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八、在兴庆宫公园与杜甫对话(1)

八、在兴庆宫公园与杜甫对话(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996更新时间:2024-06-04 11:37:34

童子诵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 翠为㔩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 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曲江二首

【唐】杜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先生说

杜甫在长安消磨的光阴比李白更长,他在这座城里生活了十多年,亲历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安史之乱”,那是他一生的大好年华。他在这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等诗篇。冯至在《杜甫传》中说《兵车行》是杜甫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从此,“他诗的国土扩大了,里边出现了唐代被剥削、被奴役的人民”。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千多年来,“车辚辚,马萧萧”的声音回荡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头。

在《兵车行》之后,他的《丽人行》则以浓墨重彩画出了长安丽人的骄奢淫逸,如清代评论家所言:“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我们可以读一下冯至的《杜甫传》中的一段:

在这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已。春天带着贵妃和杨氏姊妹从南内兴庆宫穿过夹城游曲江芙蓉苑,冬季到骊山华清宫里去避寒;贵妃院和杨氏五宅日常享用的丰富,出游时仪仗的隆盛,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进食”时一盘的费用有时能等于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至于斗鸡、舞马、抛球……那些外人难明真相的宫中乐事,给民间添了许多传说,给诗歌传奇添了许多材料,但是这中间不知隐埋着多少人民的血泪。杨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使杜甫难以忍受了,他毫无顾忌地写出《丽人行》,描画她们丑恶的行为。

这是杜甫在长安真实的收获:他的步履从贫乏的坊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互竞豪华的曲江到征人出发必须经过的咸阳桥,他由于仕进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接触到人民的痛苦。

杜甫从长安去奉先县探望妻子,凌晨路过骊山,他知道唐玄宗就在华清宫中避寒,在歌舞升平中尽情享乐。这一路的感慨,使他写出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他心里淌了出来。冯至说:“从此杜甫的诗便和他同时代的诗人们的诗划了一个界限。”那个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的杜甫从这一刻诞生了。如果说,在此之前,杜甫还要仰望李白,在此之后,李杜不仅可以并列,而且杜甫这样的诗是李白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

作为学者的冯至,为杜甫写了一本传记;作为诗人的冯至,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杜甫》。

你在荒村里忍受饥肠,

你常常想到死填沟壑,

你却不断地唱着哀歌

为了人间壮美的沦亡:

你的贫穷在闪烁发光

像一件圣者的烂衣裳,

就是一丝一缕在人间

也有无穷的神的力量。

一切冠盖在它的光前

只照出来可怜的形象。

这是1941年写的,十五年后,冯至又写了一首《杜甫》。里面写到鄜县茶馆的农民、延安杜甫川旁的农民都说起杜甫的故事:杜甫的一只鞋丢在河边,“人们保存这只鞋,保存了许多年”。这些千年流传的民间故事,“像一些美丽的野花野草千百年自然地生长在山间”。

李杜一生多在漂流,不同的是,李白大致上是主动地漂流,而杜甫的后半生却是被动地漂流。闻一多在没有写完的《杜甫》一文中说:

大约在二十岁,杜甫便开始了他的漂流的生活。三十五以前,是快意的游览。便像羽翮初满的雏凤,乘着灵风,踏着彩云,往蒙蒙的长空飞去。他胁下只觉得一股轻松,到处有竹实,有醴泉,他的世界是清鲜,是自由,是无垠的希望。

闻一多说杜甫如雪莱笔下的云雀一般——“像不具形的欢乐,刚刚开始途程”。

三十五以后,风渐渐尖峭了,云渐渐恶毒了,铅铁的弯窿在他背上逼压着,太阳也不见了,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的旋舞,他长号,他哀呼,唱得越急切,节奏越神奇,最后声嘶力竭,他卸下了生命,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他死了,他在人类的记忆里永远留下了一道不可逼视的白光;他的音乐,或沉雄,或悲壮,或凄凉,或激越,永远,永远是在时间里颤动着。

这是诗人闻一多用诗一样的语言来铺陈杜甫的生平,把杜甫的生平写成了这样的文字。杜甫是位诗人,闻一多却说杜甫留下了音乐。因为杜甫的诗就像音乐,永远在时间里颤动着的音乐,沉雄、悲壮、凄凉、激越,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杜甫的诗和李白的诗是不同的风格,展现的是另一个世界。

杜甫的生平通常被分成四个阶段,对于作为诗人的杜甫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四十五岁以后,也就是经历“安史之乱”之后。他从三十五岁到长安寻找出路,到四十四岁,这十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四十八岁后,他辗转漂流到了成都,直到五十九岁去世,这十余年是他一生中难得的安定时光。这时期建起的“杜甫草堂”也成了后人眼里的“圣地”,他在这里住了近四年,写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洛夫、余光中等诗人先后来朝圣,他们都写过白话诗,他们用白话诗与千余年前的“老杜”对话。洛夫是1990年来的,而且来了两次。他自称这是“时隔千载一次历史性的诗心的交融”。他的《杜甫草堂》很长,我们选读一部分:

十月,蝉鸣是神的

是宇宙唯一的高音

我来是客

是风

是印在你足迹中的足迹

马匹在十里外的柳树下

用一行最精巧的诗句栓住

鸡犬不惊

我负手,闲闲地步入

乾元二年你刚走出的一片红尘

长安时远时近

胜事多如掉不尽的毛发

昨日

进入草堂

首先迎向我的

竟是从后院蹑足而来的一行青苔

隐微的鼾声

如隔世传来的轻雷

不知响自哪一间厢房?

哪个年代?哪页历史?

他们说你也是一位过客

为何千年后你的鼾声仍能鼓动

宇宙亘古的脉息

答案在窗外

风雨中

剥落满地的层层竹箨中

浣花溪畔

枯枝弯腰从水中捧起的秋

又由指缝间漏掉

漏掉了

春花秋月

粗暴的冰雪,漏掉了

百代的繁华

以及步步的惊愕

脚步杂沓,游客穿堂入室

一个个摸着你青色的脸

轻抚之下

又瘦了一寸

瘦见了骨

暴露出金属深处的寒颤

子美啊子美

我沿着你那

不废江河

万古

流的浣花溪前行

花叶死于早霜

潜龙困于烂泥

我沿着红墙的甬道走着

与一个看不见的影子并肩而行

偶尔听到

万里之外你与风雨的对话

大风吹袭茅屋的那一夜

我见你的双眉随之飞起

哀伤

高过成都所有的屋顶

且兴起了

在诗中解构这个世界的念头

但及到今天

广厦千万

仍只是梦中的积木

哪有眼前这草堂的气势

明朝的瓦上晒着唐代的诗

起风时

檐间的意象纷纷滚落

雨小了些

我继续向你

远古远古的孤独中行去

往南是枯了的百花潭

往东是断了的万里桥

远远的,我看见你在桥头仰首眺望

那炽热的目光

把西岭的积雪凿得飒飒飞溅

储备整生的热量

只为了写一首让人寂寞的诗

一堆文字几经捏弄居然不朽

万里荒烟

唯你独行

三吏三别之后

两鬓已苍

也该写点云淡风轻的自己了

踯躅浣花溪头

忽然水一般静了下来

你不是浣花人却在在关心

花事过后的人事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一到春天便浑身发痒

独坐窗前

怔怔地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逐渐发绿

生命与诗同时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