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大概念有什么收获(1)
书名:学会学习实用锦囊作者名:帅科本章字数:2250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2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明白大概念是什么了?大概念比具体的一个个知识点更核心、更抽象,它能把零散的知识点关联成有结构的知识模块,在学科内甚至不同学科之间进行迁移应用,而结构性更强,自然就会记得更牢、更扎实。
曾经,你可能抱怨过孩子“学习很被动,不积极”“做题粗心,不仔细”“年级越高,欠债越多”;而孩子一旦学习了大概念,就能够理解知识本质、构建知识体系,拥有“会学习”的能力,由此上述这些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一言以蔽之,“学本质,会学习”就是学习了大概念之后的收获。如果你还觉得不够具体,那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数学中的大概念
基于大概念体系进行数学学习之后,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回顾本章开头关于“粗心”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实际上这并非孩子有意为之,而是由于缺乏大概念的引领,要记忆的琐碎知识点太多,因此很难保证不出错;一旦出错并归因于“没记住”时,孩子就会通过大量低效的反复练习来弥补漏洞。相反,如果孩子领悟了加法的本质,就像拥有了一根串珠子的线,把散落一地的计算步骤用大概念串在了一起,这样孩子就能强烈地感受到知识的结构性,自然就记得更牢了。此时孩子不再需要重复、机械的训练,而是借助大概念,实现融会贯通。
由此,领悟了加法本质的孩子,在学习了整数加法、小数加法之后,升入更高的年级学习分数加法时,就不会再像一只雏鸟一样,等着老师来喂养知识,而是能够基于大概念自主尝试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领悟了加法的本质——合并相同的事物,那孩子会如何思考呢?
12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两份取其中一份,13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三份取其中一份,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每份的大小不一样,不是“相同的事物”,不能直接相加。
那么,有什么办法把12和13转化为“相同的事物”呢?如果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同样的份数,那就好办了。而分成同样份数的特征就是分母相同,如此就可以联想到刚刚学过的通分,把 12和13分成36和26,即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六份,一个是取三份,一个是取两份,这样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相信你会感觉到不可思议:孩子的思考过程居然与数学课本上的过程类似,而且能够推导并得出结论!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先通分,再相加”是一条确定性的结论,是“鱼”的话,那么“合并相同的事物”就是这个结论背后的本质,是“渔”。孩子领悟了加法的大概念之后,不仅会减轻记忆的负担,在遇到新的问题和情境时,还能从大概念出发,尝试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这样的思考过程,就像一个专家在思考问题,也就是“专家思维”。大概念可以让孩子在得出“专家结论”的同时,习得“专家思维”。
此外,从习惯的角度来看,孩子通过“学本质”,做到了“会学习”,由此学习就能够更主动,这也是家长一直期望的。在大概念的引领下,即便是基础的分数加法,也能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语文中的大概念
通过前文的示例,相信你已经体会到大概念在数学学科中的作用了。那么,在语文学科中,学习大概念是如何让孩子“学本质,会学习”的呢?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孩子会学习《静夜思》这首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赏析这首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老师通常会说:前一句“望明月”对应后一句“思故乡”,李白在这首诗中通过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于是,孩子记住了:月亮可以用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孩子升入四年级后,会学习《出塞》这首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完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后,孩子可能会想:这个我知道,这里诗人是想表达思乡之情。可老师告诉孩子,这是一首感叹战争不断、期待边境安定的边塞诗。诗人借用秦汉时的明月和雄关来证明千百年来战乱不断,而不仅仅是借助明月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于是,孩子又记住了:月亮还能用来寄托边人的悲愁。
有了前面数学大概念的经验,读到这儿的你,是不是隐隐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如果我们只是就着诗歌中一个个不同的“月亮”来学“月亮”,那么每一个不同的“月亮”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怎么可能记得过来呢?
实际上,这些不同的“月亮”背后,蕴含着语文学科中的一个大概念:写作表达主观情感时,可以借助于描写客观事物。
通过素材的积累,对这个大概念的感知持续加深后,孩子就能够领悟:对于诗歌中的意象而言,通常诗人不仅仅是描写事物本身,还要表达主观情感。因此,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孩子不能只是孤立地记忆每首诗中“月亮”代表了什么,还应该通过翻译诗歌,学会分析诗人想表达何种情感,明白诗人的所思所想。“一切景语皆情语”,那诗人描写的客观事物自然是为抒发这份情感而服务的。
孩子进入初中后,会学到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能秉持着上面提及的大概念进行学习,当读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时,孩子就会开始思考:这里鲁迅先生应该不只是想说菜畦有多绿、石井栏有多滑吧?作者是不是想借助这些环境描写表达个人的某种情感呢?通读全文之后,孩子就能意识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中的景物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是想抒发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
你看,当孩子领悟了描写客观事物的大概念之后,他就能有的放矢地训练自己分析作者想表达何种情感的能力,而不再死记硬背每篇课文笔记里的固定结论。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与鉴赏品位,让语文学习越来越轻松,而不是越背越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