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澶渊之箭

书名:弓箭、强弩与战争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874更新时间:2024-05-27 17:35:34

历数唐宋时期的国家争战,无不笼罩在强弓劲驽的箭雨之下。

唐末的朱温,本是黄巢的部将,后来背叛黄巢,反戈一击。黄巢被灭后,朱温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后来朱温又杀了唐昭宗,取而代之建立大梁,史称后梁。与此同时,“关弓三百斤”的耶律阿保机在上京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

大辽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广阔,几乎囊括了整个北中国,最北囊括外兴安岭和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即坚固的意思。早在1400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北方民族已经出现在《魏书》中。大辽地域多铁矿,优良的镔铁武器,再加上数量“多至百万”的战马,使这个勇猛善战的游牧民族在势力上几乎赶超了之前的北魏。

朱温建立后梁不到五年,便被他的儿子所杀。又过了十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三年后,发生兴教门之变,李存勖死于叛乱禁军的箭下。十年后,即936年,驻守太原的石敬瑭勾结辽军灭后唐。

石敬瑭当初起兵叛唐时,曾向辽国请求援兵,作为支援条件,他甘愿做契丹的“儿皇帝”,幽云十六州也被割让给大辽。石敬瑭总被嘲笑为“汉奸”,但他和李克用、李存勖一样,其实都是沙陀族。

石敬瑭死后,他创建的后晋被契丹所灭。不久,石敬瑭的部将刘知远在太原创建后汉。刘知远死后,他的部将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郭威和其养子柴荣先后去世,掌管禁军的赵匡胤趁机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大宋。

所谓的“五代十国”,终于走向尾声。

军人出身的宋太祖满怀重建汉唐帝国的野心,马上开始了统一战争,他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在早起阶段对辽侧重于防守,“来则掩杀,去则勿追”。宋开宝七年,宋辽初步达成互不侵犯的和约。

南方统一完成后,宋朝就立即出兵北伐。因为缺乏骑兵,宋军对连弩非常倚重。在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亲至太原前线,目睹这个北汉国都,在宋军抛石机和连弩的攻击下,城破国亡。“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猬毛焉。每诏给诸军箭数百万,必顷刻而尽。”

北汉一灭,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至此彻底结束,与此同时,宋辽之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

宋太宗得陇望蜀,试图一鼓作气,收复幽云。他不顾五年前的和约,继续北上,开始伐辽夺燕的幽燕战役,从而拉开了宋辽两国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争帷幕。

在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曾率军一路攻打到今日北京的西直门外,最后以高梁河惨败而告终。《辽史》称“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次年宋军卷土重来,又在莫州再尝败绩。

雍熙三年,宋朝再次以十余万大军北伐,最后受挫于岐沟关。此战中潘美决断失误,导致人号“杨无敌”的名将杨业苦战被俘,绝食三日而亡。“天下闻其死,皆为之愤叹”,宋太宗亦深为痛惜,民间评书甚至将潘美丑化为陷害忠良的“潘仁美”。

“杨家将”从此美名流传。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种民间传说中,都说杨业碰死于李陵碑。

擒住杨业的乃辽国名将萧挞凛,他用箭射杀了杨业的坐骑,使杨业束手被擒。生擒声震幽燕的“杨无敌”,使萧挞凛声名大振,被拜为辽国最有权势的“于越”。随后几年,萧挞凛率军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辽统和十一年,萧挞凛征服高丽,高丽向辽称臣纳贡,并与宋断交。

经过太平兴国四年北伐和雍熙北伐失败后,宋朝产生了“恐辽症”,暂时放弃了收复燕云的梦想,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守内虚外”,致力于对内统治。宋太宗试图通过丰盈财政,用金钱来赎买失地,“石晋苟利于己,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直。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树欲静而风不止,宋朝走向防守,辽国却由防守反击改为主动南征,屡屡长驱直入,深入宋境,使宋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太宗朝后期,宋廷曾多次尝试与辽议和,但都遭到辽国的拒绝。宋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据说是北伐作战所负箭伤感染发作所致。

辽统和二十二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倾全国兵力南下,以图问鼎中原。萧挞凛统率的伐宋大军连破祁州等地,初战告捷,并生擒宋将王先知,不久即兵临澶渊城下。

澶渊亦称澶州,在今日河南省濮阳县附近。宋代时,黄河河道与今天不同,澶州就在黄河北岸,一旦澶州失陷,就等于失去了黄河天险,辽军可以从澶州从容渡河。过了黄河,距离宋都汴京不过一日路程,根本无险可守。

五代后期,即944年,当时的后晋与契丹也在澶州发生过一场大会战。在这场会战中,晋军以步兵对阵骑兵,弓弩发挥了制胜的作用。契丹以精骑从左右包抄,晋军岿然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地,十余万契丹军士死伤惨重,大败而回。

整整60年后,历史又在此重演,只不过后晋换成了大宋。

对宋帝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危在旦夕,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迁都避战。宰相寇准以无可匹敌的勇气给了宋真宗莫大鼓舞,刚刚登上皇位七年的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

与此同时,澶州城下的辽军经过长时间的行军作战,再加上后勤供应吃紧,面对坚城,已显出强弩之末的疲态。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微妙时刻,战局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辽军统帅萧挞凛自恃勇武,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的时候,被宋军张瑰以伏驽射杀。《宋史·寇准传》记载:“时威虎军头张瑰守床子弩,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

宋军床弩的弩箭神奇地击中萧挞凛的额头,使其落马。还有一种说法,说萧挞凛直接被钉在了墙上。

萧挞凛被抢回当晚,就不治而亡。

辽军原本气势汹汹,突然之间,主将被一箭夺命,士气顿时受挫,再也无心恋战。萧太后等人听说萧挞凛被宋军弩箭所杀,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不久,萧太后便亲扶萧挞凛的灵柩返回辽国。

中国古语说:“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数十年后,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专记此事:

天发一矢胡无酋,

河冰亦破沙水流。

欢盟从此至今日,

丞相莱公功第一。

萧挞凛之死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辽史·卷八十五》载:“将与宋战,挞凛中弩,我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正因为萧挞凛被射死,才使澶渊之盟得以达成,正如宋太宗之死导致宋朝从此放弃北伐。对宋辽双方来说,战争领袖的死亡产生了一种力量均势,从而使战争的乌云逐渐散去,谈判议和犹如雨后的太阳,呼之欲出。

著名的“澶渊之盟”就这样诞生了。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从此,宋辽两国结束了长达二三十年的战争对峙状态,进入了长达百余年、贸易互通的和平共处时期。“人民本也,疆土末也。”用《宋史》的说法,“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

历史在一个短暂时期内是仁慈的。

中国古代经济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顶峰。雕版印刷使知识走向平民化,指南针拉开了古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火器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战争中。

澶渊时代的北宋王朝专注于文化经济,物质充盈,文化发达,创新不断,财富剧增,远远领先于当时的世界其他国家。

澶渊之盟看起来是以金钱换和平,但事实上,它是战争平衡的结果,没有杀死萧挞凛的那致命一箭,和平恐无从谈起。宋朝太宰郑居中就说,“章圣澶渊之役,与之战而胜,乃听其和”,因而澶渊之盟是“战而胜”的产物。没有澶渊之役的胜利,也就不会有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