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56项工程研究综述(5)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2773更新时间:2024-05-27 17:25:50
张久春从项目的分批确定和实施、项目中的技术转移以及项目的实施效果三个方面介绍了156项工程,评价了156项工程的历史地位,概括了工程中的技术转移的特点,认为156项工程帮助新中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奠定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使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技术体系。
孙国梁、孙玉霞认为,156项工程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项目,项目的确定主要是通过精心酝酿的三次谈判而成,项目布局的特点是以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为着重点、重视有效利用资源、兼顾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结合国防安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156项工程在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建设实施也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建设经验。
宋凤英指出,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工程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工业项目的总称,这一庞大的援建工程,旨在帮助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以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宋凯扬也认为,由苏联援助建设的156项工程,是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关键工程。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记载着中国人民为实现工业化的创业艰辛,凝结着苏联政府和人民对新中国的真挚友情。
尹光认为,“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的确定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作用,是新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的建成,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是国际一流,它不仅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功能,缓解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及经济发展的失衡等,而且在各重要领域还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新中国以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唐艳艳认为,从新中国半个世纪工业化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新中国虽然经历了几次技术引进的浪潮,但第一次大规模引进技术的156项工程建设取得的效果却是最好的。这些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孙运莉从利用外援的角度分析了156项工程的历史作用,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这156项重点工程的利与弊。
《为中国经济的腾飞铺好跑道——五十年重点建设项目立奇功》一文提到了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经济形成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指出: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骨干,在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机电、轻工及国防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建设,其中,包括鞍钢、武钢、长春一汽、东北三大动力等,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赵士刚、熊亮华认为,“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和东欧各国,特别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技术援助,对于迅速提高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尽快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吴熙敬主编的《中国近现代技术史》谈到了156项建设工程对提高中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作用。
五、156项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董志凯指出,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是丰富的,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关于企业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是:第一,经济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1951—1955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订期间,计划的制订者抱着审慎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统计基础薄弱、信息交流不便的条件下,反复修订所规定的各项指标以及每个项目的年度计划,使各项计划指标基本上和当时的人力、物力、财力相适应。在地质资料缺乏、设计能力严重不足、成套设备完全依赖进口、技术施工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156项建设项目的确立,也经历了1950—1955年的多次调查、协商与修订。因而在具体执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第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在困境中得到发展的力量源泉。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仅物资条件恶劣,而且管理技术人员奇缺,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都不高。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战胜重重困难,建设前人从未做过的大工业,需要广大职工的自觉和觉悟,经济建设的力量来自广大职工高度的责任感与创造性地发挥积极性。在劳动竞赛、比学先进的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以厂为家、以工地为家,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勤奋工作的英雄模范。广大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这种主人翁的精神,是156项建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第三,重点建设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财力方面,国家将“一五”时期财政总收入的19.1集中使用于重点工程建设。在物资方面,国家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将70—90的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的物资优先供应重点工程建设。在人才方面,国家从各条战线抽调上万名优秀干部,充实加强工业部门和重点企业的领导,同时通过动员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对口归队和组织短期培训、轮训、出国学习等方式,以及从高等学校培养等途径,来壮大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从而使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第四,艰苦创业的精神要长期坚持。在156项建设过程中,对于国家的大量投资,建设者们注意精打细算、周密安排。为了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多的事,为国家节约资金,建设者们开展了全面的、经常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大力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而再再而三地同各种铺张浪费现象作斗争。在财力、物力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尽力压缩非生产性建设,削减可建又可不建的项目,保证重点工程的建设。在重点工程建设中,努力加强计划、设计、管理、核算、验收等工作,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第五,正确处理国外援助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由于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国方能全面完成156项建设。第六,在以计划为主配置资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的作用。“一五”时期是新中国经济建设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一时期,我们正处在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市场、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尚未完全排斥,“一五”计划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是:第一,部分项目布局和选址不够合理。第二,在三门峡水库修建过程中盲目放弃中国水利专家的正确意见。第三,国防工业比重较大,对轻工业和支援农业的工业投资不足。第四,未将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上升到提高竞争力的地位加以重视。
董志凯认为,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创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基本建设的较高经济效益,中肯地分析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同时正视理论认识和体制方面的片面性、缺陷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改革,都必将有所裨益。
董志凯还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内地基本建设投资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均产值低;资金紧缺,但资产相对集中;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中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通过对中国经济建设投资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项目结构、主体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到几点启示:投资管理体制的变化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设规模不能超过国力许可的范围,急于求成必将适得其反;综合平衡应从短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