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卢氏离世(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纳兰容若词传作者名:桃花月球本章字数:2917更新时间:2024-05-31 16:45:06

往日镜中卢氏的柳眉,恰如此刻的弯弯新月。他将心事托付给这样的夜,认为夫妻二人虽然阴阳两隔,但仍一起守着曾经的誓言,同哀愁,同寂寞,同飘摇零落,永生难忘。

恰如《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纳兰词》评此词说“新月迷朦新,不尽分明,天上人间,两地愁状”,字里行间都是灼灼真情,句句皆是深情涌动。

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鴂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圞照鬓丝。

——《菩萨蛮》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对于纳兰容若来说,时间却似乎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随着时光流逝,卢氏离去的伤痛不但没有淡去,反而又增加了几分。他在不幸中自我放逐,用酒精麻醉自己,但酒醒后,听到更鼓声,思念又排山倒海而来。

想到和妻子一起度过的无数个相亲相爱的夜晚,此时空有当时的明月,不见旧时之人,一切都无处诉说了。于是又是一场重复的哭泣,又是一场锥心的绝望。人生难在有痴心,也最怕有痴心,这是感情中极难跨越的劫数。所以在之后的三年之内,容若都没有再娶。他持续将自己搁置在郁郁寡欢中,为这段感情写下了多首悼亡词。

比如康熙十六年十月四日是卢氏的生辰,容若追忆往昔,写下了《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卢氏生日这一天,凄风冷雨,残花飘落,画桥冷清,杨柳颓败,枝叶落尽,一派秋景萧条。容若走进卢氏生前所住的房内,看到亡妻的尘帘飘带、妆奁翠翘等种种遗物,又触发深深的悼念,以至通宵不眠,清泪偷弹。天已经五更,晨光依稀,他下床走到窗前。旧人不见,相思空赴,他怨恨命运,对人生看淡,对这个世界的热度锐减,对一切都兴味索然。

康熙十七年七月,卢氏葬入皂荚屯纳兰祖坟。归来后,容若悲痛欲绝,写下《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诉说一腔幽怨: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似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一切尘埃落定,尘归尘,土归土,直到这一刻,容若才清醒,明白卢氏再也不能复生。人已魂归碧落,尘缘再难重续。

卢氏停灵一年多的时间里,容若的泪渐渐流尽,只剩空洞的目光。他望着黄昏归来的乌鸦,看它们孤寂、喧嚣、躁动,听它们用凄厉的声音为亡者而歌。

他无奈地宽慰自己,人世间即便如同谢道韫一样才华横溢的女子,也已经没入荒冢,于僻静之地委于尘土。那自己与卢氏的生死离愁,在时间的长河中又能算什么呢?人生原本就是命如漂萍,任由无情风雨摧残,花落水流红。美好的事物太容易被埋没,只剩山河依旧,碌碌人间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再去在意。还不如任由魂魄如柳絮般飘荡,被悲情的风肆意吹散。

卢氏成了容若心底永远的暗伤,时光穿梭,岁岁年年都难以遗忘。

卢氏去世第三年的忌日,容若在生活的复杂和纠结中,写下的是这样的句子: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直到卢氏离开的第十年,容若的这种悲痛依然没有化开。他曾写过一首《虞美人》抒怀: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苏轼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词句,读来令人痛彻心扉。卢氏去世十年后的纳兰容若何尝没有如此感受。秋雨淅沥,青梧老去,时间里写满的都是不可追。卢氏行踪已灭,曾经经行之处青苔遍布。

旧地重游,他却意外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捡拾了刻骨相思,一切记忆瞬间清晰。然而此时此刻,他又能对谁诉说内心的凄凉呢?依旧是相思成灰,也只能沉默,徒然伤感罢了。

默默地独倚回廊,望尽天边落月。他吹灭灯火,走近花荫,月亮下十年前的踪迹依旧,十年前的心意依旧,十年前的热烈依旧,十年前的爱情依旧。

原来感情是不能被时间埋藏的,那时那刻的美好刻在心里,永不磨灭。并且在每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点上,这种相思和悲情都会被时间拎出来捶打。这是一份随岁月流逝而越发深刻的依恋,也是一份写给时间的契约,更是一份因时光辗转而演变的相守。

卢氏去世后,纳兰容若的心境与以往大不相同,内心越发淡泊。他在自己别墅内的空旷处建造了一座茅屋,用来读书写字,偶尔和朋友下棋,大有隐匿闹市的味道。他自题曰“花间草堂”,“视其凝思惨淡,终合天巧,真若有自得之趣者”,心情大有好转,抑郁低沉之气稍稍减退。

他在《于中好》中写道: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尊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这里仿照山野人家的民居式样建造,有稀疏的篱笆,也有曲折的小径,又以竹石来点缀,遍种山花。

白天容若在这里吟唱《风流子》,到了晚上便在碧纱窗下,与三五知己好友,或者闲敲棋子落灯花,或者诗酒度年华,如此便能稍稍忽略失去卢氏的痛苦,暂时把感叹人生悲凉、无所作为的情绪放下。这是容若生命里的诗意,因为这段诗意的栖居,他还可以在命运的荆棘中辟出一条逃生的路来。

康熙十六年秋,顾贞观终于从南方返京。有知己在身边,容若的愁思稍得安慰。顾贞观看了容若的多首悼亡词,颇觉凄凉。诗词皆由性情中来,技巧易学,但是意境格局和遣词造句,却都出自个人心声以及造化,三分给智慧,三分给灵性,三分给敏锐。

这些词动心,动情,艳丽却不妖娆,妩媚却不流俗,开创了词的新境界。所以聂先在《百名家词钞》中评价纳兰词“香艳中更觉清新,婉丽处又极俊逸,真所谓笔花四照,一字动移不得者也”。而顾贞观更是指出,其词“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

顾贞观将容若的百余首诗词整理成册,刊行于世,并从康熙十七年正月开始,定词集为《饮水词》。《饮水词》收录了纳兰容若在人生变故期的很多作品,每一篇都重视真情实感,戒除矫揉造作,成了纳兰容若的代表作。

据说,“饮水”这个词来源于佛家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揭示的是证悟的境界。而顾贞观曾经有《弹指词》,这个名字也来源于佛经,《法华经》中有“俱共弹指”一语。这样两部作品同源定名,又暗示二人同在一个认知维度,契合了知己之情,具备了兼美之意。而顾贞观对容若,不负所托,也的确达到了知己的境界。

为了让这本词集尽善尽美,并且尽快发行,顾贞观邀请了当时的著名词人吴绮为词集作序,并于康熙十七年再次辞别容若,前往吴中刊刻。

吴绮是江苏人,著有《林蕙堂集》。他曾经出任湖州知府,有“三风太守”之称;擅长骈文,有“红豆词人”之称。在《饮水词》的序言中,他这样评价纳兰容若:“非慧男子不能善愁,唯古诗人乃云可怨。”

进士及第后的赋闲时光,是纳兰容若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之期,除了《饮水词》刊刻,《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也完成,而《通志堂经解》的诸序,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完成。

命运就是这样,虽然凉薄,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到底还是有几分残留的暖色,给了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