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与父母同处一个屋檐下该怎么生活

与父母同处一个屋檐下该怎么生活

书名:重建亲密关系作者名:胡慎之本章字数:2435更新时间:2024-05-30 14:25:09

很多人一听到要跟父母一起住,就会表现得很抗拒。因为他们害怕两代人生活习惯或观念上的一些冲突无法缓解,彼此不能和平相处。

我有位来访者,她经常会因为育儿方面的问题跟妈妈发生争执。她平时要上班,没有办法全天照顾孩子,如果请一个保姆照顾孩子,一来不放心,二来经济上有些困难,所以拜托妈妈帮忙。但两代人的育儿观念相差太大,她们常常因为孩子的事情吵架,家里的氛围越来越糟糕。

当家庭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时,新成员和旧成员之间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对家庭的贡献问题。阿德勒曾经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做出贡献。我相信,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对家庭是有贡献的,对他人是有价值的。所以,当自我价值感比较低,自认为是负担的父母搬过来跟孩子同住时,问题就产生了。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在给孩子增加负担,会拖累孩子,因此,他们会不断地做一些事,来证明自己对这个家是有价值的、有贡献的。他们虽然出于一番好意,只是希望得到孩子的认同,但有时会用力过猛,过度掌控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造成不好的结果。

第二,关于归属感问题。无论是搬过来跟孩子同住的父母,还是其他新加入的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归属感问题。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挑战。这就像动物世界里动物们的迁徙一样,离开最熟悉的地盘,去往新的地方,内心会很恐慌、很不踏实。所以,有时他们会通过掌控家里的一些事来获得安全感,父母更是如此。

我有位朋友王先生,他比较注意隐私问题,每次出门都会锁上房间的门。父母搬到自己家后,他还保持着这个习惯。父母因为这件事很不开心,但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其他小事发泄出来,比如经常埋怨家里的东西这不好那不好。王先生察觉到异常后就去询问父母:到底怎么了?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够舒心?兜兜转转,他终于问出原因。父母觉得王先生锁门是在防着他们,不相信他们,感觉他们对于这个家来说是外人。了解了父母的想法后,王先生跟他们解释说:“因为我比较注重个人隐私,所以会习惯性锁门。希望你们能尊重我的这个习惯。你们需要进我的房间可以直接跟我说,我会回来给你们开门。”在这次的沟通中,双方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让他家的氛围得到了改善。

第三,关于家里的权力斗争问题。父母跟成年子女住在一起,可能会产生权力斗争问题:到底谁说了算?谁去做最终决定?谁是这个家的主人?从决定今晚去哪里吃饭,到厨房应该如何布置,都属于权力归属问题。在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决定权前,家里的秩序可能会一团糟。父母会把原先跟未成年子女的相处模式延续到现在,仍然把成年子女看作小孩子。很多父母会觉得:你无论长到多大,都是我的孩子,还得听我的话。

第四,关于双方的生活习惯问题。有句俗话叫“三年一代沟”,意思是两个人的年龄每差三岁,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会不同。我们跟父母相差几十岁,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会有一定差异。比如,有些父母习惯于吃剩饭剩菜,这种行为年轻人无法理解。明明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有很多好吃的,为什么父母还是吃剩饭剩菜,有时还会逼我们一起吃?

家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组织结构,它的内在动力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家庭结构平衡,虽然我们会做出必要的调整,但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因此,父母跟孩子同住时,双方经常会为了一些生活琐事产生矛盾。

造成这四个方面问题的深层原因是,我们没有想清楚自己是以孩子的身份还是成年人的身份去跟父母相处。如果我们还是用小时候的方式去跟父母相处,父母就会用以往的方式对待我们。

面对家庭矛盾,我们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做出改变,大家一起制定一个彼此都感到舒适的相处模式。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妥协。我们要成全对方,而不是改变对方。这种妥协在和家人相处过程中也很重要。比如,有些父母习惯攒塑料袋,作为子女的我们可能会排斥这件事。所以,我们希望父母能够改掉这种习惯。对于父母来说,攒塑料袋是勤俭持家的行为之一。所以,我们和父母住在一起时要成全对方,并适时做出一些妥协。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成全自己,也就是自我接纳。有时候,父母在跟我们相处的过程中,会沿用小时候对待我们的方式,比如批评教育、挫折教育,总是指责我们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出现了问题,还把我们当成孩子,这会让我们觉得很难受。作为一个成年人,当我们完成自我接纳时,无论别人说什么,我们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好与不好,明白什么是我们做得到的,什么是做不到的,不需要强迫别人认同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很多家庭都会存在权力之争,每个人都想成为权力的中心,让其他家庭成员都听自己的话。我们最好制定好规则,什么都摆在明面上,不要在暗地里进行,因为这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我一位朋友的太太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之前因为某些事,我朋友需要把父母接过来居住一段时间。他的太太表示没什么问题,但必须事先跟他的父母声明,家里的某些事必须听她的,其余的事可以听从两位老人的意见。他太太说:“我知道你的父母都很好,也很照顾我们,但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后,有些事如果不提前说清楚,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我朋友觉得可以接受。当他父母住进家里后,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开了个会,和父母讲明了家里的规则。一开始,朋友的妈妈不太认同,她跟我朋友说:“你太太太强势了。”朋友却说:“你希望我们一家人和和睦睦地相处吗?如果希望,那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守这个规则,毕竟这是我跟她的家。”听到儿子这么说,妈妈虽然当时感觉挺失落,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这个规则的确能减少很多摩擦,整个家庭的氛围保持得很好。

我们可以发现,当制定好规则后,家里的矛盾就会减少,因为每个人的分工都很明确,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我们要学会承认别人的价值,看见别人的付出。我们习惯于父母的付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是习惯性地把父母看作满足我们需求的人,而不是将彼此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所以,下次我们得到父母的帮助时,不妨对他们说一句:“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