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布匿战争

书名:帆船、海盗与世界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617更新时间:2024-05-27 17:31:24

从地理学角度看,地球上三分之二以上是海洋,因此“地球”应称为“水球”或“洋球”才对。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地球”,只是因为我们人类生活在土地上而已,但海洋文明仍然源远流长,尤其是在西方世界。

如果对西方文明的扩张加以追溯,那么历史就显得非常有趣,正是腓尼基人和希腊人创造了最早的海上殖民帝国。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经典的野蛮人形象—独眼巨人基克洛普斯,他吃掉了普斯奥狄修斯全体船员。愚蠢的野蛮人对航海一无所知,所以他从未离开过他所居住的陆地。

海洋是开放的。在一些人眼中,西方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海洋文化。追根溯源,地中海孕育了最早的古希腊文明和腓尼基文明。

腓尼基人是犹太人的近邻,同属于闪米特人。勇敢的腓尼基人不仅带给欧洲文字,而且他们还是最早的航海者。

古老的腓尼基人生活在地中海东端,也就是如今的以色列和黎巴嫩一带。他们砍伐高大的雪松来建造硕大而结实的快船,这种快船由数十个桨手划动。公元前700年,腓尼基人已经掌握了严丝合缝地拼接长板材和封堵拼缝的方法,因此他们的船可以从地中海远航到不列颠岛。

公元前450年,一个名叫希米尔克的腓尼基人驾船驶入大西洋,并从北欧的矿山运回珍贵的锡。这是至今最为古老的航海记录。

腓尼基人不仅去波罗的海换取琥珀,还用西非的奴隶和象牙去换印度的香料、黄金和宝石。到公元前400年左右,西欧和非洲的绝大多数海岸线都已经被腓尼基人走遍。他们甚至早于达·伽马2000年,就到达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公元前5世纪,“历史之父”希罗多德通过海路游历了希腊人所认知的世界。他到了埃及、利比亚和巴比伦等地,也到了腓尼基人的海港城市泰尔,甚至到了俄罗斯南部。

在著名的《历史》中,希罗多德详细记述了腓尼基人的航海壮举,提到了腓尼基人从阿拉伯湾航行进入南印度洋,每年秋天在非洲海岸线上某一个适合的地点停下来,在一片土地上播下种子,然后等待第二年的收获。在收获粮食之后,他们重新回到海上,在整整两年后绕过赫拉克勒斯之柱,于第三年回到埃及。这些人宣称,由于一直在向西航行而绕过非洲的最南端,他们发现太阳出现在了他们的右手边—北面。

因为善于航海和经商,腓尼基人的各个城邦都非常富有。

当时最著名的城邦国家当属毗邻地中海的推罗。在希腊神话中,推罗国王有个女儿叫欧罗巴,后来欧罗巴成为欧洲大陆的名字。

“西班牙”这个名字来自迦太基语中的“野兔”。大约当时伊比利亚半岛还是一块荒蛮落后、兔走鹰飞的处女地。

正如中国的炎黄二帝,一切历史都免不了从神话传说开始。

在传说中,黛朵建起了迦太基城,并成为迦太基第一位女王。逃亡迦太基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对黛朵始乱终弃,最后在意大利台伯河一带建立了罗马,而悲伤的黛朵却殉情而亡。

一对情侣创建了两个敌对的帝国,历史学家将这一年定为公元前814年。

经过500多年后,罗马终于崛起,这应该归结于《李锡尼法》。根据这一法令,罗马所有要职都向平民开放。民主竞争体制带来政治上的活力和国家的强盛。同时,通过向同盟部落授予罗马公民权的方式,罗马文化迅速扩张,整个意大利半岛,从北边的卢比孔河到南部的墨西拿海峡,都被纳入罗马统治之下。

罗马从武力上征服了希腊,而希腊则在文化上征服了罗马。意大利半岛和希腊半岛一样是开放的,只是希腊半岛倾向于东方,而意大利半岛则倾向于西方。

从民族史来说,希腊和罗马这两个古代文明有着相同的渊源,但发展殊异。希腊的民主政体带来活力,但也使得它无法完成政治统一和民族统一。

“希腊每逢出现统一倾向,这总是并不直接基于政治因素,而是基于竞技和艺术:只有奥林匹亚的竞技比赛,只有荷马史诗,只有欧里庇得斯的悲剧,才能让希腊人团结起来。反之,意大利人为了自由坚决放弃个人意志,学会听从父命,以便自己善于服从国家。

“……在古代一切文明民族之中,意大利人独能依凭以自治为基础的政制而获得民族的统一。意大利既归于一统,于是,不但四分五裂的希腊民族的主权,而且全球的主权都终于落入意大利人之手。”

国家的诞生,意味着战争即将开始,尤其是对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来说。

公元前3世纪后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了争夺西西里岛,地中海这两大霸权打响了长达118年的布匿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为“布匿”。

迦太基人曾宣称:“没有我们的允许,罗马人休想用地中海的水洗手。”刚开始,从来没有离开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人,在海上毫无悬念地被迦太基人打败了。但罗马有古代最优秀的工程师,他们以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为样板,在希腊人帮助下,建立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当迦太基的舰队和罗马的舰队在叙拉古遭遇时,罗马海军明显地占据了优势,尽管迦太基的海军补给充足,但也不敢贸然迎敌,只能退守城中,避而不战。

与罗马相比,迦太基是典型的海洋国家,但在战争刚开始,罗马便夺得了制海权。迦太基统帅汉尼拔本来可以乘船直接抵达意大利,现在却不得不带领6万大军和几十头大象翻越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结果一多半人马都死在路上。

因为缺乏海上交通,迦太基远征军孤立无援,也没有给养,很快便陷入困境。

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64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46年,迦太基最终国破家亡,迦太基人的战舰被罗马人付之一炬。两年后,自由而分裂的希腊城邦覆灭,罗马共和国占领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开始了向欧亚大陆扩张的拉丁化时代。

在布匿战争中,战舰主要是承担运输士兵和辎重的任务。但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古罗马思想家奥古斯丁对此叹息道:“在布匿战争中……有多少小国被灭绝!有多少有名的大城被夷为平地,有多少城市遭遇灾难和毁灭!有多少地方和土地长久而广阔地荒芜!胜败之变易何其无常!有多少人的生命被吞噬,无论是交战之士卒,抑或手无寸铁之百姓!有多少樯橹,或在海战中沉没,或在各式各样的风暴中失事!”

西方史学家常常会设想:“布匿战争如果是迦太基获胜,欧洲的历史肯定会改写。”

英国思想家培根将罗马胜利的原因归结为制度和文明—

历史上最乐意向世界开放的城邦无过于罗马。他们愿意把公民权授予一切愿意归顺和定居于罗马城的人,而根本不考虑他们过去出生在什么国度。不仅如此,他们还允许这些外籍公民享有与罗马人完全相同的权利—不但享有贸易权、婚嫁权、继承权,而且享有选举权和担任公职的权利。

罗马人不仅将这种权利授予个人,也可以授予家族、城邦,甚至一个国家。

同时,罗马人把自身看作世界的公民,他们不断向外扩张、拓展和移民。于是罗马的制度就随着罗马的发展而世界化了—一方面是罗马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是世界走进了罗马。这也正是罗马以一个初期的蕞尔小邦,能够迅速地成长为称霸一方的世界强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