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156项工程的行业结构与地区布局(17)

156项工程的行业结构与地区布局(17)

书名:奠基:苏联援华156项工程始末作者名:陈夕本章字数:2460更新时间:2024-05-27 17:25:41

电子工业计划安排投资56612万元的具体安排情况是:陕西786厂8426万元,占14.9;陕西853厂7718万元,占13.6;北京774厂7274万元,占12.9;山西785厂6498万元,占11.5;四川784厂6227万元,占11.0;四川715厂5546万元,占9.8;四川788厂4722万元,占8.3;

四川719厂3817万元,占6.7;陕西782厂3595万元,占6.4;北京738厂2789万元,占4.9。

实际完成投资47523万元的具体情况是:北京774厂7901万元,占16.6;陕西786厂7327万元,占15.4;山西785厂7221万元,占15.2;陕西853厂6741万元,占14.2;四川784厂4143万元,占8.7;四川715厂3749万元,占7.9;四川788厂3332万元,占7.0;陕西782厂2434万元,占5.1;北京738厂2411万元,占5.1;四川719厂2264万元,占4.8。

“一五”时期实际完成投资34337万元的具体情况是:北京774厂7901万元,占23.0;陕西786厂7015万元,占20.4;陕西853厂4927万元,占14.4;四川715厂3749万元,占10.9;陕西782厂2434万元,占7.1;北京738厂2411万元,占7.0;四川719厂2264万元,占6.6;山西785厂1384万元,占4.0;四川784厂1353万元,占4.0;四川788厂899万元,占2.6。

电子工业的10项建设中,实际完成投资占计划完成投资的比重高于100.0的有2项,它们是:山西785厂111.1、北京774厂108.6;低于100.0的有8项,它们是:陕西853厂87.3、陕西786厂87.0、北京738厂86.4、四川788厂70.6、陕西782厂67.7、四川715厂67.6、四川784厂66.5、四川719厂59.3。

“一五”时期完成投资占实际完成投资的比重有5项为100.0,它们是:北京774厂、北京738厂、陕西782厂、四川715厂、四川719厂,表明它们都是“一五”时期全部建成的。其余依次为:陕西786厂95.7、陕西853厂73.1、四川784厂32.7、四川788厂27.0、山西785厂19.2。

“一五”计划时期,全部电子工业共完成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3.8亿元。建成的项目一般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好,经济效益高。如北京电子管厂总投资为1.028亿元,建筑面积141895平方米,其中厂区面积68181平方米,职工5200人,机械设备5717台。1954年6月开工兴建,1956年6月交付国家验收投产,工程质量总评为优等,一次试车即生产出合格的电子管,投产两年以后便回收了全部投资。成都宏明无线电器材厂、北京有线电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一年、两年、三年。

这一时期的建设特点,一是统一规划,重点明确,全国一盘棋,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属于156个重点工程中的项目的建设。当时,除资金、物资集中用于重点建设,中央还按照统一部署,特地从各省市选了一批有较高文化和丰富经验的优秀领导干部支援电子工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尊重科学,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认真进行技术经济方案论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较为充分地做好了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三是除老厂、老所给予支援部分技术和管理骨干力量,还积极进行生产人员的培训以及技术资料的消化和各项生产的准备工作。四是城市建设同工厂建设同步进行。重点建设地区,如北京、西安、成都电子工业区的建设,都成立了总甲方,负责组织厂外工程建设。五是科研、教育事业的建设同工厂建设配套进行,实现了生产、科研、教育全面发展的好形势。“一五”计划期间的这些宝贵经验对以后电子工业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十三、兵器工业

根据1953年5月中苏两国签订的《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苏联援助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其中兵器工业建设为16个项目。 1956年4月,中苏两国政府在北京又签订了补充援建协定,其中兵器工业有6个项目。这些项目既有新兴行业也有补缺配套的工程,其中包括坦克、高射武器、航空武器、水中兵器以及配套的弹药、引信、火炸药和军用光学仪器等。这批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建设投资额多,任务十分艰巨。

1952年秋开始,组建了基本建设管理、勘测、设计和施工等专业机构,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新厂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53年至1954年为建设前期工作阶段,1955年至1959年为全面施工阶段,1960年至1963年为工程收尾阶段。

“一五”计划期间,兵器工业的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展开。这次大规模建设,是在二机部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的。

在编制计划任务书、选择厂址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对每一个项目都根据产品纲领、生产组织或工艺特点,以及原材料和能源流向、交通运输等因素,精打细算,核实占地面积、投资总额、建设期限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认真分析,制定了最佳方案。选择厂址从战略布局、地质、水文、地震、交通运输和通信条件、水源和电源及半成品供应网络、排污排水、地方建筑材料、劳动力来源以及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等,进行全面衡量对比,最后确定厂址。为了选择厂址,选址人员跋山涉水,一个点一个点察勘,甚至跨越几个省,十分艰辛。如坦克制造工厂的厂址选择,起初把主机与发动机两个具有相互依存性的工厂定点在原材料丰富、能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包头。经过进一步考察,发现该地区常年风沙较大,不适宜发动机生产。经过多方比较,把发动机厂转到相距不远、交通方便的山西省大同地区,选址过程中三易其地。

水文、地质、气象资料,是工厂设计的重要依据。803厂筹建组会同勘测人员顶着烈日,沿河道步行百余里,察勘地形和古建筑,走访老人,了解水文、地震等第一手资料。447厂的选址用了一年时间,对厂区及其周围作了全面的勘测,实测面积达133平方公里,钻孔155个,钻孔深度达1927米,广泛地收集了有关气象、水文、矿产、土壤、交通、工业、建筑材料、地震等方面资料150份。

工程设计则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中苏两国政府的协议规定:苏方承担技术设计和初步工程设计;中方除了为苏方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还负担厂区施工图设计以及厂前区、生活区和室外工程的设计。兵器工业的工程设计队伍是一支年轻的专业技术力量,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指引下,一面学习一面工作,满足了工程施工的需要。

这批骨干项目大部分建在西北大孔性土壤地区,地表具有遇水湿陷的特性,勘测设计人员认真研究,找出了处理方法。大孔性土壤经过处理后,不但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为国家建委编制《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二机部勘测公司在太原市兰村水厂的勘测定点,不但为新建企业用水提供了保证,而且为太原地区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主水源,获得山西省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