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与兵马俑和秦始皇对话(1)

一、与兵马俑和秦始皇对话(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西安行作者名:傅国涌本章字数:2987更新时间:2024-06-04 11:37:17

先生说

有人从美学的角度对兵马俑进行了概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千人千面”的绝对写实,第二种是“千篇一律”的群体建构。“千人千面”表示兵马俑是有个性的,“千篇一律”意味着兵马俑千人一面。当你走进兵马俑遗址,仔细观察不同的兵马俑,你会发现它们中许多是有个性的,并不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我们可以读一下小说家、散文家汪曾祺先生的《兵马俑的个性》。

当年,汪曾祺来到兵马俑遗址时,他就想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当中找到千人千面的个性。今天,你们不仅要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宏大建构,还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兵马俑的脸部表情,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汪曾祺先生说的那样,它们是有个性的;同时也要找到一个你最喜欢的兵马俑,让它成为你心中、你笔下的兵马俑。

下面,大家先一起来读美学家李泽厚《美的历程》中的这一段:

从现在发掘的极为片断的陵的前沿兵马俑坑情况看,那整个场面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雄伟壮观。从这些陶俑的身材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厚大坚实,也无不显示出那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这完全可以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开的整体复杂结构,不是一座座独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较单纯的尖顶。

李泽厚先生认为兵马俑的壮观场面可以跟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我们知道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兵马俑的发掘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发掘,曾经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说兵马俑可以跟金字塔相媲美,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创造。这个伟大创造跟金字塔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即它们都跟墓有关,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美的历程》是一本关于中国美学史的著作,书里特别提出兵马俑有“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这“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美学风格呈现出来的呢?就是匡怡蒙《从兵马俑看中国美学风格》一文中所说的“千篇一律”——一种“千篇一律的群体建构”造就的。在千篇一律的后面是千人一面的艺术造型,尽管也有看出千人千面的可能性。

走进兵马俑遗址,去看那些陶俑,它们或站着,或跪着,或保持着手握兵器的姿势;它们或是步兵,或是骑兵,或是弓箭手。放眼看去,它们在整体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你分辨不出哪一个是哪一个,它们全都是无名氏,只是一个个符号、造型。但当你走近了,仔细辨认,你会发现铸造兵马俑的工匠们也赋予了每一个兵马俑不同的面容。

我在游学手册里专门选了一篇英国人迈克尔·伯德写的文章《兵马俑:秦始皇的工匠们》。当这些工匠们塑造、烧制完兵马俑后,你们猜他们的命运会是什么?死。对,他们都得死,他们跟他们亲手做的这些兵马俑一样,被埋在俑坑里面。迈克尔·伯德虚构了一个故事:其中一个杰出的工匠,由于一个军吏向他透露消息,他赶在被活埋之前逃走了。这个故事非常好。我们知道,现实中这些工匠们不会有逃生的机会,但在这个故事中,作者让这个工匠有了逃生的机会,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悬念”。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可以让我们走进兵马俑遗址的时候多几分想象的空间。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兵马俑遗址,等你们看完以后,看看你们在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当中,能不能感受到前人所说的那种宏大壮丽的审美气象;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觉得很有个性的兵马俑。我们更多地要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兵马俑。

与兵马俑和秦始皇对话的课堂

我们先读一下诗人洛夫写的这首《秦俑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除了尘埃

过了两千一百八十五年

满身的灰尘

犹未落定

出土后,这些历史中的痂

虱子一样

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凡在时间里埋得很深很深的

都是疑案

真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除了断头

残臂

再读两首诗:

兵马俑

佚名

威武的军阵执锐披坚所向无敌

如一个个生动的象形文字

组成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式

以权力的话语书写历史宏大的叙事

没有和平与宁静没有渺小和卑微

看不到遍地流血听不到呼天抢地

两千多年后军阵冲出黄土

面对着现代文明个个呆若木鸡

秦陵

佚名

他总想追求长生不老直到万世

然而突然的死无情地终结了他的生命和私欲

自此他的国度和子民不再重视短暂的生

却特别重视永久的死

他没能带走生没能带走一点点时间和机遇

他却想占有死占有黄土下的空间

豪华而神秘

他纵然孤独地死去并不感到孤寂

为他殉葬的是一个民族的宿命

一部僵卧的漫长历史

虽然不知道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但写得不错,能引人思考。你看到这些兵马俑时如果只有一声感叹,不管是惊叹还是惋叹,都表示你没有看懂。

要看懂兵马俑需要有很多的铺垫。其中一个铺垫是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知道兵马俑是怎么一回事。你们都知道兵马俑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说兵马俑是用来做什么的吗?俑是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是一种殉葬的代替品。

殉葬制度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制度,实际上也代表了人类一种邪恶的梦想。秦始皇的梦想里面有不少反人性的东西,他不仅希望生前拥有掌握一切的权力,而且希望死后延续他在人间的权势,因此他要建立一个地下的世界,在墓穴里面建一个跟地上一样的秦帝国。为什么为他陪葬的俑以兵马为主体?因为他希望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即使在阴间,他仍然是主宰。这个梦想本身就是人类最邪恶的一种梦想,从中国到世界这个梦想都是邪恶的。今天在这里看到的兵马俑,如果我们仅仅将其看作艺术品,那么我们只看到了其中的一层含义,其实这后面还有一层层的意思。

你们说兵马俑是不是艺术?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秦始皇需要艺术吗?不需要,他不需要艺术,他只要兵马俑。但是工匠们在制作这些兵马俑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艺术理想放进去了。这些工匠就是那个时代中国的艺术家。英国人迈克尔·伯德写了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的艺术史》,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史中他选择了两个放入书中,一个是山水画,一个就是兵马俑。

通常人们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这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不是很准确。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将近四千年,是从商朝开始,以甲骨文出现为标志。

为什么说西安是中国第一古都?因为它代表了周、秦、汉、唐四个时代的文明。这四个时代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最重要的时代,周代表了中国封建制时代的开始,从西周到东周再到秦朝,逐渐演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制度。

所谓的“八百里秦川”,也就是渭水流域,秦国在这块土地上崛起,最后一统天下,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六国。我们此行要演的话剧《荆轲》,剧本是科学家、教育家顾毓琇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改编的,当然也有他自己的虚构。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诸侯非常惧怕甚至仇视秦国,因此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刺杀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十三岁就做了秦王,三十九岁统一天下,自称皇帝。荆轲是燕太子丹的朋友,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秦王的,结局当然是很悲壮的。荆轲出发前在易水边唱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传诵了两千多年。

秦始皇五十岁时就死了,秦帝国在他的儿子秦二世手里三年多就亡了。虽然秦帝国只有短短十余年的历史,但是由秦帝国奠定的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模式,却延续了两千多年。替代了秦的汉,延续了秦制,统治中国四百多年,人们习惯把它们合称为“秦汉帝国”。秦很短,汉很长,就像隋很短命,唐很长命,隋、唐也常被捏在一起,合称为“隋唐帝国”。因此我们说“周秦汉唐”,实际上包括了隋,也包括了它们中间那些分裂的王朝,即在这里建过都的那些政权。说西安是十一朝古都,甚至是十三朝古都,都不错,但西安最重要的还是周、秦、汉、唐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