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石炭系之光(4)

石炭系之光(4)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2836更新时间:2024-05-27 17:21:10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一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成为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撤销石油化学工业部,分别成立石油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康世恩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宋振明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0名副部长中,有6名老革命干部,他们都来自油田,既有驾驭全局的本领,又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特别是有4位专家进入领导班子,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炼制工业主要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侯祥麟,勘探地质专家阎敦实,油田开发地质专家闵豫,石油机械专家李天相。为此,《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专家当部长》,肯定了石油部的重大举措。

由四川局党委书记杨型亮主持的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局务会,传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和石油部与化工部业务分家文件及相关的人事任命后,又听取了边铁军对川东发现石炭系的相关情况汇报。边铁军带领川东矿的地质人员李安静、尚兴德、刘云鹤和财务处的负责人钟登盈、运输处的负责人刘元清赶到成都,除了汇报工作,他们前来参加会议还有一个最终目的,那就是听取上级指示,并准备接受“向石炭系进军”的光荣任务。

杨型亮坐在主席台上,将目光停在川东矿区的几位与会代表身上,放下手里的讲话材料,直接脱稿,简洁明了地对他们指出:“四川局党委正式决定,全局工作重点今后放在你们川东矿区,继川中会战、隆桂会战、威远会战之后,我们马上就要发起川东北会战了!关于这次会战,局党委将分两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就是对相国寺构造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勘探,彻底搞清石炭系的分布面积、含气量和地质储量;第二阶段,我们要在川东北地区摆开全面战场,会战期间无论要人、要钱和要物,局党委都将给予优先满足。总之,局党委号召大家为全局开辟勘探开发新战场,找到新的接替气田,摆脱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立即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康世恩副总理拟订的‘川气出川’计划!”

毫无疑问,这次会议决定了川东矿区的发展命运,也给川东矿区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推进“一切为了七十亿”的未竟之业,加快揭开石炭系之谜的步伐,事实上早在1977年5月的川东工作会议上,局长董金壁就代表局党委宣布了将川中矿务局当时正在相国寺执行任务的三支井队及时移交到边铁军和冯希珍的手里,以响应川东矿决胜石炭系的重要决定。但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攻坚啃硬,川东矿区虽然已经拿到了打开“石炭系之门”的钥匙,但要真正打赢这场硬仗,却仍有不少环节需要固强补弱。

考虑到川东北会战一旦全线展开即将面临的勘探开发态势,杨型亮在讲话结束以后,还是将成立川东北会战指挥部的决策进行了部署。四川局决定,川东北指挥部负责川汉公路以北地区的勘探开发,在基地、设施条件尤其欠缺,各种条件还不怎么成熟时,先由川南矿区派出人员及钻机,赶往川东北地区开展工作,形成相对独立的川东北会战的一个方面军。这样,一方面就能及时增强川东矿区的后援力量,而且开展工作还能做到有条不紊,在“又快又好”上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能和边铁军的川东主力拉开架势,互摆擂台。

杨型亮与董金壁这样部署的意思是,既然这是一场大会战,那么,不管在哪个时期,就像以往大战川中、攻克隆桂的劳动竞赛场面,乃至敢冲敢上的铁血作风,该有的时候,还是必须得有。

这天,四川局石油管理局《关于组建川东北指挥部的命令》如期下达川南矿区。党委扩大会上,四川局副局长兼川南矿区党委书记党万廷、矿长沈国福先后站起来表态,表示川南矿区党委无条件服从四川油气工业的发展大局,坚决执行四川局党委的命令。随后,他们立即召集劳资、人事和干部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部署了奔赴川东北、决战石炭系的专项工作。

干部部门负责人燕金水,这位上过战场、立过战功的急性子,一听“川南石油人”要上川东北,就像闻到火药味一样地抢先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既然川东那边现在成了四川局落实‘川气’过江战略的主战场,局里让我们上川东,我们就该挑选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将最好的设备全部拿出来,不然到了那边,一旦面对独立作战和战线过长的实际困难,搞不好就会出洋相,让别人看咱‘川南石油人’的笑话!”

“既然杨书记、董局长和川南矿区党委的各位领导信任我,让我书记、指挥‘一肩挑’,带领一支川南队伍支援川东矿区,虽然感到肩上的这副担子的确不轻,也特别害怕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不过我也认真想了,这应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过去在战争中,大仗恶仗我没少打;转业地方后,川中会战、松辽会战,每次咱‘殷大炮’一次也没落下。因此,这里也请各位领导把心好好放回肚子里去,我‘殷大炮’这次川东战场,就再给你们放它一炮!”川南矿区副矿长殷宗才因事先得知他将带队上川东北的消息,所以特意将多日不穿的一身旧军装翻找出来穿上。见他一副披挂即将出征,表态时又是那种志在必得的样子,大家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川南石油人”这种爽朗而豪迈的笑声,是他们彼此之间的会意与信任,也是大家对殷宗才即将出任指挥这个职务的一种认可。

经过党委研究决定,川南矿区驰援川东北的队伍组建计划很快就被明确下来。这支队伍以川南矿区江南指挥所一大队为主力,下辖6个钻井队、1个运输队和1个外修队,加上矿区抽调的一批机关人员,计有1122人。

根据一份档案资料的记载,川东北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除了“一把手”殷宗才,还有川南钻井3大队的党委副书记彭兆申,出任川东北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川南2大队大队长丁明礼、矿区调度室副主任李文德、办公室主任任述文、子弟校校长赵元生担任副指挥,主任地质师、政治部主任这两个职务,则分别由川南矿区副总地质师魏邦棋及1大队党委书记王文杰担任。

担任川东指挥部主要领导职务的这些人,虽说平时都在党万廷与沈国福领导的川南矿区工作,不过由于他们大部分都当过兵,打过仗,或有参加过川中、隆桂、松辽、威远等历次大会战的经历,因而,他们在四川局党委书记杨型亮和局长董金壁的眼里,也算是些知根知底的“能干人”了。由他们带领川南矿区的驰援队伍征战川东北,当然也是个顶个的!

川东大会战与以往历次会战的性质,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不同,其实详细琢磨起来还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区别还非常大。这次大会战,以主攻天然气石炭系的勘探开发为主,不但具有事先明确的主攻层位,而且以这次会战为分水岭,它还标志着四川油气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从石油勘探开发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战略转移。

由于时间紧,加之任务又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此,殷宗才带领的这支“川南援军”,虽然求战心切,士气旺盛,实际上他们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小。然而,根据四川局石油管理局党委的命令,在短短一个月里集结的这支1000多人的队伍,携带6部钻机,还是如期向着川东北的陌生战场开去。在从川南到川东北500多公里征途尘土飞扬的黄泥公路上,这支队伍昼夜兼程,日月的光华连同并不遥远的石炭系之光,将他们映照得既是那么影影绰绰,又是如此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