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毛泽东悼念蒋介石

毛泽东悼念蒋介石

书名:统一大业作者名:天地出版社本章字数:2003更新时间:2024-05-29 14:59:33

那时候毛泽东正在杭州刘庄检查和诊断病情,进行休养。这时,从海峡彼岸传来一条消息:1975年4月5日午夜,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因心脏病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警卫人员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起床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毛泽东。出乎大家的意料,毛泽东听后并没有高兴,相反一脸的凝重。他对身边的人说:“知道了。”此时,没有人能理解毛泽东内心的复杂感情。毛泽东还没来得及将大陆接到邀请的信息反馈过去,蒋介石已溘然长逝。而蒋介石的去世,对于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个挫折和损失。

另一种描述或者演绎却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说毛泽东私下为他一辈子的对手举行了一场个人的、别开生面而又十分含蓄的追悼仪式。

据说那天,毛泽东只吃了一点点东西,沉默庄严地把张元幹的送别词《贺新郎》的演唱录音放了一天。这首悲怆的古词录音只有几分钟长,反复播放便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泽东时而静静地躺着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

词里写道: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你我都是胸怀古往今来和国家大事的人物,不是那些卿卿我我谈论儿女恩怨私情的人。

词的最后两句,原文是:“举大白,听”,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写词听唱来消愁。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泽东念念不能释怀,下令把这两句改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泽东向蒋介石做了最后的他自己心知肚明的沉重告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再没有见过面。但这并不等于说二人之间再没有任何接触,只不过,他们之间的接触是以特殊方式进行的。

未能见到台湾和大陆统一,大概是毛泽东生平最遗憾的事情了。毛泽东自己说过,他一生干了两件大事。没有解放台湾,为他干的第一件大事留了个不短的尾巴,他的遗憾之巨是可想而知的。

从1953年起,毛泽东年年都要到海边,年年都要遥望大海说:“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他愤怒“台独”分子远胜于愤怒蒋介石。因为蒋介石也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从进北京城之日始,毛泽东一直耿耿于怀的便是台湾问题,影响中美两国建立正常关系的主要障碍也是台湾问题。他是很想跟老对手一起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在蒋介石先他而去了,他的伤感可想而知。

应算是一代巨人的蒋介石走了,他的身后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评价。紧扣本书主题,我们引用他的毕生政敌毛泽东的独特评价:我和蒋介石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中国要统一,一个是中国要独立。

在不同的时期里,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评价是天差地别。比如说,1938年,中共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有一个报告,在这个报告里毛泽东称呼蒋介石是“民族领袖”,是“最高统帅”。毛泽东说,国民党有两个伟大领袖,第一个是孙中山先生,第二个伟大领袖就是蒋介石先生。毛泽东这个评价,不是在公开场合讲的,是在中共中央的中央委员会上讲的,因此不是公开场合的吹捧,应该是比较真诚的。同样是毛泽东,到1945年以“新华社发言人”的身份宣布,蒋介石是“人民公敌”。可见,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评价比较公允。在“第三次国共合作”呼之欲出的时期,蒋介石却撒手而去,以国事为重的毛泽东悼念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正确地评价蒋介石、国民党,对于建立和发展两岸的和平关系至关重要。

蒋介石在1949年大陆失败后来到台湾,在1950年“复总统职”而为草山主人,如同宿命一般,他自黄埔建军至1949年共二十五年,以后统治台湾恰好又是二十五年。他统治全中国那二十五年的历史功绩,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的评价是:“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仍是在大陆创造的高层机构。这种成就不因内战失败而泯灭,假使没有他那段奋斗,中国可能仍是军阀割据,外强干涉。”蒋介石在统治台湾的几十年中,除了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最大的贡献是他从各个方面均突出一个中国的立场。当然,他所指的“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但是,海峡两岸在几个重要方面也存在基本共识,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省,是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在国际社会只能有一个代表中国主权的中央政府,台湾不具有“主权”;中国的分裂是暂时的,而统一则是必然的,这是历史潮流,不可违背。

蒋介石有功有过,这里无意对他作出全面评价,但就台湾问题而言,他虽然坚持中国统一,但却对中共提出的“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主张长久冷漠以对,甚至一概斥之为“统战阴谋”“和平攻势”,认为海峡两岸是“汉贼不两立”,足见他的统一只是要他主宰下的统一,要恢复“中华民国”。在70年代以后,中美走向和解,正是海峡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契机。因为一来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二来美国已难以在海峡两岸统一问题上重重设障,国共双方都握着这把和平统一的钥匙。但当和平统一的机会真正来临时,蒋介石反而提高了对“中共吞并台湾”的警惕,临死前虽有与中共和谈的愿望,但已经不能操作了,使两岸和平统一又失去一次良机。这是他政治生涯的缺陷,也给两岸人民留下了历史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