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德经(2)

德经(2)

书名:老子作者名:李耳本章字数:2651更新时间:2024-05-29 14:53:02

【题解】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这是继第四十章之后,又一段关于“道”的基本原理的重要论述。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段话是警诫王公要以贱为本、以下为基的。对后一段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文字与上一段讲的原理关联不上,疑为第三十九章文字错移本章。另一种说法是两段前后虽然不密切关联,但意义仍相近。这是讲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这一章再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译文】

规律使某种事物得以产生,这种事物又产生第二种事物,第二种事物再产生第三种事物……这样以至于产生万物。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对立面,它们互相激荡而得以调和。

【原文】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人们所讨厌的字眼就是“孤”“寡”“不穀”,而王公却用它们当作自己的称号。所以说事情,本意也许是想减少它,结果反而增加了它;本意也许是想增加它,结果反而减少了它。别人用来教导我的,我也用它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将把这一原则当作教人的根本。

【题解】

本章申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是谓微明”之术,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奔驰,无形的力量可以渗透到没有间隙的物质中。我从这里认识到清静无为的好处。没有言辞的教育,清静无为的好处,天下人很少能够达到。

【题解】

此章与第十三章一样,是讲人之尊严的。第十三章是以宠辱荣患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说明人要自重、自爱。这一章是以名与货和人的自身价值对比,也是要人自重、自爱。老子宣传的是这样一种人生观,人要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可以避免遇到危难;反之,为名利奋不顾身,争名逐利,则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之可悲下场。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声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生命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失去名利哪个更有害?所以说过分的爱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破费,大量的收藏反而会招致更多的损失。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平安。

【题解】

这一章在内容上和行文上,都可以说是第四十一章的继续,是讲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第四十一章讲的是“道”,本章讲的是“人格”。其中“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态,“若缺”“若冲”“若屈”“若拙”“若讷”的外在表现,都是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圆满的好似欠缺,而它的作用却不会衰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而它的作用却不会穷尽。最直的好似弯曲,最巧的好似笨拙,最善辩的好似不会言谈。运动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而只有清静才是天下万物的准则。

【题解】

这一章主要反映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在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灾难。对此,老子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主张,他分析了战争的起因,认为是统治者贪欲太强。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求统治者知足常乐,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他没有明确区分战争的性质,因为当时的战争有奴隶主贵族互相兼并,也有地主阶级崛起后推翻奴隶主统治的战争,还有劳动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在本章里,老子所表述的观点有两个问题:一是战争的根源,二是对战争没有加以区分。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厚于甚欲,咎莫憯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国家的政治措施符合道,退回战马来种地;国家的政治措施不符合道,战马兴起于郊野。最大的灾祸是不知满足,最大的危险是贪得无厌,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才能永远感到满足。

【题解】

这一章主要谈的是哲学上的认识论。这里的基本观点是:在认识上纯凭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这样做无法深入事物的内部,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因此,要认识事物就只有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对此,学术界在讨论老子哲学认识论时,有的认为,老子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者;而有的则说,老子并不轻视实践所获取的感性知识,只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原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鲜。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译文】

不出大门,就能了解天下大事;不望窗外,就能知道天的运行规律。出门越远,所知道的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自去实践就能了解,不必亲自去看就能明白,顺应万物本性,不去人为地干涉,万物也就自然生长。

【题解】

本章讲“为学”和“为道”的问题。他先讲“为学”是求外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积累愈多。老子轻视外在的经验知识,认为这种知识掌握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越层出不穷,“为道”和“为学”就不统一。“为道”是透过直观体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内索自身虚静的心境,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日渐返璞归真,最终可以达到“无为”的境地。这一章所讲的“为学”是反映“政教礼乐之学”,老子认为它足以产生机智巧变。只有“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妄见的人才可以治理国家。因而,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子。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治学是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识,修道是一天比一天减少知识,减少而又减少,最后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清静无为反而能够做成一切事情。治理天下总是依靠清静无为,如果有为,就不能够治理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