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襄阳炮

书名:弓箭、强弩与战争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272更新时间:2024-05-27 17:35:41

在中国象棋中,“砲”是重要的棋子,现在一般写成“炮”。按照文字学来解说,从“砲”字到“炮”字,象征着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历史转变,文字因而与时俱进,发生了改变。

在冷兵器时代,“炮”字原本为烹炙的意思。火炮之“炮”古本作“礮”,俗字作“砲”,指的就是投石机,故字从石。《集韵·效韵》说:“礮,机石也。或从包。”投石机不仅能抛石头,如果找不到石头,用冰块或土块也可以。陈规守安州时,将泥巴团成球,做成泥弹,打击效果也不错;而且泥弹落地便粉碎,敌人无法回收再利用。

在战争中,如果交战双方都有投石机,石弹往往会在双方之间被射来射去。很多石弹都会被反复回收利用。

宋宁宗开禧二年,金军以20万之众围攻襄阳,襄阳守军不足万人。宋军主帅赵淳日夜赶制投石机,原有的16架,再加上新制的98架,以黄泥做弹丸,最后击退了金兵。

南宋开庆元年,蒙古军围攻钓鱼城,宋军的投石机发挥了极大的杀伤力。据《元史·宪宗本传》记载,钓鱼城城头宋军发现了城外200米外蒙哥的青罗伞盖,于是让投石机集中发射,炮石交集,蒙哥受重伤而亡。

后来的元朝人评论,说蒙哥不懂兵法,“所谓千钧之弩,为鼷鼠而发机,甚矣,其不知兵者”。身为堂堂蒙古大汗,为攻打钓鱼城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而亲自上阵,就如同用力量巨大的弩炮去射击一只小老鼠;用现代话说,就是“大炮打蚊子”。事实上,成吉思汗就很少亲临战阵,都是在后方“运筹帷幄”。

火药发明以后,用火药发射的“火炮”应运而生。赵翼《陔余丛考·火炮火枪》说:“火炮实起于南宋、金、元之间……魏胜创炮车,施火石可二百步,其火药用硝石、硫黄、柳炭为之。此近代用火具之始。”

炮,古代写作砲,火炮既然以火药为主要推动原料,按照书写习惯遂易“石”为“火”,“砲”也就成了“炮”。

其实“火炮”在火药出现之前就有,只不过发射的是“燃烧弹”,以此可以进行“火攻”。古代城墙虽然是砖石结构,但城门、城楼以及城市房屋大都是木结构的,很容易被火焚毁。

一直以来,弩炮在东西方以不同的路径各自发展,成吉思汗的蒙古军团取长补短,神奇地打通了二者的阻隔,算得上“如虎添翼”。

蒙古人在欧洲攻城破寨,所向披靡,中国投石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蒙古人又引入“回回炮”,用来攻击南宋军队。

所谓“回回炮”,就是配重式抛石机,因为这些抛石机经中亚的穆斯林传入,故此得名。

在回回炮传入之前,蒙哥大汗面对钓鱼城一筹莫展,最后命丧城下。回回炮传入后不久,一直拱卫南宋半壁江山的襄阳城便沦陷了。在此之前,数万元军已经围城六年而无计可施。

两位穆斯林专家—一位来自波斯,一位来自叙利亚—阿老瓦丁、亦思马因,他们为蒙古军监制了这种巨大的抛石机。据《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记载:“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因史书记载他们都是“回回氏”,故其所制造的炮被称为“回回炮”。

不过,根据马可·波罗的说法,是他和他叔叔献计,“大汗就命令波罗兄弟俩和马可·波罗阁下尽快制造这种投石机,大汗及其左右重臣还非常想亲眼看看制造的过程—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机器。”最后是马可·波罗手下的三个基督徒制造了投石机,每个都能投掷300磅重的巨石,投掷距离非常远,而且同时能投出60块巨石。照此说,这投石机应该叫“基督炮”才对。

回回炮所用石弹重达150斤,射程近400米 ,落地时能砸出一道深沟。这样巨大的威力,不但能有效地摧毁城内的建筑物,也能毁坏整个城防体系。巨大的石弹从天而降,一炮便击中谯楼,而且声如震雷,这对守城宋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恐慌,襄阳守将吕文焕便投降了。

回回炮在襄阳一战成名。从此以后,回回炮又常常被称为襄阳炮。

需要说明的是,襄阳炮毕竟跟现代火炮没法比。为了射出重型石弹,襄阳炮有数层楼之高,这导致它搭建起来非常困难,要移动它也很不容易。命中率更不用说,只能凭感觉和经验,这注定它的战略意义是有限的。所以,襄阳沦陷了,甚至宋朝都灭亡了,但蒙古人还是拿钓鱼城没办法。

率领元军攻陷襄阳的刘整,原来也是宋朝名将,因被吕文焕之兄吕文德忌妒和陷害,一怒之下背叛了大宋。

降元之后,刘整向忽必烈提出统一中国的构想:“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在他的鼓动下,忽必烈终于下定了灭宋的决心。

夺取襄阳是灭宋的关键一步。清代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著作《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襄阳之战,攻守双方其实都是汉军,蒙古骑兵只负责外围。刘整身先士卒,奋不顾身,被吕文焕用伏弩击中,差点死掉。刘整攻下襄阳,蒙古人是最大的赢家,吕文焕似乎也算不得输家。吕文焕坚守襄阳长达数年,元军不能越雷池一步,直到遭遇强大的回回炮,在最后关头选择开城,既不失体面,也让刘整屠城的计划落空。

对刘整来说,吕文焕折箭降元后,变成更可怕的敌手。这两个前宋悍将,争相立功表现,向蒙古人效忠。虽然刘整帮助蒙古人创建了水军,但吕文焕却更受抬举,刘整就这样被活活气死。

当是之时,蒙古军如泰山压顶,像刘整、吕文焕这样的宋军降将如过江之鲫,管如德父子就双双倒戈。

管如德勇猛善战,力大可开双弓,被忽必烈称为“拔都”。忽必烈问他:“我何以得天下?宋何以亡?”管如德说:“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恃!”

襄阳城破后,南宋失去最后屏障,没几年便彻底亡国了。后来,金庸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以此为背景,杜撰了郭靖和黄蓉在襄阳城破时一同殉难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