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奠定(3)

中国工业化基础的奠定(3)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2313更新时间:2024-05-27 17:25:46

军事工业:

156项工程中第一个建成投产的民用工程是郑州第二热电站,到1962年“二五”计划完成时,除三门峡水利枢纽,所有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应当说,自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迅速、这样集中、这样全面、这样系统的行动,在短时间里就进行了门类如此齐全的工业基础建设、完成了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性改组。“一五”计划的实施,特别是156项工程的竣工投产,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过去没有的一些重要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械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我国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由此得以初步建立。

在工业化能源基础的建设方面,辽宁的抚顺西露天矿和阜新海州露天矿、黑龙江的鹤岗东山和兴安台的两个立井的投产,抚顺、富拉尔基、吉林、大连、佳木斯等电站以及华北、西北、西南电站的建立,不仅大大加强了东北的能源基地,而且为缺少能源的其他地区能源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在工业化原材料基础的建设方面,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座高炉、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北满本溪等钢铁公司的竣工,大大加强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钢铁基地,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华北的包头钢铁公司和中南的武汉钢铁公司的先后施工建设,使我国内陆也建立起新的大型钢铁基地。在有色金属冶炼方面,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大吉山钨矿、云南锡业公司等重点工程相继上马,改变了我国有色金属历来依靠进口的落后局面;在化工原料方面,吉化公司所属的肥料厂、电石厂、染料厂以及太原的化工厂、氮肥厂、华北制药厂的先后投产,使我国开始有能力自行制造过去依赖进口的高级染料、航空油漆、塑料、抗菌素、飞机轮胎以及特种橡胶制品等化工产品。在机器制造业方面,至1956年,中国第一座年产3万辆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座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生产电子管的北京电子管厂正式投产。还有几项机械工业的重点项目也接近完工。全国形成了几十个机械制造系统,使机械设备自给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20左右上升到60。

与此同时,我国的工业布局也逐步趋于合理。旧中国不多的工业设施中,70左右集中在沿海一带,内陆的工业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内陆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而156项工程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使我国工业的区域分布趋向平衡。

到1957年底,156项工程已开工的达135个,其中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的有68个。经过五年的建设,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按照当时的需要量,钢材的自给率已达86,机械设备的自给率达60以上。我国的工程技术力量、工业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五”时期的工业发展赢得了高速度,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其中:工业18、农业4.5、轻工业12.9、重工业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到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我国钢产量由世界第26位升至第7位,煤油从第9位升至第3位,发电量由第25位升至第11位。

156项工程是新中国工业化历史上坚实的第一步。这一系列工程,不仅在实践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启示。

第一,实行国家集中调控,合理配置资源,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对于经济落后国家来说,工业化的巨大障碍就是缺少启动资金。根据国际工业化的经验,储蓄或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提高到10以上,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和先决的条件。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则更是直截了当地把一国的储蓄率从5转变到12称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

而以156项工程为核心的“一五”计划,则是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重工业具有资本密度高、技术含量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也就是说,优先发展重工业需要相当多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当时积弱积贫,资金短缺现象相当严重。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急需资金,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为了保证重工业发展所需资金,就必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使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受到某种制约。要达到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这个目的,仅凭市场力量是不行的,而借助于行政手段,依靠国家的集中调控,则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正是由此出发,大力宣传,进行了最有效的集中调控和社会动员。从195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基本建设放在首位》开始,一个时期内各级宣传机构对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困难和应当全力以赴支持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建设等,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动员。与此同时,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党、政领导机关也都高度重视基本建设,并在各种场合广泛讲解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工业化的速度,强调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按期建成,并动员全党和全体人民积极参加和配合基本建设工作,要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公民都要用不同的方法,保证国家基本建设任务的实现。

“一五”计划期间,在这种社会气氛下,以156项工程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各条战线全力以赴,服从大局,把人、财、物迅速集中使用于保证重点工程的建设。

在财力方面,国家将“一五”时期财政总收入的19.1集中使用于重点工程的建设,1953—1956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77.86亿元,新增工业固定资产135.92亿元,占整个投资总额的76.42。在物质方面,将70—90的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物资优先供应重点工程建设。在人力方面,从其他战线抽调干部和安排部队转业干部上万名,充实和加强工业基本建设的干部队伍。所有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了以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