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德经(7)

德经(7)

书名:老子作者名:李耳本章字数:2667更新时间:2024-05-29 14:53:06

【题解】

这一章是讲人贵有自知之明。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刚刚了解了一些事物的皮毛,就以为掌握了宇宙变化与发展的规律;还有些人没有什么知识,而是凭借权力地位,招摇过市,摆出一副智者的架势,用大话、假话欺人、蒙人。对于这些人,老子大不以为然,并且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最好;不懂而装出懂得的样子,这是毛病。圣人之所以没有这种毛病,是因为他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所以就没有毛病。

【题解】

上一章讲的自知之明是就一般情况而论的。本章着重讲统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治,反对肆无忌惮地压榨百姓。老子认为,老百姓一旦不畏惧统治者的残暴统治,那么可怕的反暴力斗争就要发生了。他希望统治者不要自居高贵,而要自知,自爱,抛弃自见和自贵,这样,就不会遭到人民的反抗。此章讲的“不自贵”,与第十三章讲的“贵身”、第四十四章讲的“名与身孰亲”的内涵不同。“贵身”讲维护人的尊严,自重自爱,不以荣辱忧患和其他身外之物损害自身的尊贵;“名与身孰亲”则说人的价值比名利更可宝贵,不要为争夺身外的名利而轻生伤身。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译文】

人民不畏惧威压,那大的威胁就要来到了;不要挤掉他们的居所,不要压迫他们的生活。只因为不压迫,人民才不厌弃。

【原文】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表现出来,有自爱之心却不抬高自己。因此应该抛弃前面的做法而采取后者。

【题解】

本章主要讲人生哲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柔弱胜刚强,第二层意思是天道自然。这两层意思之间是相互沟通的。老子认为,两种不同的勇,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则遭害,一则存活。“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规律变化和发展,就会有好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漏失。在这里,老子讲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细细读来,颇能启迪人的心灵。

【原文】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译文】

努力于果敢坚强的人就会死亡,努力于谦退柔和的人就能生存。这两种努力,有的得益,有的受害。天讨厌一些东西,谁能知道它讨厌这些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文】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天的运行规律是不争夺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应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荡无私而善于谋划。天就像一张广大无边的网,网孔虽稀却从不疏漏。

【题解】

这一章讲老子的政治主张。他以为当时统治者施行苛政和酷刑,滥杀百姓,压制民众,其结果是,一旦人民不忍受了,就不会畏惧死亡。人的自然死亡,是“司杀者杀”的天道掌管的,但人间的君主残暴无道,把人民推向死亡线,这从根本上悖逆了自然法则。因此,从本章内容看,它是老子对当时严刑酷法、逼使人民走向死途的情形,提出的批评与抗议。

【原文】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且畏死,则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希不伤其手矣。

【译文】

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刑杀去威胁他们呢?如果百姓一直是怕死的,那么对于那些干坏事的,统治者就把他们抓来杀掉,谁还敢干坏事?如果百姓确实总是怕死,那总有掌管杀人的。代替掌管杀人的去杀人,这好比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一样。代替技术高超的木工去砍削木头,很少有不伤着自己手指的。

【题解】

上一章里,老子对严苛的政治压迫给予了抨击,要求统治者善待民众。这一章里,老子又对繁重的经济剥削进行指责。《老子》里的第七十二章、第七十四章、本章和第七十七章,基本上都是对统治者进行无情揭露和严重警告。他认为,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统治者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译文】

百姓受饿,是因为统治者收税太多,所以受饿;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有所施为,所以难以治理;百姓不怕死,是因为他们求生太厚,所以百姓不怕死。那些不一味求生的人,胜过重视生命的人。

【题解】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出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时是柔软的,死后是枯槁的。所以追求坚强是条死路,保持柔弱是条生路。因此兵力强大了就会灭亡,树木强硬了就会折断。坚强庞大的东西总是处于下面,柔软微小的东西总是居于上面。

【题解】

本章透露出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思想。这是老子的社会理想。他以“天之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现象归纳为“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因而,这一章是第七十四章、第七十五章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表达了老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的同情。所以,这是《老子》所有的人民性一面,是其精粹。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译文】

天的运行规律不是很像安装弓弦吗?高的一端要压低一点,低的一端要抬高一点;长的一端要剪短一些,短的一端要补长一些。天的运行规律是减损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人世的行径却不是这样,而是减损不足的去奉献给有余的。

【原文】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谁能够把多余的东西奉献给天下人?只有懂得规律的人才能如此。因此圣人帮助了万物而不依赖它们,功成而不居功,他是不愿表现自己的恩德和才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