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儿童训练中最常见的错误(9)
书名:父母:挑战作者名:鲁道夫·德雷克斯本章字数:2542更新时间:2024-05-29 14:44:47
贬低
唠叨、挑错和棍棒教育,简而言之,这些贬低孩子、制造冲突的儿童训练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会事与愿违。
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比如咬指甲、挖鼻孔、邋里邋遢——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是警告、责备、承诺和威胁;然而,如果你希望向孩子灌输这类坏习惯,这些态度可能恰好是他所需要的。假设某人问起如何教会孩子挖鼻孔,简单地为孩子做个示范是不够的,劝说也不一定管用,但有一种方法屡试不爽:等孩子把手指放进鼻孔时,你打他一耳光;不一会儿他的手指又会放进去,这时你只需要朝他大吼并禁止他碰自己的鼻子。重复这一做法,在威胁和打耳光的过程中,让自己的语气越来越激动和不耐烦,很快,孩子就会养成挖鼻孔的习惯。这不正是父母实际在运用的方法吗?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认为这是用来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的。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方法必将导致相反的结果。他们的父母是这样对待他们的,于是他们不加鉴别地将同样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旦被激发,他就会反抗。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反应。也许有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和老师会认识到这一点并放弃这些无效的、有害的训练方法。可是,我们惊奇地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没有洞察到不同的教育措施在孩子身上所起的不同作用。我们只看到了直接的、表面的结果。父母的处境与一百年前的外科医生相似,后者虽然是出于好心,却给病人造成了严重伤害,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使用的治疗方法会有何效果。数百年来,他们用旧亚麻布做成的软麻布包扎因意外事故或战争形成的伤口。没有人怀疑过这种处理方法会导致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感染。产科医生伊格纳茨·塞麦尔维斯首先发现了无菌处理的必要性,这一技术有效预防了人为造成的伤口感染。
正像外科医生过去不知道伤口应该进行杀菌处理一样,当今的绝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创伤也必须得到谨慎的处理,以免恶化。这些心理创伤会导致孩子顽皮、桀骜不驯,无法完成规定的任务,并形成各种缺点。如今,现代“深度”心理学的诞生让我们可以理性地认识孩子以及整个人类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第一次得以观察并理解各种儿童训练方法所引发的行为与反应。现代教育学试图让父母和老师看到孩子自身缺点的实质,从而停止使用错误的、有害的训练方法。
在教育学领域,改革家所面临的任务比医学领域更艰巨。诚然,塞麦尔维斯因为同时代人的固执吃了不少苦头,尽管他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得到的回报却是遭人蔑视、穷困潦倒和英年早逝,但他的研究结果最终还是得到了认可。然而,心理学的发现却无法被清晰有力地证明;不过,某些训练方法的效果如此明显,以至于任何客观的观察者都无法忽视。可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并不客观,可能也无法做到客观。大多数医生都不愿治疗自己的家人,但是,没有人可以逃避训练自己的孩子。
我们在第一章反复强调,很难对自己的孩子保持客观的态度,而且也提到,很多父母为了个人私利会使用某些对孩子毫无益处的训练方法。即使认识再清晰,如果你出于内在需要而刻意回避它,那又有何意义呢?即使证据再有力,如果你选择视而不见,那又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审视自己,你就会发现你常常情不自禁地贬低孩子。很多父母不敢由衷地认可孩子的成就。因此,他们不愿意赞美孩子,纵使他们慷慨地表达了赞赏,也一定会在其后增加一些贬低孩子的评论。“你今天真的很棒。你为什么不能一直这么棒呢?”孩子如果举止得当,会被视作理所当然,只有犯错和逃避责任才会引起注意。父母不肯承认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的是他们的自私心理,而且还试图加以掩饰,他们声称,如果不这样做,孩子可能会变得骄傲自大。
每当孩子调皮捣蛋时,父母的自私就会彻底暴露出来。如果父母对自己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有信心,他们就会沉着冷静地引导孩子改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父母觉得自己无力应对这种处境,他们就做不到这样。或许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难题,也或许他们此刻无暇顾及孩子。但不管怎样,通常他们都极为担忧,他们害怕孩子继续这样捣乱会产生令人不悦的后果。这时,他们就开始贬低孩子,通常还伴随着严厉的批评。于是,各种各样的贬低孩子的方法轮番上阵——从咆哮到鞭打,其中还有上千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责骂、训斥、嘲笑,诸如此类。这种冲动的、情绪化的贬低孩子的行为是很多父母惯用的手段,它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过度监督、唠叨以及无休止的批评与易怒。
某些父母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刻意系统地将轻视的方法作为儿童训练的准则,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上述那些行为倾向,只不过没那么明显。有些父母相信,只有使用严厉的措施、刻意的羞辱,或故意责打才能养好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表明他们想要战胜孩子——通过采取最极端的强制措施来维持自己的优越性。因此,贬低孩子是为了维护他们作为父母的权威。
父母的权威是用来教导孩子遵守秩序的,但是,滥用权威会激起孩子对秩序的反抗。不管他表面上有多顺从,他内心依然是抗拒的。如果权威需要依靠强制力来维护,那它就暴露了自己固有的弱点。
严苛
拉里是个独生子,他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了。他的继母是个善良、能干的女人,但是,她和拉里的父亲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男孩总是表现出某种克制而无声的对抗情绪。因此,他们试图“驯服”他,他每一次行为不当时都会遭受严厉的惩罚。无论他做什么,继母都会挑刺儿。晚上,她会向丈夫详细地说明拉里的所作所为,如果他犯了错,父亲会一连几天都不和他说话。拉里几乎听不到一句友好的话——因为他总是生闷气,不“配”被善待。
拉里表面上是个服从管教的男孩。但尽管如此,他也很难让父母满意,因为他在家庭生活中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他不仅沉默寡言,还不时地表现出固执的一面。他偶尔还会迸出一句挑衅的话;有时他不按时回家,或者拒绝完成分配给他的任务。即便他服从,他也是很不情愿的。
凭借这些方法也许表面上可以“驯服”孩子,但是这种绝对的严苛会阻碍他发展社会兴趣和归属感。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它都会加重孩子内心已有的无助感,令他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和对他人的依赖。他不会把父母看作自己的朋友,而他也不是父母的朋友。他内心对他们有反抗情绪,而且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漠视与憎恶。如果系统地执行这种严苛的策略,孩子也许无法公然表现出任何反抗迹象,但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有隐藏的敌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