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苏联谈判的日日夜夜(5)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1437更新时间:2024-05-27 17:25:55
到4月中旬,各方面的谈判都已进行得差不多了。我们原来的计划设想是委托苏联帮助我们设计150个新项目,其中约有60项苏联没有接受。苏联方面不同意这些项目建设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缺乏技术资料,如矿藏勘探的;二是他们认为我们自己可以设计的,如变电所、小电站等项目;三是可以推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的;四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力建设的;五是他们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建设的。当然,其中也有少数项目是由于苏联方面技术不过关而取消的,例如,原来我们提出要建一个合成橡胶厂,他们不赞成。后来我们了解到,苏联这方面的技术也不成熟。
这时候,李富春同志派宋劭文同志回国向中央汇报。4月17日,毛主席亲自主持会议,中央政治局专门听取了宋劭文同志的汇报。宋劭文汇报了与苏联新议定的91项新设计项目和原已决定的50个项目,一共是141项的情况。对苏联的同志性建设和答应援助中国的项目,以及苏联希望中国向他们出口一些稀有金属,毛主席基本上表示赞同。
宋劭文同志还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了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萨布罗夫对我国制订计划的建议。萨布罗夫很坦率地对我们说:“我们苏联的计划是留有余地的,计划指标总能让企业提前一年完成,至少能够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也就是说,到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在11月7日十月革命节前夕要完成五年计划。最好是提前一年,在第四年的十月革命节前完成五年计划。老实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还很薄弱,经验还比较缺乏,我们就是要鼓舞人的斗志,发挥人的积极性。假设我们订的计划指标太高,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最后不能完成这个五年计划,那么,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哭了。做计划的同志要估计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给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完成计划留有余地。”
周总理讲,苏联国家计委给你们讲课的记录很好,应该印发到省委去学习。
对于苏联提出我们的铁路计划太庞大的意见,毛主席和周总理认为,我们的铁路太少,尽可能还是要多修些。同时,赞同苏联国家计委提出的我国应在国外设立经济参赞处的建议。要求经济参赞处负责五件事:项目设计、成套设备引进、聘请专家、交流技术资料、派遣实习生等。
宋劭文同志从北京返回莫斯科以后,苏联方面已经答应我们提出要求设计的项目清单,并提出了他们认为应削掉的项目清单和要求中国出口物资的清单。这样,中苏双方又正式会谈了三次。会谈是在苏联贸易部进行的,第一次是3月30日,第二次是4月4日,第三次是4月25日。中国方面是李富春同志主谈,参加谈判的是宋劭文、钱志道和我。苏联方面是米高扬主谈,参加谈判的是卡冈诺维奇、科西钦科和卡维尔。除了正式谈判,我们还多次同米高扬等苏方人员举行会商。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很快达成了协议。4月25日下午,我从苏联外贸部取回协定草案文本和附件,经过大家多次认真讨论并仔细核准了中、俄文本,终于在1953年5月15日晚正式签订了谈判协定。
在正式签订的协定中,明确了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并援助建设的项目为141项。其中,在我们去苏联谈判之前就已议定的项目有50项,赴苏联谈判过程中新确定的项目有91项。后来,苏联方面又同意追加15项涉及军事工业方面的项目,使总项目数增加到156项。这就是156项的由来。
协定正式签订后,我们大家都开始整理资料,做好善后工作,准备回国。其他未了事宜则交大使馆办理。李富春同志由于要乘坐飞机回国,所以动身晚些。王世光、齐明、陈平和我4个人,带着装满几十个箱子的大批资料,乘火车回国。我们5月24日下午乘上火车,经过整整9个昼夜的颠簸才回到北京。
至此,历时近10个月的苏联谈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