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摆脱消极的生活方式:关系误区(6)

摆脱消极的生活方式:关系误区(6)

书名: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作者名:乌特·艾尔哈特本章字数:2823更新时间:2024-05-31 16:43:42

“我弱小,心底纯洁,因此我需要的不是力量和强大。”这就是一个过来人对自己的总结语,她现在认为:“谦逊误区最糟糕的地方就是女性内心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太笨,没有权力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有多少谦逊的人想让我们相信,她们在生活中追求一种崇高的目标,追求相互关怀的人性。但是我每次听到这种话时总有一种感觉,不管一个人怎么试图让别人相信自己的崇高和令人敬佩的动机,促使她或他自我放弃的原动力总是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我认为虚假的谦逊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遗传”特征。

在一个家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母亲和女儿具有同样的自我放弃的特征。更有甚者,在有些家庭,母亲和女儿竟然会相互竞比看谁更谦逊,她们自己对此却浑然不知。表面上看,她们非常客气,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和蔼可亲,但是谦逊的外表下所掩饰的、所包裹的,却是决意在谦虚的程度上、在自我放弃的程度上一比高低的顽固劲。旁观者清,他们会在一旁着实地窃喜一番。

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么一种现象,在谦逊对谦逊、女性对女性的刀光剑影中,双方的互斗常常会呈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激烈程度,而在平常,这种好斗的情致则伪装得不露蛛丝马迹。

我曾经听过一对母女在窃窃低语,争执的内容是,姨妈遗留下来的一个珍贵花瓶应当给母亲还是给女儿。“放在你家里更好看。”“放在你那儿效果更好。”“你比我照料得多呀。”“但是你是她最喜欢的外甥女。” “别说了,你拿去吧。”“不行,这说什么也不行。”最后,她们的一个远房亲戚把花瓶拿走了:“既然你们统一不了意见……”

一方面社会环境使得谦逊成为我们的道德标准,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谦逊的表现所给予的奖赏也会促使孩子养成这种习惯。越是喜欢孩子、越是有能力的父母,就越有可能把子女教育得过分谦逊,因为谦逊是孩子表明自己顺从父母的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力强的父母提供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往往比较少,而且他们对子女将来能有什么样的出息有着非常精确的期望值。

同情是一把利剑:同情误区

主导思想:“同情能排除不幸。”

同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功能。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同情是不能替代爱情的,同情和爱情很难相互兼容。

有些同情误区很容易被发现。如果一个男人的生活能力明显低于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仍然把自己的命运维系在这个男人身上,那么这种同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自己的丈夫在职业上处处碰壁,或者自己的丈夫作为家庭的小弟弟一直没有逃脱大哥的阴影,对这种软弱无能的丈夫,这类女人仍然予以体贴和关心。自己的丈夫可能在小时候就十分钦佩自己血气方刚的父亲,但是到了成年后,依然不能摆脱对父亲的依赖,只会跟着父亲的足迹走。对这种没有主见的男人,这类女人会给予安慰,她们十分溺爱自己的丈夫,就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摆脱胆怯的儿子的形象,或者更为糟糕的是没有摆脱失败者的形象。其实这类女人根本不爱她们的丈夫,如果她们的男人不是可怜得让人心生怜悯,她们早就离开他们了。

如果被同情的人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表现出自己的失意,而且这种失意在外表上几乎看不大出来,那么要想识别出这种有百弊而无一利的同情误区是相当困难的。表面上看,这类家庭幸福美满,但是不知哪一天灾难会犹如晴天霹雳般突然降临在家人的头上。这个灾难是从何而来的呢?

同情者所起的作用是有害无益的,其害处就在于她们并不能够提供真正的帮助,而是事与愿违地加重了被同情者的负担。丈夫失业了,但是撑门面的外表必须竭力维持下去,这是同情者所能提供的唯一的帮助,他们心灵上的痛苦没有得到发泄,思想负担没有得到减轻,精神上没有得到帮助。许多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性家庭悲剧一般都有这么一段前奏曲。报纸上许多骇人听闻的消息都报道过这类家庭的悲剧性结局。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家庭的前奏曲,那么这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至少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

原本就十分软弱的男人一下子失去了全部的支柱,由于他根本无法面对自己的软弱,因此这个时候他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全家都从这种生活的折磨中解脱出来。

许多家庭关系犹如失衡的天平,当一方在下面的时候,另一方就会在上面,并担负起支撑全家的责任。如果这种平衡的局面不存在了,就会发生上面所说的悲剧。

怜悯同情对落难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能回答这个问题就能准确地区分积极的同情和虚假的同情,这是区别两者最准确的方法。积极的同情应当源自于坚强冷静的头脑,它对落难者大多能产生镇定作用,并能帮助他们减轻思想压力和负担,调动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潜力和积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起码也能让落难者放松自己,稍稍冷静下来,赢得缓冲的时间。

虚假的同情则完全不一样。同情者向落难者表示同情,实际上是一种巧妙的掩饰,同情者害怕看见落难者的失意,他要通过假心假意的同情来消除自己的这种恐惧。因此这种行为可以这样归纳:我同情你,请你坚强起来,至少你不应当让我害怕看见你的弱点。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儿童时期经历过忧患的人,不管它是暴力、苛求,还是冷酷或者孤独寂寞,这些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倾向,把自己蒙受过的困难转嫁到自己周围的人或动物身上。我们甚至可以在运动狂热者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受到掩饰的对外部世界的伤害欲望,这种欲望实际上是对自己所蒙受过的苦难的一种反映。

如果出于以上原因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和转嫁是针对周围某个人的,就等于播下了引发恶性循环的种子。如果我们从长计议,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同情不可能达到目的。于是,施舍怜悯的女善人在内心就会感到压抑性的失望,这个时候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滑入自己以前已经经历过的境遇中:以前从来没有人帮助自己,现在自己又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因此和那些当年拒绝帮助自己的人相比,自己和他们同样坏。

同情感的产生常常是以某种视觉感受为基础的。举个例子说,如果电视里面没有播放悲惨的画面,那么观众的同情感就不会那么大,捐款的人可能就会少得多。

但是这种同情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积极的真正富有意义的同情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原因,我们的同情心之所以能被激发起来,是因为我们的心和这个人的心紧密相连,哪怕没有视觉刺激,我们仍然能设身处地地为这个人着想,或者分担她或他的忧患。

我们再来看看虚假的同情。当一个人怀有虚假的同情时,他几乎不要求自己去帮助被同情者从苦难中摆脱出来,即便有要求,也是非常低的,而且他多半也不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不认为自己有这个义务。正因为此,这种形式的同情常常伴有依赖性的行为,它不仅不会使被同情者冷静下来,反而会使他更加不安。有的时候同情者反而会比被同情者更容易伤心落泪。

其实说穿了,同情者同情的总是他自己,或者说他怀有的是一种双重的同情。

这种同情者会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自制能力,这就是扭曲的微笑。隐藏在这种神情背后的是这么一种基本思想:如果自己的脸部表情失控了,那么自己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这样一来,同情者就在自己的头上悬了一把利剑:担心自己反过来会引起别人的同情,而维系这把宝剑的只有一根细丝,利剑随时都有可能扎下来,所以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