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道经(3)

道经(3)

书名:老子作者名:李耳本章字数:2451更新时间:2024-05-29 14:52:58

【题解】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是老子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但在对此章具体解释时,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说,老子从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生活出发,得出一般结论,即反对一切声色,否定发展文化。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老子所谓“为腹不为目”的说法,是把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对立起来,是他的愚民思想的一种表现,即只要给人们温饱的生活就可以了。这是彻底的文化否定论。另一种意见认为,老子所说的“五色”“五音”“五味”、围猎之乐、难得之货,并非都是精神文明,所以不存在把物质生活与精神文明对立起来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糜烂生活中那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也不过等同于打猎之乐和难得之货。这两种意见都有自己的道理,有理解上的差异,也有学者自身价值观的区别。不过,此处的争论倒是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美妙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精神失常;珍贵物品,使人行为不端。所以圣人只关注民众能否温饱,摒弃耳目的奢望,使生活保持稳定正常。

【题解】

这一章讲的是人的尊严问题。老子强调“贵身”的思想,论述了宠辱对人身的危害。老子认为,一个理想的治者,首要在于“贵身”,不胡作妄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使人们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责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在上一章里,老子说到“为腹不为目”的“圣人”,能够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生活安定。此章接着说“宠辱若惊”。在他看来,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他认为,“宠”和“辱”对于人的尊严之挫伤,结果并没有什么两样,受辱固然损伤了自尊,受宠何尝不损害人格尊严呢?得宠者总觉得受宠是一份意外的殊荣,便担心失去,因而人格尊严无形地受到损害。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与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

受宠惊喜而受辱惊恐,这是把它看得如同祸患缠身。

【原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

为什么受到宠辱好像受到惊吓呢?因为受宠是卑下的事情。所以得到这些好像受到惊吓,失去这些也好像受到惊吓,这就叫作“宠辱若惊”。

【原文】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为什么会把重视得如同祸患缠身?我们有大患缠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看重自身了。如果没有了自身的存在,我们还会有什么大灾难呢?所以只有那些情愿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给他;只有那些愿意把自己全部身心投入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题解】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道”的性质,并讲到运用“道”的规律。在这里,“道”即“一”。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的“道”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一”包含以上所讲“道”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道”的虚无缥缈、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道”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译文】

想看看不见叫作“夷”,想听听不到叫作“希”,想摸摸不着叫作“微”。这三者难以深究,它们原就合为一体。

【原文】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译文】

它的上部不太明亮,它的下部也不太阴暗,它无形无影难以形容,可以说它不是一个物体。这可以把它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体的形象。它可以说是迷离恍惚、无法捉摸的,面对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前头,尾随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面。

【原文】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掌握了亘古已有的规律,就可以驾驭、支配现存的万物,就能够知晓宇宙的本始,这可说是“道”的规律。

【题解】

这一章紧接前章,对得“道”之士做了描写。老子称赞得“道”之士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道”。得“道”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他们具有谨慎、警惕、严肃、洒脱、融和、纯朴、旷达、浑厚等人格修养,他们微而不显,含而不露,高深莫测,为人处事从不自满高傲。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译文】

古代那些懂得规律的人,细致精妙、深邃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他们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加以描述:反复考虑,就像寒冬要赤脚过河;谨慎小心,就像畏惧四邻的围攻;恭敬庄重,就像一位做客的人;通达而不固执,就像将要融化的冰块;朴实敦厚,就像未经雕饰的素材;空阔开朗,就像那深山的幽谷;浑厚含蓄,就像那混浊的大水。

【原文】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译文】

谁还能够使自己像混浊大水那样而停留在这种状态上,在安静中慢慢加以澄清?谁又能够在长久的安定之后,又让它逐渐萌动生机?

【原文】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保有此道的人永不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才能弃旧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