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detail.png)
![](/read/listen.png)
袁世凯的83天皇帝梦(2)
书名:启航:1921——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作者名:王新生本章字数:2653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1
这时的民国,被袁世凯祸害得只剩下一块招牌,其他已经荡然无存。然而,袁世凯就连这块招牌也觉得刺眼,恨不得马上把它换下,恢复帝制,戴上皇冠,穿上黄袍,坐上太和殿的龙椅。
袁世凯的心思,各帝国主义国家自然看得透透的。它们希望袁世凯能够加强对国内的控制,以便通过他来扩大它们在华的侵略势力。1914年前后,德、英、美等国先后怂恿袁世凯称帝。日本也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借以夺取大量权益。
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卷了进去,无力顾及东方。日本一看机会来了,企图独占中国。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派军队在山东半岛登陆,向德军侵占下的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进兵,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位。袁世凯不敢得罪日本,宣布“中立”,并划出战区以供日本作战,听任日本武装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全线。
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作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交换条件。袁世凯看到西方列强正忙于欧战,在华势力相对减弱,而日本势力迅速扩张,认为只有取得日本的支持,才可以恢复帝制,于是派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与日本代表秘密谈判。5月9日,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无礼要求。
接受了“二十一条”后,袁世凯加紧了恢复帝制的活动。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在上海《亚细亚报》上发表一篇《共和与君主论》,说什么中国“大多数人民智识不甚高尚”“无研究政治之能力”;辛亥革命“由专制一变而为共和,此诚太骤之举动,难望有良好之结果”。由此,古德诺得出了“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的结论。袁世凯另一个法律顾问日本人有贺长雄发表了《共和宪法持久策》,更露骨地鼓吹中国须由袁世凯做皇帝。两个洋法律顾问大造中国必须实行帝制舆论,是袁世凯放出的第三只试探气球。
袁世凯想称帝,一些“抬轿子”的人便蜂拥而出。就在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不久,杨度、孙毓筠、刘师培、严复、李燮和、胡瑛等6人,组织了“筹安会”,公开鼓吹恢复帝制。世人称他们为筹安会“六君子”。筹安会通电各省军政长官及各地商会、教育会、尊孔团体,要他们派代表进京讨论国体问题。袁世凯在各地的走狗喽啰们也进行配合,函电响应。由于参政会召开在即,筹安会决定改讨论为投票。然而,各地代表到京需要一定时间。筹安会等不及了,就以各省旅京人士名义,分别组成各省公民请愿团。不仅如此,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的人们,还组织了“乞丐请愿团”“妓女请愿团”,真是乌烟瘴气。
9月6日,袁世凯示意国体问题应“征求多数国民之公意”。袁世凯心腹梁士诒在9月19日成立“全国请愿联合会”,向参政院请愿,要求以国民会议为解决国体问题的机关。次日,参政院议决在11月21日召集国民会议。梁士诒等为早日把袁世凯抬上龙椅,再次请愿。10月2日,参政院制定《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决定由国民大会来解决国体。10月8日,袁世凯公布了《国民大会组织法》。
为了确保国民大会的代表是帝制派,代表选举都是在各省军政长官的监督下选的,并在当地进行所谓国体投票。在11月20日前,全国各区投票全部完毕。12月11日,参政院汇集了全国国民代表共1993人所投的票,全部都是拥护君主制的,并附有同样文字的“推戴书”,一致委托参政院,“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参政院于当日以最快的速度,用“国民代表”的名义上书劝进。这本来是袁世凯授意安排的,但他却表现得似乎自己不愿当皇帝,将劝进书退回,并假惺惺地说:“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义无可自解者也。”参政院当然会想到袁世凯把劝进书退回,立刻心领神会地在当日召开会议,决定再劝进,在15分钟内便草拟了长达2000字的第二次劝进书,并宣读通过,立即呈进。
袁世凯急于当皇帝,这次没有推辞,装作不得已的样子收下了劝进书。12日,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制。13日,他在居仁堂接受百官朝贺,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31日,袁下令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于元旦正式登上皇帝宝座。
袁世凯低估了人民的力量,也没有想到共和制已经深入人心。就在他满心欢喜准备登上皇帝宝座时,人民积压了两年的反袁烈火燃烧起来了!12月25日,云南已宣布独立,组成讨袁的“护国军”。1916年元旦这天,袁世凯在新华宫受百官朝贺时,云南军政府宣告成立,发布讨袁檄文。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继贵州之后,广西、陕西、浙江等省先后宣布独立。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压力下,广东被迫独立。其他如福建、湖北、四川、安徽、奉天等地,也都有中华革命党人的活动。
看到中国反袁烈火越烧越旺,帝国主义也来了个向后转,拒绝继续支持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手下心腹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原本盼望能继袁之后出任大总统,袁世凯复辟帝制,断了他们的盼头,因而他们对袁世凯建立世袭王朝一开始就很消极。在袁世凯积极策划复辟帝制期间,段祺瑞离开长期担任的陆军总长之职,托病隐居到北京西山;冯国璋以江苏将军的身份,在南京拥兵观望。当看到反袁形势发展迅猛、袁世凯的统治大厦有倒塌危险时,冯国璋意图以自己为中心来维护北洋军阀的传统势力,于是便同江西、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将军共同施压袁世凯,迫使其取消帝制,并密电其他各省将军以求同意。直隶将军朱家宝把冯国璋的密电转给了袁世凯。心腹大将背后给他捅刀子,袁世凯不由得脊背阵阵发凉。3月22日,袁世凯灰溜溜地撤销帝制,次日废除“洪宪”年号。4月21日,他请段祺瑞出山,出任国务卿,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此举是想借用段祺瑞的力量渡过暂时的难关,即便皇帝当不成,仍然能够赖在大总统的位置上。而段祺瑞则想利用这个机会从袁世凯手中接管政权。
5月8日,独立各省军人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宣布由他们来指挥全国军政。这时,全国舆论纷纷声讨袁世凯,认为“袁逆不死,大祸不止”,号召“扑杀此獠,以绝乱种”。海外华侨也发出通电,要求将袁世凯执行国法。5月9日,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不仅要打倒袁世凯,而且要将同袁世凯一样的人都打倒。袁世凯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袁世凯不甘心束手就擒,要做最后挣扎,于5月29日发表“宣布帝制案始末”的申令,把帝制罪责全部推给别人,同时策划军队由川、湘向西南护国军反攻。四川将军陈宧和湖南将军汤芗铭,都是袁世凯的心腹爪牙,但他们迫于形势,也在5月下旬先后宣布独立。他们的独立,使袁世凯的军事挣扎计划落空,成为压倒袁的最后一根稻草。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
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便结束了。事实证明,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任何人想开倒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