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十、初探悬崖古洞

十、初探悬崖古洞

书名:悬崖村作者名:阿克鸠射本章字数:1477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8

在阿土勒尔村,有一处罗莫拉达悬崖古洞,随着阿土勒尔村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罗莫拉达悬崖古洞也将揭开神秘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4年5月,昭觉县文管所所长俄比解放请来了由两位著名登山队员带队的四川省登山队。其中一位是中国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记者刘建,一位是登上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巅,身兼四川省登山队队长、急救队队长的蒋峻。四川省登山队的到来,将解开阿土勒尔村罗莫拉达悬崖古洞之谜。

在昭觉,人人都知道阿土勒尔村有个悬崖古洞。它在距离勒尔社6公里的险峻之处,但谁也不知道古人进入绝壁古洞干什么。

是藏金银珠宝,还是供奉神灵?

是诸葛亮南征炼制火药,抑或是诸葛亮之墓?

各种猜测已在昭觉境内流传了很久,古洞之谜却一直无人能解。

俄比解放查阅过《三国志》和《诸葛亮传》。两书载,当时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沿金沙江畔顺着昭觉古里拉达大峡谷的溜筒河溯流而上,然后进攻现在的越西县城。这又增加了古里拉达大峡谷中屯过军的可信度。

俄比解放利用到成都、北京参加文物研讨会的机会,千方百计地联络专业的登山队和媒体。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文物工作,罗莫拉达悬崖古洞的谜底如果能在他退休之前揭开,那他就一生无憾了。

5月9日一早,四川省登山队就马不停蹄地向罗莫拉达悬崖古洞进发。刘建和蒋峻选择了罗莫拉达悬崖上最低的一个古洞作为攀爬的起点。向导与登山队员很快就攀了上去。

一个多小时后,蒋峻在悬崖缝隙间甩出保险绳,带出了钟乳石和方解石等标本;刘建也带出了洞内腐朽的藤条标本。他们说里面有两个相连的洞。每个洞都有几十平方米,有很多钟乳石,还有水流。水流向悬崖深处流去,估计在悬崖更深处有暗河存在。

蒋峻给大家展示了在悬崖间拍下的古人烧岩打洞的痕迹,古人在洞口和悬崖间留下的木梯、方竹绳、藤梯护栏,以及残留在悬崖间的木棒、铁器等近距离图像。

蒋峻又向大家介绍:罗莫拉达悬崖绝壁间,留有近千个打洞栽桩的痕迹。古人在绝壁间打洞时,用的是先火烧再泼水的古法,不少小石洞都用錾子打磨过,非常圆滑;方竹绳是用8根细竹绳编成的,直径约5厘米,而且用桐油煮过。这样,竹绳的韧性更强且更耐潮湿。这从洞内木棒上保存完好的竹绳的色泽上可以断定。两根方竹绳拴在横卡在洞内岩石上的两根10多厘米粗的木棒上,还有一根约5厘米粗的麻绳起固定作用;洞口外的两根木棒大约5米长、8厘米粗,木棒的两端顶在被凿开的岩石的石坑里,木棒上砍有卡口,应该是绑横木小棒作为进洞的木梯用的。要进入古洞,必须爬上一个高约2米的沙砾坎。古人应该就是顺着木梯爬上高坎,并抓住洞内两侧的方竹绳左右换手爬进去的。由于木梯和方竹绳都已腐朽,所以必须要有足够长的保险绳,而且要两个专业登山队员互相配合,才能进入古洞。

蒋峻兴奋地说:“这个悬崖古洞之谜远超我来时的想象,如此浩大且应用了古代先进技术的工程,绝不是古代一个村寨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就整个工程的各项分工协作看,要有烧炭的、伐木的、岩壁打洞的、运送木料的、砍竹的、编竹绳的、炼制桐油的、用桐油煮竹绳的等,至少要一千人花一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完成。所以我推测这处古洞极有可能是一处军事工程。”

若按蒋峻的“军事工程”之说,又会引出更多的悬念:

是谁组织这项军事工程的?

这项军事工程是针对什么样的敌人的?

哪来的人力、物力集中到这里?

罗莫拉达悬崖古洞的初次发掘,增加了阿土勒尔村和古里拉达大峡谷的神秘性,吊足了探秘者的胃口,这或许可以成为旅游开发新的亮点。

见过大世面的刘建说:“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但在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之前,有效改善阿土勒尔村的交通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藤梯,承载不起太重的历史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