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没有退路(4)

没有退路(4)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2153更新时间:2024-05-27 17:20:52

在中国西南油气田公司主编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辞典·西南油气田卷》第226页有这样的记载:“1958年8月7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刊发时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人俊的署名文章《石油工业能够跟各兄弟战线一起‘大跃进’》。文章以大量事实驳倒了‘中国贫油’的错误结论,详细阐述了四川发现的油田的特征及产油情况,提出南充、龙女寺、蓬莱镇三个构造及附近的广安、营山两个构造是一个大的产油区。同时四川还是个大气区,根据现有资料储量有几百亿立方米。”那么,跟随这段文字,结合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就不难看出其中的庐山真面目了:

石油系统无人不知“余康”二人。“余康”二人在石油工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的默契配合和互相支持,以及彼此的互补,使他们承担的共同事业也变得完美。余和康两人可称得上中国政界双雄和中国经济战线上的两面鲜艳旗帜。

中国石油工业因“余康”而光芒四射。共和国五十年的经济历史,也因“余康”而光彩夺目。

现在我们回到余秋里让李人俊上中南海八大二次会议上发言的事。就三千来字,余秋里和李人俊整整折腾了五个晚上,而且也让康世恩等另外好几个副部长讨论了好几回。石油部的人都知道,余秋里虽说没上过几天学,算上后来抗大里学的时间加起来也只能算马马虎虎的“初中文化程度”吧,可他写起文件来,能把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都折腾死。为了一个字、一段话,他能让你推敲几天几夜。

“文件、决议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是像吃饭那样少一口多一口没关系,文件、决议可是关系到大局的事,少一个字、多一句话都不行。那会把路走歪的!”余秋里这样斩钉截铁地说。

李人俊的此次发言,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上了“黑牌”的石油部来说,这既是在全国人民面前“改过自新”的一个机会,也是余秋里上任石油部长后在石油系统外的一次亮相。但余秋里把机会让给了李人俊。

李人俊知道肩上的担子。将军给他撑腰:“没啥怕的。你只要记住:我们石油部首先承认落后,但我们不甘落后。我们要在毛主席面前保证:我们誓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赶上钢铁大王,他们一吨钢,我们一吨油!”“一吨钢,一吨油,我们行吗?”李人俊底气不足。这底气不足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钢铁大王”的冶金部已经实现了年产530万吨,而且他们的口号是要在“十年之内赶超英国”,比毛泽东提出的“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赶上英国”还要提前了几年指标。

当然行嘛!他冶金部是人,我们石油部就不是人啦?他能搞一吨钢,我余秋里就不信我们搞不出一吨油来!他娘的,我们总有一天要掘穿地球,抱几个大油田出来,让石油“哗啦哗啦”地涌!将军给李人俊打足气。

中南海的“打擂”开始了!

主席台上,坐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他们笑容满面地看着台下1360多名代表和列席代表。而台上的代表们则被主席台上的领袖们一次又一次赞许的目光调足了情绪。

冶金工业部代表的发言,把会议上的激情推向了波峰浪尖。他宣布,今年的钢产量坚决达到850万吨,七年赶上英国,第八年最多第十年赶上美国!

按照会议程序,下一个发言的是石油工业部的代表了。

李人俊走上主席台。……余秋里直起了身板,紧紧地盯着主席台。

“主席,各位代表。”李人俊口齿清晰,声音雄厚。

一千多人的会场,寂静得犹如旷古空壑,只有李人俊的声音在嗡嗡轰鸣,似乎要震落这古老屋梁上的每一粒尘埃……

突然,李人俊的嗓门犹如天崩地裂:“我们打擂!我们和你们冶金部打擂!”李人俊唰地戟指着台下冶金部的代表,却像是指着整个会场的,“你们冶金部产一吨钢,我们石油部,坚决产一吨油——”

这是掌声吗?听不出是手掌拍出来的声音。山呼,海啸,雷鸣等,小学生做作文都是这么形容的,可见这些形容词是多么幼稚。但可以肯定,这种令余秋里耳膜涨疼的声音,很难相信是两片骨肉制造出来的。

李人俊把双手举过头顶,频率很高地拍击着,如被捆着手腕吊着一般。

会场终于平静下来。李人俊拿起讲台上的发言稿,正要讲话,一个湖南人的声音突然出现:

“你们行吗?”

李人俊一怔。

余秋里也一怔。

毛泽东,笑容可掬地望着李人俊。

余秋里唰地站起来……

“行——”

人们听到的是李人俊的声音。因为他对着麦克风,或者,余秋里根本就没说。

毛泽东鼓掌了,而且是号召性地示意台上台下的人们陪着他一起鼓掌。

也就是说,通过这两条资料可以看出的问题有:

第一,李人俊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这篇文章,是余秋里上任石油部长之后,与李人俊和其他部领导反复酝酿推敲的一个结果。

第二,文章是李人俊代表“余康”及石油战线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发言——这个发言,可以看成余秋里作为一部之长,坚持“承认落后,但不甘心落后”的指导思想,力图寻求突破,摘掉“黑牌”,下给王鹤寿领导的冶金部的战书,而冶金部“一五”期间位列榜首的成绩,乃至人家超英赶美的那股冲天豪气,又使这份战书带有某种哀兵必胜、背水一战的悲壮意味。

第三,李人俊下给“钢铁大王”的这份战书,是当面向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1360多名代表宣读的,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通过《人民日报》刊布——实际这就等于石油部已在国人面前立下了军令状。

第四,这份战书在松辽油田开发还没出现明确进展的前夜,说它是石油部的工作重心也好,说它试图给深受贫油之苦的中国经济和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也罢,总之,川中会战都承担了不可抗拒的重任。因此,当余秋里让李人俊抛出这份战书后,时局已让张忠良、秦文彩感到毫无退路可言,无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