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那些前辈(1)

那些前辈(1)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2360更新时间:2024-05-27 17:21:21

“天然气净化,以前干脆直接的说法名叫脱硫;现在的工厂叫净化厂,以前则称为脱硫厂。现在大规模的净化厂总厂,我们以前叫它脱硫总厂……”西南油气田对外合作事业部副总经理汪忖理说。他1982年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参加工作时,去的单位就是四川局的脱硫总厂。之前,他在课堂上了解到的情况是,四川油气工业的“净化人”创业之初,采取的脱硫方法,被命名为“黄泥脱硫法”。这个脱硫法因缺少现代工业技术含量,所以又被称为“土法脱硫”。

我们采访净化专家张化老人,他没向我们介绍土法脱硫的情况,到了采访汪忖理时,汪说,他也只是听说过这种脱硫法,是由净化专业的权威周学厚当年带人在隆昌气矿两道桥搞的,至于“黄泥脱硫法”如何将天然气的原料气变成清洁的产品气,他也并不清楚具体的操作过程,他只知道有此一说,而顺便给我们介绍一下。

汪忖理这位教授级工程师到对外合作事业部履新前,也是净化专业的一名资深专家。当年他到脱硫总厂担任实习技术员,听人说过净化专业此前除“黄泥脱硫法”之外,还采用过其他一些脱硫法进行天然气的净化生产,比如属于“干法脱硫”范围的“氧化铁脱硫法”“铁锈脱硫法”等。

他在净化专业领域工作的30多年,天然气脱硫采取的都是“湿法脱硫”,比如像“溶剂法”“单一生产”“二一生产”等,诸如此类。

他说,西南油气工业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脱硫装置,是建设在泸州那个地方的。那里,有座从隆昌气矿炭黑车间分离过去的炭黑厂,即直到现在仍然还在坚持生产的泸州炭黑厂。这家厂生产的炭黑产品因上游供给的天然气含有硫化氢,因此无法生产出合格的炭黑。

而在西方世界对中国实行技术、商品封锁禁运的时代,中国橡胶工业、军工领域和人民币印刷,都需要四川石油管理局生产的炭黑来填充国家工业建设急需的炭黑,因此它一直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产品。

面对这种情况,净化专业的创业前辈在“为国争气”的火红岁月中,为支持泸州炭黑厂生产“中国人的炭黑”,继隆昌两道桥时期运用“土法脱硫”对天然气原料气进行脱硫之后,又在泸州郊外“叮叮当当”地建了一套脱硫装置。这样,汪忖理向我们介绍的泸州净化装置,如果从时间上追溯,显然它又要开中国油气净化工业的历史先河。因此,“泸州净化装置”与此前张老提到的“四个净化第一”,或许就可以互为补充。

丰饶肥沃的川渝大地诞生了“五个第一”时,它还更有理由接受“中国天然气净化工业策源地”这一地标性称谓对它的加冕!

汪忖理告诉我们,中国的第一套湿法脱硫装置是建在綦江县的东溪化工车间的。这个车间,一般又被人们叫作东溪脱硫厂,他在30多年里时常面对的“湿法脱硫”,便是从这里起步的。因此,在张化将东溪视为中国净化装置史上的多个“第一”之一时,无独有偶,与他并非同代人的汪忖理也将这里看成“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工业的发源地”。他说:“东溪车间,真是一块中国天然气净化工业的风水宝地!”

他还说,东溪厂的净化装置尽管不是很大,但它像是个坚守阵地的士兵一样,在东溪默默坚守了几十年,直到2016年才宣告停产,“退出阵地”。一些很有名望,独步西南油气田甚至中国净化工业领域的高端人才,都是从东溪厂走出来的。他们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像周学厚前辈精心培养,十分器重的范恩泽、张化、孙世军……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与东溪脱硫厂的这方热土有关。

因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汪忖理谈起“净化人”的师者与前辈时,对周、范、孙等人的情况并不了解。不过,在我们已对张老作过采访、以为对他已有足够了解后,听他说起张化的情况,才知我们对张化的传奇经历乃至他在“净化人”创业之初的事迹,还是知之甚少。

张化原是荆楚大地的农家子弟,在他老家,许多年以来,十里八乡就出了他这么一名大学生。1949年前后,少年张化人很机灵,是一名儿童团长。他与土改工作人员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那时,张化经常与解放军一起开会,像“敲锣打鼓”“站岗放哨”这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活儿,他都干得非常出色。

但是很快,以解放军带领民兵将张化老家的一名地主在张家祠堂“就地正法”为标志,从那以后,他就无岗可站、无哨能放了。

于是,张化开始跟在大人的屁股后边,和他们一起参加扫盲夜校,学习识文断字。在这之前,他不但一天书也没有念过,而且连学校的门是向哪个方向开的都不知道。

他大概是1938年出生的,到了能认几个字时,已经十二三岁了!张化准备上小学的那年,可能是1952年或1953年。

他去小学报名读书,属于插班生,所以,他需要接受入学考试。考语文,学校方面难不住他,不过,考算术就难免让他抓瞎了。因为除了为土改工作队站岗放哨和随后跟着大人一起上过几天扫盲夜校,他对十以内的加减法的算法,整个脑子都是一片空白。

“好在他从小是受共产党教育成长起来的!”汪忖理说,“因此,他从小就不怕吃苦,很有志向,一次没有考上,他又准备接着下次又考。”

考试成绩下来后,他接受了自己考得很差的现实,去找当地的小学校长想办法,校长很忙,没有理他。校长的爱人一看这个农家少年老老实实,就不想为难他,问了些比考试还要简单的算术题,但少年张化还是答不上来。校长爱人见他确实很想读书,于是答应他先来学校读着,看是否能跟上,等他实在跟不上了再说。结果,张化从三年级开始插班上学,上了几个月,由于读书期间经常要帮母亲下地干农活,结果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他只学了半年,就因成绩太差而退学了。第二年农闲了,他又去考试,成绩依然还是不行,算术方面简单的加减法,还是没有算出来。

结果还是校长的爱人找到校长,替他好话说尽,校方这才让他继续插班试读。然而,读了半年以后,还是由于家里的农活太多,张化又被迫辍学了。等农活忙完后,张化第三次去找校长的爱人,请她务必帮忙再作通融,但这次无论校长的爱人怎么说,校长却坚决不答应了。

一次机会没把握好,二次机会也没把握好,接连两次插班读书,他都没能坚持下来,因此怎么可能还有第三次呢!

所谓事不过三,说的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