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你被对待的方式,就是你对待世界的方式

你被对待的方式,就是你对待世界的方式

书名:走出原生家庭作者名:胡慎之本章字数:230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3

2018年,我去录制了《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因为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讲,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件事做好。但当我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准备上台时,却发现自己脑子一片空白。

我的演讲恐惧症犯了。

为了逃避这种恐慌的感觉,我对编导说:“我不想录了。”无论编导怎么鼓励我,我都听不进去,一直处于恐慌中。

后来,我尝试进行自我对话、自我调节。我发现,我内心中似乎有父亲和我对话的声音。他不断地叫我要更加谨慎,要做得更好,否则我将受到惩罚。这个声音让我觉得,如果我不把事情做得很完美,那么我就要受罚了。

当我察觉到这个声音其实是平时父亲对我的要求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把父亲对待我的方式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了。我把他对我的方式变成了我对待自己的方式,也变成了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因此,在我对上台演讲感到恐慌的同时,我也对编导有了一些挑剔和抱怨。我会责怪他为什么把我的出场顺序从第二调到第一,破坏了我对完美的追求,还让我陷入了恐慌的感觉中。

这种将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内化成自我人格特质的过程,叫作客体内化。

什么是内化?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吃东西,把东西嚼碎吃下去后,消化系统会吸收或消化一些物质,将它们转变成身体里的营养,为我们的生命提供能量。这就是内化。那种单纯觉得对方好,或把对方当成榜样的形式都不叫内化,只有当你在某方面变得跟那个人一样,他的某方面特质成了你的一部分的时候,才算是客体内化。就像小孩子模仿自己父母的走路姿势,通过模仿,慢慢孩子自己的走路姿势和父母的一样了,这就是客体内化。

家庭中的很多冲突都来自客体内化。我有个来访者,她和她妈妈就是很典型的由于客体内化产生冲突的例子。

她们家存在着一个很奇怪的相处循环模式:她看到母亲指责自己的女儿时,会感到特别愤怒。可是她自己也会经常指责自己的女儿。

她说她不想成为跟她妈妈一样的人,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跟妈妈一样的人。她很痛苦。

我告诉她:“其实这并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太过于责怪自己。你只是把曾经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内化成了你对待别人和世界的方式而已。”

同样,如果一个孩子曾被暴力对待过,那么他长大后也可能会用暴力对待这个世界。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攻击者认同,就是当一个人被暴力对待后,他为了消除心中痛苦的感觉,会选择成为跟攻击者一样的人。

我有个女性朋友,她平时是个很温柔可爱的女孩,但她一旦察觉到别人要做一些对她不利的事时,就会变成一个斗士,去攻击别人。

有一次,她去参加一个培训,邻桌有个男生对她的朋友做出了一些不礼貌的行为。那一瞬间,她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马上冲上去跟那个男生理论,并且抄起了一支铅笔,要去戳瞎那个男生。

我问她:“是什么促使你用这种伤害他人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呢?”她说:“当时感觉好像只有戳瞎他的眼睛,我才能泄愤。”后来通过了解,我发现在她小时候,她只要做错一件事,她妈妈就会把她往死里打。每次被妈妈惩罚的时候,她都感觉很无助、很绝望,却没有任何办法改变。

久而久之,她学会了一件事—只要自己有可能被别人伤害,那么她就一定要用最严厉的方式去惩罚对方。

那么,怎样走出客体内化的怪圈呢?

当你发现自己身上具备一些你并不认可的、属于父母的特质时,你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转化。你已经长大了,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

首先,你需要坦然面对过去受到的伤害。

你要明白,这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因为它已经发生,你也不能让时光倒流。或许,这会让你感觉特别无奈,但这是需要你接受的。

当你发现对你造成伤害,或是让你感到痛苦、恐惧的人已经内化成你的一部分时,你可以尝试慢慢接纳这个部分,重新去思考和发展。

其次,你要告诉自己,其实我很好。

很多时候,自我对话是一种很好的疗愈方式。为什么要学会自我对话?因为自我对话的过程就是改变你内在客体和内在自我的过程。

当这么做以后,你原本内化的客体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变成一个能够激励自己变得更好、更出色的客体。比如,你心中的父母形象曾经是严厉的,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你可以把他们转变为鼓励你、引导你做得更好的父母形象。

你可以想象一下,曾经的你是多么渴望他们能够用宽容接纳的态度去对待你,并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不用害怕。因此,当你特别虚弱或特别自责的时候,不妨看一下镜子里的自己,告诉自己:“你可以的,你只需要再努力一点就会成功,你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糟糕”。

只有这样,你才能改变对待世界的方式。因此,请尝试用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最后,改变你解读世界的方式。

你对世界的解读方式,决定了你的安全感。当你觉得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全感,经常惶惶不安的时候,你可以思考一下,你的不安感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的不安?

其实,我们所说的安全感,是妈妈提供给我们的。

如果你的妈妈是一个特别焦虑、没有安全感的人,那么她就会把周遭的一切都看成是威胁她安全的因素。比如当你哭的时候,她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当你向她索取东西的时候,她会觉得很害怕。久而久之,你也会被她影响到,觉得这个世界是充满不安的。

而且,一旦你认同了她对待世界的方式,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你需要用一种对抗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

所以说,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多是由个体对事物的不同的解读方式造成的。

当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去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内化的客体也会转变。就像心理咨询一样,所谓的心理咨询其实就是来访者跟咨询师不断重复沟通的过程,把咨询师当成是一个好的客体,去替代内在的坏的客体。

当你被内化客体影响的时候,你就无法切断与父母之间不好的联系,只能不断重复。当你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像你父母对待你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