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关于156项工程研究综述(4)

关于156项工程研究综述(4)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2801更新时间:2024-05-27 17:25:49

沈志华从八个方面——提供低息贷款、援建重点项目、发展双边贸易、开办合股公司、提供技术资料、派遣苏联专家、培养中国专家和协助编制经济计划——叙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方式和途径。从1950年至1953年,中苏不仅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全面合作,在经济领域也是协调和互助的。苏联对中国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构成了此时期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斯大林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既是慷慨的,又是有限的;既有效地帮助了中国的经济恢复,也遗留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奇认为,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出台的156项工程如同助长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雏形由此被注入了苏式基因;中苏两党、两国间同时期的兄弟关系因此显得牢不可破。但既然是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成就与缺憾、经验与教训总会相伴而生,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客观地加以评析将成为新世纪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开展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有益借鉴。

刘振华指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新中国的工业基础是微不足道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都极其低下。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争取外国的援助和技术支持是关键。在新中国经济史上,有几次重大的外国援助和技术引进事件,对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156项工程最为典型。

张培富、孙磊指出,156项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核心项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有利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下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现代工业项目。通过156项工程的建设,苏联工业技术以国际技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被转移至中国,提高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综合水平,并促进了中国规划科技体制的建设。

陆振华认为,以156项工程为代表的苏联技术援华,推动了现代技术向中国大规模的、系统的、水平较高的转移,奠定了中国现代技术和工业化的基础,使中国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技术和工业体系,带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模式,对20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为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地位,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曾三次大规模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设备:一次是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以156项工程为主体的304个成套设备项目,以及从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引进的116个成套设备项目;一次是70年代前期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约合43亿美元的26个大型成套设备项目;一次是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约合65亿美元的22个成套设备项目。刘荣刚对三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作了一个综述,并提出一些看法。

康荣平、杨英辰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核心是通过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于是中国出现了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引进高潮。这次引进高潮,时间在1950—1959年,以著名的156项为中心, 有400—500个项目。

张柏春、张久春、姚芳认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苏联通过“156项工程”的技术援华推动了现代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移。

四、156项的历史作用

董志凯在《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前言中指出,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石与里程碑。从1950年第一个项目开始建设,到1969年156项实际实施的150项全部建成,历时19年。其中建设的高潮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至1957年底,156项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已按期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增的工业生产能力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和限额以上的近千个工业建设项目,也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也为中国工程设计、技术、施工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156项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为中国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董志凯还指出,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与其他千余项工业建设项目相配套,在中国初步建立了相对独立的、自主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156项重点项目的建设及其取得的成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成的,可以说,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没有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就不可能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就不可能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王奇指出,苏联援建156项工程的实施,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雏形注入了苏式基因,中国从此开始仿效苏联经济模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固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非凡的效用,但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很快地便显现出所有制单一、排斥市场、排斥竞争等弊端。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跃进式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国民经济公有化。和苏联一样,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具有资本密度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需要巨额投资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除了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启动、组织整个工业化的进程。所以,156项工程的实施,加速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必须集中全国的各种力量,特别是要适当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可见,156项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公有化、计划化进程。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经济模式基本上在中国得以确立。然而,这种集所有权、经营权于国家一身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适应特殊的工业化战略及大规模经济建设要求的同时,又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市场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矛盾。

袁宝华指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支持下,取得了重大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其二,新生共和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现代工业;其三,培养了人才;其四,积累了经验。

李志宁认为,156项建设在中国工业史上有崇高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国工业化史上真正比较坚实的第一步。从清朝洋务派开始引进机器工业以来,中国工业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集中、这样全面、这样系统且在短时间里就完成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性改造的时期。后来,我们曾在既无外债、亦无外援的情况下在60年代中期自力更生地进行了相当成功的工业化建设,又在70年代初期进行了相当集中的大规模的西方技术设备的引进,这些都是在“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已有的工业基础之上进行的。

唐日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核心,在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这156项工程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