对方斤斤计较,他也会锱铢必较。第二,作为第一代领袖,阿骨打在骨子里还有一种乡愁,他不愿意离开东北地界。消灭了辽国,已经使他心理上得到满足的极限,由于西京太远,他也不知道西京有什么用处,与其留一块不知做什么的土地,不如做个人情送给盟友。

阿骨打既然答应了归还燕京和山后地区,接下来就是所谓的交割与誓书问题了。由于辽帝还没有抓到,山后诸州的问题暂时搁置,燕京是首先要交付的。

在接收燕京之前,宋徽宗就已经任命了宋朝管理燕京的官员。他将燕京改名为燕山府,最初想任命蔡攸担任燕山府长官,但蔡攸知道燕京比汴京危险得多,宁肯待在首都,并向宋徽宗举荐了另一位官员尚书左丞王安中,让其担任燕山府路宣抚使。同时,宋徽宗任命资政殿学士詹度为燕山府安抚使,作为王安中的副手。燕京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拥有兵权的郭药师手中。

燕京行政权力的实际分工是:王安中担任文职长官,郭药师和詹度作为副手,但由于郭药师掌握了兵权,地位在詹度之上。

在送王安中前往燕山府时,宋徽宗从大内拿出了大量的珍宝古玩金玉,交给詹度,要他在官府中布置,用奢华装饰来震慑女真人的嚣张气焰。

所谓誓书,就是和约文本。古代的和约上有一个条款,签约的双方必须发毒誓,即必须说出如果己方破坏合约,将遭受何等天谴。对于誓书中诅咒部分,女真的要求是:由于誓书是万年遵守的条约,双方在发誓时一定要拣重要的说。

二月二十八,为了展现对交割燕京的重视,阿骨打派出了最亲密的大臣宁术割去汴京安排最后的流程。宁术割在当时正受重用,知军国之事,又是西路都统使。在金国进攻辽国过程中,辽国曾经向西夏求助,西夏派兵支援辽国,被金国打败,指挥战役的就是宁术割。

与宁术割同行的除了宋朝使者,还有前几次出使宋朝的王度剌和撒卢母。金人对北宋的礼仪已经很熟悉,高庆裔对赵良嗣千叮万嘱,一定要让宋廷照顾好宁术割。宁术割对宋朝的皇帝宴会很感兴趣,希望宋廷能用最高礼仪的春宴招待他。

三月初五,宁术割来到汴京。他不仅享受了皇帝的春宴,还以归还西京为借口继续请求赏赐。于是,宋朝又许诺了两千栲栳绿矾,并给他二十万的赏金。宁术割还嫌少,继续请求,但被宋徽宗拒绝了。

在背后,宋徽宗埋怨说:金人这样不断地索要赏赐,还要强起人户,要到什么时候才算结束啊!

三位北宋使臣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赵良嗣表示女真人就是有些唯利是图,其他的还好,请皇帝暂时忍耐;马扩表示这是因为本朝的军事太弱,兵不立威,只能任人宰割,暗示皇帝需要加强武备;周武仲则认为,只有靠宋徽宗的宽大仁慈,让阿骨打心服,才能以德服人,减少边患。

不管怎么说,金人对宋徽宗的勒索已经到了后者所能忍受的极限。

三月初六,宋徽宗派特使吏部侍郎卢益,与常使马扩、赵良嗣,随宁术割等人回访金国,完成最后的手续。他们带着宋徽宗的国书、誓书等,等待金国的批准。

在誓书的最后,宋徽宗对于违约责任进行了三方面的界定,分为自身、子孙和社稷:苟违此约,天地鉴察,神明速殃,子孙不绍,社稷倾危。这已经是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最恶毒的诅咒。

在国书中宋徽宗对金国皇帝也已经改了称呼,以前的国书都写“大宋皇帝致书于大金皇帝阙下”,这次改为“大宋皇帝致书于大金大圣皇帝阙下”,“大圣”两个字是金国皇帝给自己加的尊号,宋徽宗这样写,表示对这个尊号的承认。但为了挽回面子,宋徽宗还在国书中夹了个白劄子,表示这是为了两国交欢,等宋朝皇帝也自上尊号时,金国也应该这么办。但对方是否会遵守,宋方能否得到同等对待,显然都是尚不可知的。

三月十八,卢益、赵良嗣、马扩等人到达涿州。但金人只允许宁术割等金国使节回去,却把北宋使节阻挡在涿州。

金国另派兀室、高庆裔等人在这里等待,要求先看北宋的誓书。他们不断地挑拣誓书上的小毛病,又指出誓书写得不工整。卢益等人只好说,这是宋徽宗皇帝亲手所写的,就是为了对女真表达尊重。但他们仍被要求将誓书送回重写。这样折腾了三四次,金人才放行,进入下一关。

三月二十六,北宋使节到达燕京,金国派遣李靖、刘嗣卿负责接待。这一次最大的改变,则是金国对于礼仪的重视。

我们可以做一下对比,没有消灭辽国时,阿骨打仍然是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连固定的居所都没有,居住在帐篷中,对使者的接待也非常粗放。但自从进了燕京,他们在辽国投降官员的帮助下,已经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礼仪系统,从游牧王朝迅速转变为带有汉文化色彩的礼仪王朝。

宋使到达后,首先持着笏板跪下,捧着国书,进入寨门。到了阿骨打帐前,朝北站立。閤门官传旨,首先请的是国书,将手持国书的使者引入帐内。使者跪下奏事,向大金皇帝请安。奏毕,先拜谢,再站起来,听大金皇帝向大宋皇帝问好,接着又是跪谢,站起来之后,由閤门官带出大帐,到帐南面朝西站立。

接着请的才是大宋的使者。閤门官将卢益和赵良嗣等引入。使者们向北站立,先持着笏板跪拜五下,对皇帝祝福,再拜两下。由首席使者卢益发表讲话,讲完后又拜五下。大金皇帝慰问使者,慰问完后继续拜五下。

然后是礼物展示阶段,使者将北宋的礼物自西向东一一拿进来请大金皇帝过目,再将礼物拿出到第二重门外,北向站立。閤门官接着让使者再拜两下,然后宣布皇帝对使者的赏赐。使者跪谢完毕,又被带回到大金皇帝面前,北向站立。閤门官发出指示,又是五拜谢恩。皇帝赐茶酒,使者再五拜,然后由閤门官引到帐西等待。

接着进入了酒宴阶段,金国国内的官员分别礼拜,请大金皇帝饮酒。皇帝一共饮五杯酒,每饮一杯,所有的人(包括宋使)都必须拜谢。

饮酒完毕,又是各五拜谢恩。

这套复杂的礼仪背后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北宋皇帝和官员总是期待着金人灭辽之后,会回到东北地区继续游猎生活,但随着汉化的影响,金人已经迷恋上了汉人的礼仪和生活,他们可能永远回不去了。

礼仪完毕,接下来仍然是复杂的外交活动。北宋已经将当年的犒军钱都交给了金人,也按照阿骨打的意思修改了誓书,这两方面再也找不出毛病。但还有一条:誓书中规定,双方不得将对方的叛将叛民留下。

金人拿出了一个名单,上面列着的是出身于燕京地界逃往北宋的辽国官员,金人认为这些人都应该属于金国所有,请北宋归还之后,才肯交还燕京。这份名单上,列着辽国名臣赵温信、李处能、王硕儒、韩昉等人。

这个要求让宋使非常为难,按道理,北宋有责任保护这些投降官员的人身安全,如果将他们交出去,会失了人心。但如果不交,金人就拖着不肯交割。

马扩等人的意思是不交。金人回师的日子已经临近,归心似箭的金人也在燕京留不长了,不如拖延等待。但一心想立功的赵良嗣却主张将这些人交还。

在赵良嗣的坚持下,北宋将赵温信抓住交给了金国。四月初五,赵温信被移送金国,在移送之前,他在北宋使臣面前长跪不起。赵良嗣只能去安慰他:大丈夫生死皆有道,生亦为民,死亦为民,借你一身熄两国的兵灾,你是做了大好事。金国并没有将赵温信治罪,而是授他官职为金国服务。但其他人由于没有被掌握在北宋朝廷手中,暂时无法抓获。

另外,由于双方约定,除了燕京等地的原住民之外,其余在战乱时期从北方逃来的人,都必须移交给金国。因此北宋必须制订一个户口册,将所有移交人员列入。但由于甄别困难,这个户口册迟迟无法编好,也引起了金人的不满。金人表示,如果无法按时移交逃亡者,可以让宋朝将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交给金国,以代替逃亡者。

这个方案更不可能,因为郭药师已经成了北宋最重要的防御力量,如果没有他的常胜军,宋军根本不可能守住疆土。北宋官员典检文字李宗振提到了一个替代方案:用燕京的老百姓来代替常胜军。他认为,这样既保住了军队,在燕京父老被赶走后,又可以拿他们的土地来供养军队,可谓一举两得。

金人立刻同意了,他们最看重的就是人口。他们将燕京地区的富裕人家(家业一百五十贯以上的)三万户都集中起来带走。这次事件,几乎将燕京地区的社会中坚尽数拔走,留给北宋的是一座座难民聚集的空城,所有的社会秩序都被打乱。更麻烦的是,金人告诉那些被带走的人,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是因为北宋政府将他们抛弃了,以交换郭药师的军队。北宋政府虽然获得了土地,却彻底丧失了人心。

将燕京父老带走后,金人利用最后的机会要求从北宋借粮二十万石,获得了赵良嗣的口头应允后,交割终于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