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种好三棵树
书名:悬崖村作者名:阿克鸠射本章字数:1816更新时间:2024-05-27 17:37:15
帕查有格又开始盘算另一个计划:种好“三棵树”,即种植脐橙、核桃、青花椒。
结合实际情况,帕查有格充分对接帮扶资源,盘活阿土勒尔村山上山下的资源优势。在山上已种有1.5万株核桃树的基础上,积极和帮扶单位对接,争取到县水务局水土保持结余资金15万元,扩大青花椒种植规模,新种300亩;在山下,牛觉社已经种植了7000株脐橙,成活率达100。由于种植、养护技术要求高,帕查有格便马不停蹄地找项目、寻苗木、求技术人员,想把户均种植量提升至400株,再种3000株。同时还在山上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和农业灌溉设施建设项目,以利于核桃和青花椒的种植。
刚种植的核桃、脐橙和青花椒要三到五年才能见成效,而第一书记帕查有格的任期原本是有时间限制的。后来,昭觉县委在征求本人意见后,又延长了部分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的驻村时间。帕查有格的驻村时间也延长了。为此,在“长短结合,种养互动”的产业发展思路之外,帕查有格还注重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首先是请来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手把手地教村民,提高村民的种养技术。其次是组织年轻人学技术。帕查有格协调昭觉县就业服务管理局,举办了电焊、养殖、厨师等多项免费的专业技术培训。学到技术的阿土勒尔村的年轻人再也不想外出打工了。
“你如果一天只想着扶贫就是给贫困户项目、给贫困户资金是不行的,一定要让他们真正有个长远的发展规划。不仅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还要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才行,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把他们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出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这才是最关键的。”如今的帕查有格对基层工作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
古老的阿土勒尔村在一点点改变,尤其体现在村民的思想观念上。
村民莫色子古说:“若要说村里的变化,最难得的是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种核桃、种花椒、养山羊、养蜜蜂……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找致富的门路。”
村民莫色拉比说:“现在想喝酒,不用下山了,山上就有。”当初,他看到村里的烧酒作坊闲置了多年,准备将其重新运转起来。由于一个人本钱不够,他就找到了莫色子子,说了这个想法。
莫色子子本来是准备外出打工的,听了莫色拉比的想法,他说:“先试下嘛,万一干成了呢。”于是,两人合伙,开始在村里酿起玉米酒来。
莫色拉比用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酿酒法子酿酒,还是比较成功的。原料就是自家种的玉米,但土灶出酒的品质还不稳定,两人正在摸索让酒的品质变得更好的技术。
莫色子古说,相比以前,村民们的想法更为脚踏实地,也更为长远。“以前,大家都是从山下买了东西背到山上来,现在大家想的是,如何把山上的酒、山上的花椒、山上的核桃,卖到山下去挣钱。”
然而,渐渐发生变化的阿土勒尔村,还是受制于阻碍出行的藤梯。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昭觉县、布拖县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实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帮扶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着力完成五年脱贫目标的同时,重视解决好制约脱贫的长期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汪洋指出,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当年红军长征途经凉山彝区时刘伯承同志与彝族兄弟歃血为盟,使中央红军主力顺利和平通过,彝族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兑现当年帮助彝族人民建设美好生活的承诺,坚决打赢大小凉山彝区脱贫攻坚战。
5月25日,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了“悬崖村”的新闻,住在悬崖边上的莫色拉则攀爬到高处寻找手机信号以及三位勒尔社村民护送十五个孩子爬藤梯回到山上的情景,让阿土勒尔村成为新闻焦点,引来各方的关注。“悬崖村”之名,不胫而走。
同一天,凉山州委、州政府领导带领宣传、发改、财政、交通、扶贫等州级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到阿土勒尔村来了。
5月27日,凉山州、昭觉县领导和专家来到阿土勒尔村,开始为村里规划一条更为安全、便捷的道路。
也在同一天,由五十名同志组成的昭觉县工作组驻村开展调查工作。
也是从这天开始,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东方卫视、山东卫视、华西都市报、凉山日报、四川在线等媒体频频光临阿土勒尔村。
6月18日,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率州委办、州林业局、州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一行来到阿土勒尔村,看望慰问“悬崖村”的干部群众,调研扶贫及产业发展工作,规划“悬崖村”今后的发展蓝图。
美好蓝图,从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