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都打不垮(3)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2412更新时间:2024-05-27 17:21:05
他讲完话之后,张文彬就把他带到了“地宫”里接着参观。啥子叫“地宫”?“地宫”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候,为了防止敌人搞破坏,当时参加会战的工人们挖的一个地下室。
邓小平同志走进“地宫”的那天,门口还有两个持枪的武装民兵在那里站岗。为啥子要站岗?你们不了解情况才这么问。因为那个大地下室装满了二次会战的各种地质资料,还有岩芯和不少的气田构造图。这些都是当时最机密的东西,没人站岗放哨是不行的。
和国务院的两位领导,还有随行人员与看热闹的工人们走进“地宫”后,邓小平又高兴地对大家说:“好得很!你们要快点把威远和泸州那边的气打出来,有了天然气作保障,就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大三线,我们也不怕‘美帝’和‘苏修’来和我们打仗了!”
四川石油第二次大会战结束许多年以后,2018年3月,我们登上威远县新场镇的曹家山,造访闻名遐迩的红村,钩沉与第二次石油大会战有关的尘封往事。
在辉煌不再、人去山空的红村,我们遇到了1965年9月“自从上了曹家山,就没准备活着离开这里”的廖宣州老人。
廖老爷子是红村的“最后一个坚守者”。他住在一排面临陡坡的石头房子里,当年种植的树已有参天之势,他养了一只狗、几只鸡,种了些蔬菜,与老伴相依度日。
自从上山以后,无论是千军万马鏖战威远的火红年代,还是因随后的“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乃至四川油气发展方向变更,会战大军与干部职工陆续离开之后,数万人中只有他独自一人还在这里守望,抱着“离开的队伍早晚还要回来”的信念,他依然还与曹家山为伴。
他的儿子死了,就埋在屋后,他说,“这个地方对我太重要了,我不想走,以后死了,就挨着儿子的坟墓,埋在红村。”
从他的眼神与言语中,我们能够读到一位西南油气田的“老石油”的坚持。
不过在他接受我们采访的最开始,谈得更多的却是当时中央首长及地方领导这些“贵客”视察红村的往事。
廖宣州说,从部队复员回乡后,能被组织上安排到石油工业战线工作是他的幸运。当时,他在会战指挥部机关负责通信线路的维护与保障,见过不少“贵客”。他说:“除了邓小平,恐怕就要数彭德怀与贺龙这两位部队的首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了。”
邓小平离开红村之后没过多久,曾任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又来了。
那时,廖宣州还不知道彭德怀因庐山会议向毛泽东上了“万言书”已被解除军职,来威远视察时已经不是“部队的首长”了。当时,彭德怀以三线建设副总指挥的身份来到红村,几乎没有前后簇拥的陪同人员随行,只有近乎“微服私访”的四辆小车与他一起上山。
廖宣州说:“‘彭大将军’来视察之前,住在自贡的一个宾馆里。我们四川局派了副局长兼政治部主任秦文彩去给他汇报工作,然后才从自贡经大山铺到威远方向,来我们的会战指挥部视察。他来的那天穿了一身深灰色的中山装,在威2井的井场转了一圈,就在秦文彩的陪同下走进值班房,翻阅了值班工人所做的生产记录,表扬工人的字写得好,很工整。然后,他任何多余的话也没说,就背着双手默默地来,又安安静静地走了。”
廖宣州告诉我们,彭德怀当时来去匆匆,让他为之深感热血沸腾。因为根据他曾在陆军服役的经验,首长越是话少,就越有重大的事情要发生,而四川石油第二次会战又是在全国要准备打仗的氛围中开始的,因此他认为彭老总来四川红村,说明中国真的要打仗了。他是来检查战备工作的。他虽然当时已经脱下了军装,但想到能在石油战线立足本职,为打倒美帝、苏修贡献力量,还是很值得自豪的。
1965年“贵客”莅临红村的热闹场面过去后,是1966年的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在中共西南局书记处书记阎秀峰陪同下,又来视察红村了。这一情况再次引起了廖宣州的注意。
彭真看到孙继先带领数千名工人和地方民工修建的“干打垒”房屋,非常高兴,不停称赞道:“你们这个房子冬暖夏凉,好得很啊!”说完,他还要陪同人员和他一起站在会战指挥部的一幢石头房子跟前合影留念。
临走的时候,彭真又对会战总指挥张文彬再三叮嘱说:“四川石油会战要在大庆的基础上发展,要搞出新大庆,搞出经验来,我给你们负责推广。”
彭真离开红村后,会战指挥部组织机关人员在曹家山的千人大礼堂里开会,传达彭真的指示。廖宣州说:“在大会上,我们又听到了彭真的指示,他说,三线建设搞不好,毛主席睡不好觉。我们大家都要尽心尽力,搞好三线建设。我们少睡觉,让毛主席多睡觉,睡好觉。”
彭真的这个指示让廖宣州再次预感到真的要打仗了。毛主席连觉都无法睡好,怎么可能不打仗呢?
但真让他感到在“大三线建设”的背景下,全力搞好石油大会战的极端重要性的时间,还是在两个月之后的4月3日。那个春寒未消的上午,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铁道部部长吕正操、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等一行党政军首长,在李井泉、阎秀峰、黄新亭和陈李中、郑浩、马兴峙等陪同下,再次登上曹家山会战指挥部所在地红村视察。
贺元帅有着高大魁梧的身材,戴了一副具有招牌识别性质的墨镜,尤其是他平整浓黑的八字胡和他拄在手里的一根拐杖,在青年廖宣州和指挥部机关干部职工的眼里,比平时他们在《解放军画报》和报纸上看到的“贺龙形象”还要威风。
贺龙在陪同人员的搀扶下来到威2井。他看到工作生活在山沟里的井场工人,条件艰苦却精神面貌良好,很是感动地说:“在你们这里,我又看见了大庆人,看见了大庆精神。”
登上曹家山视察会战指挥部机关时,贺龙看到到处都是石头与黏土垒砌的房子,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延安精神!你们这里很像当年的延安。延安是窑洞,这里是石头房子。这些石头房子建在这里,敌人的大炮都打不垮!”
廖宣州老人说,当年他刚脱下军装不久,也就二十一二岁的样子,满脑子都是“要打仗”的感觉。他说那时广播报纸天天不断地报道要准备打仗的消息和首长们隔三岔五地来视察——尤其当贺老总说指挥部的房子连大炮都打不垮时,看到没日没夜不停工作的人们,作为机关通信班的一名通信保障人员,他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打仗感”,而随时保障指挥部通信线路的畅通,对他来说,“头脑中的这根弦”直到现在一个人守着这片山头,都还没有完全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