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记忆(2)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2379更新时间:2024-05-27 17:20:46
胡祖烈当时21岁,被组织分配到合川龙女寺钻井大队实习。到井队报到没过多久,因替龙女大队的党委副书记马青波撰写党代会报告,显露了会写文章的天分,因而,当四川局总工程师郝凤台被提拔为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需要一名懂钻井专业知识的秘书人员协助其开展工作时,他便受到马副书记的推荐:“从吃钻井技术饭的龙女寺钻井大队,调到成都府青路机关办公室上班,开始了给领导当秘书的文字生涯……”胡祖烈还说:“川中会战首役第一枪打响后,没多久,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就掀起了支援川中石油会战的汹涌浪潮。”
1958年5月中旬,四川局器材运输系统在南充召开现场会,提出用“大进大出”的方针来支持配合油田各钻井队开展的“大摆、多摆、快摆”活动,不断向深入持久的方向发展。
在川中出油鼓舞人心的头一个多月里,成都通往南充的运输线尘土飞扬,车流滚滚,很难数清的载重汽车和多得不得了的车皮,为川中油区的生产进度日夜奔忙,陆续从新疆、玉门、上海等地运来了大中型钻机77台,器材物资4万多吨,比1957年承担的运输量多出了两倍以上。从这些枯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多少供应战线的职工在为之辛劳和无私付出。
重庆九龙坡火车站附近,有片空旷的三角地带。荆棘、巴茅和各种灌木,在这里静悄悄地日夜疯长。但是,川中大地夺油大战开始后,这里的安静就被打破了。各种型号的钻机、柴油机、绞车下了车皮,在这里堆得到处都是,随处可见,而会战前线急需的各种物资器材,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伴随汽笛的嘶鸣,日夜不停地发运过来。有时,一天到达这里的车皮竟然多达86个,从而使这片原本空旷荒凉的三角地,日益显得空间有限和混乱不堪,甚至一些物资器材还被堆在了路基铁轨上,连火车的正常进出都受到了影响。混乱中,各种违反铁路货运规章制度的事情,迫于人手少和车辆缺的现状,也无可避免地时有发生。
为此,分管器材供应的副局长何千里召开了现场工作会议,他要求干部职工:“既然铁路上运来的物资器材势头迅猛,那么,我们的运输工作势头就要比它更快一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保证物资供应渠道通畅,又能支持油区各个钻井大队多拿进度,把石油从地下早些为国家打出来。这些物资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号召,用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实际行动来支援我们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因此物资运输系统的每个人,谁也不能在‘大战红五月’的热潮中,让这些物资器材躺在荒郊野地遭受日晒雨淋,变锈、变烂、变朽!”
现场会结束后,何千里打电话将局物资供应系统成都库仓库主任廖超调到九龙坡车站出任现场调运指挥;石油师转业成都库的驾驶员傅政被任命为车队队长,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物资器材抢运工作中。
当时,车队每天要跑三个单程,风驰电掣地奔驰在700公里长的泥土公路上,掠起的泥烟遮天蔽日,使川中会战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
他们天不亮就起身赶往重庆九龙坡,装上物资器材后即向南充飞驰;南充卸下物资器材后,连气都没有顾得上喘,又马不停蹄地返回重庆;遇到车况、路况不好时,两头摸黑地赶到九龙坡已是半夜的情形也时有发生。
傅政作为四川局的抢运队长,受苦、受累比其他驾驶员更多;他既要负责安全,带好队伍,还要协调队员,了解情况,以便及时向调运组进行汇报,还要不差毫厘地负责办理交接手续;苦了累了,他就把司机们集合起来,像在部队一样唱一唱《解放军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这种曲调激昂的歌曲,然后才和大家利用装卸人员上下货物的间隙,脱下工装蒙住眼睛,倒在地上抓紧时间赶忙打个盹儿。
川中会战急需物资器材滞留九龙坡的消息,通过组织渠道反映到了重庆市委书记兼市长任白戈的办公室,这位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上海左翼文人、解放战争时期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的宣传部长,嗅觉灵敏地闻到了久违了的临战气息,他雷厉风行地召集市长办公会,作出了川中会战是国家大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一起解决的指示。
于是,重庆运输公司的124台运输车,解放军总后勤部驻重庆办事处的66台军车,重庆钢铁公司和重庆港务局的15台重型装载车,汇成滚滚的车流开往九龙坡,加上原石油师张复振师长的敦煌运输公司从西北派来的近百台增援车辆,一下汇聚成了一支车辆齐全、装卸工人精干的强大阵容,迅速疏通了九龙坡三角地带的严重堵塞,满足了前方物资器材供应。
1958年5月,川中会战拉开序幕后,车辆和驾驶人员稀缺的问题确实非常突出,不但器材物资口上缺人少车,就我掌握的情况来说,像与川中会战同步建设的南充西南石油学院,开始也是要车没车,要司机没司机。好在那个年代社会上支持川中会战的人不仅有任白戈、张师长这样的领导,还有像我采访过的罗跃福爷爷这样的“小人物”。不过,真的要说现年已九十多岁的罗爷爷是个“小人物”,其实也不正确。为什么?因为,罗跃福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抗战老兵,他不仅在淞沪会战结束之后的南京外围阻击战中亲手干掉过20多个日本鬼子,还作为一名汽车司机全力以赴投入川中石油会战,在西南油气田60年的征程中留下了卓尔不群的身影。
罗爷爷1931年跟随川军饶国华的部队出川抗日,先后辗转淞沪会战、南京外围阻击战和远征蓝姆迦等各大抗日战场,留下了奋勇杀敌的英雄传奇故事;后来,他又加入国军二〇〇师戴安澜部的汽车团,成了一名汽车兵,驰骋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国际援华物资;抗战结束后,罗爷爷隐姓埋名回到成都;1958年5月,他以一名技术过硬的职业驾驶员的身份参加川中会战,被分派到西南石油学院,成了该学院的第一代驾驶员。
在学院烧锅炉,为陆续报到的师生供应开水,罗爷爷每天往返广安、岳池,往南充拉煤;为了搭建工棚式简易校舍,他又开车到数百里之外的江安山区运毛竹。迫于当时的政治气候,这位国军抗战老兵不顾劳累,又积极主动、不声不响地和大家一起卸货。收车后,他害怕汽车停在露天不安全,担心坏人将汽油放走,或将车子破坏了,自己无法向单位交差,就让他的几个娃娃与他一起轮流守车……总之,罗爷爷尽心尽责,生怕出现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