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6)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1930更新时间:2024-05-27 17:26:22
5月5日 中共中央批转中财委《关于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针、速度与地区分布问题的报告》。中财委认为,钢铁工业是企业工业的骨干,没有钢铁工业就谈不到机械制造工业,也就谈不到国家的工业化。钢铁工业的方针和地区分布问题决定了,才能对其他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作合理的配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必须把鞍钢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全国的力量,如期完成。
5月15日 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军委会议上传达中央根据朝鲜局势和国内情况而提出的“边打、边稳、边建”方针。
5月21日—6月5日 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会议比较详细地研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李富春报告了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分行业计划的提要。
6月14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专门技术人才放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社论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专门技术人才。没有足够数量的技术人才,就不可能使我们的国家由农业国变成为工业国。但是,目前我国技术人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短时期固然不能培养出大批由工农出身的技术干部,而更明显的是在目前十分缺乏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却又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和高等学校的理、工、农、医各科毕业的学生,被不合理地使用着、浪费着。为了合理地使用专门技术人才,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和掌管干部工作的机关,首先应该切实了解本部门专门技术人才的使用情况,如有不合理的现象,应决心加以调整,而不应有丝毫犹豫。必须把专门技术人才放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岗位上去,放到基本建设和直接进行生产的工厂矿山中去。
6月16日 阜新平安竖井主井破土动工。该项目是苏联帮助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对年产15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竖井,设计服务年限90年。该矿从掘进、采煤到井上,全部采用机械化设备,设备大部分是从苏联引进的。1957年6月16日经国家验收后正式移交生产。
7月13日 抚顺发电厂第一期扩建工程拉开序幕。该工程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之一。整个扩建共分为五期。1952年7月至1957年底为一至四期,1957年底至1959年为第五期。至第四期完成时,抚顺发电厂已成为东北电网的主力发电厂之一。
7月14日 鞍钢无缝钢管厂破土动工。
7月 沈阳风动工具厂扩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该厂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按照计划,将该厂扩建为年产2万台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的专业化工厂。1955年1月21日,改扩建工程结束,经国家验收,即日开工生产。
8月1日 鞍钢大型轧钢厂破土动工。
8月10日 鹤岗兴安台竖井建设工程破土动工。此矿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6年7月20日,年设计能力为150万吨的兴安台竖井移交生产,并改称兴安台煤矿。
8月15日 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启程前往苏联访问。17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8月 中财委颁发《关于编制五年计划轮廓的方针》《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及附表》。文件规定今后五年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以巩固国防,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并保证国家经济向社会主义前进。建设方针是: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工业的发展速度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力求迅速,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我国国防和长期建设。
9月3日 中国政府代表团征询苏联政府对于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意见。斯大林表示:中国三年恢复时期的工作给我们的印象很好,但五年计划规定的工业总产值年递增速度是勉强的,应由20降为15或14;要按照一定可以办到的原则来作计划,不能打得太满,要留有后备力量,以应付意外的困难和事变;对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所需要的设备、贷款和专家,一定给予援助,但具体给什么不给什么,现在还不能说,还需要工作人员用两个月时间加以计算后才能说。
9月6日 周恩来将抗美援朝作战订货单、委托苏联帮助设计的建设项目名单、聘请专家名单、国防工业各系统的发展计划、各军兵种五年建设计划所需装备的订货单等项文件送交苏联方面。
9月8日 政务院发布《关于各级政府所经营的企业名称的规定》指出:凡中央及大区各部门所经营的企业,称“国营企业”;凡省以下人民政府所经营的企业,称“地方国营企业”;政府与私人资本合资,政府参加经营管理的企业,称“公私合营企业”。
9月15日 中苏两国政府代表团举行有关协定的签字仪式。
9月22日 周恩来等中国代表团成员离开莫斯科回国。李富春和代表团的部分工作人员留在苏联,继续同苏方有关部门广泛接触,征询对中国五年计划的意见,商谈苏联援助中国的具体项目。
9月24日 中共中央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听取周恩来关于就“一五”计划轮廓问题同苏联商谈情况的汇报,讨论了“一五”计划的方针和任务。
10月2日 李富春在《人民日报》发表《三年来我国工业的恢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