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离开战场(3)
书名:大国能源作者名:赵郭明本章字数:1878更新时间:2024-05-27 17:20:35
江油,作为川西北地区一座古老小城的名字,留给外界的印象除了历史文化典籍中的诗人李太白与其渊源深广,因而得名“诗仙故里”,间或还因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版本各异的各类战史,对张国焘、徐向前和陈昌浩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与其关系的描述,使之获得了“革命老区”的名望,而在此之外,能被世人记住的就是她的地名“江油”与“石油”的传说,乃至江油留给石油工业的偶合和带给人们的无尽想象了。
江油的命名,一说来自《蜀中名胜记》,“是以江水所由之意”,“由”通“油”,故名之;另外就是《郡县释名·卷下》记载,“后魏置江油郡,县名同,以涪江一水萦回清澄如油也”,被坊间口传演变成为江油区域内,源自岷山雪宝顶的滔滔涪江流经该地,“常有石油顺水浮游”,因“江上有石油”,所以就叫作“江油”了。这种说法,虽有依赖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油气矿在江油开发石油天然气的事功——因而望文生义,其实倒也不是口说无凭。
1929年至1930年,当时供职于北京地质调查所的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和揭开北京猿人头盖骨之秘的地质学家赵亚曾从北京出发,结伴远征秦岭和四川盆地,在著述中留下了与江油有关的考察记录:
从青川镇南行,我们进入涪江河谷到了平油铺,再南行到了旧江油县,这一段路线穿过泥盆系的砂页岩和厚层石灰岩,泥盆系底层最发达,化石最丰富,是中国有数的泥盆系代表剖面,后来经乐森 等人的研究而中外闻名。旧江油县风景优美,其北的观雾山产雕刻屏风的薄石板,其东的窦团山是武术高强的和尚们隐居之地。
1953年,应中国政府之邀,苏联政府派遣的以特拉菲穆克博士为首的苏联专家组来华,在出任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局长不久的康世恩陪同下,对四川盆地进行了为期19天的考察。
特拉菲穆克是一位理论素养很好的石油地质家,他为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现“第二巴库”油区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位“老大哥”读过黄汲清的文章后,对苏联专家组在四川找到石油天然气的热情很高,在向中国政府提交的考察报告中,他曾写道:“四川盆地西北部在泥盆系和石灰系中也有油苗。某些地质人员把这些油苗当作是在海棠铺打4000米深探井的根据……泥盆系中的油苗在三个地区发现:绵竹、江油城的西北及东坝河……有黑色含沥青的石灰岩,裂缝中有硬沥青的分泌物。这些石灰岩的时代可能是中泥盆系仁涅里层,它们上下是与热维特层、叶非尔层和夫拉斯基石灰岩整合成层的。第三个地点是马角坝区,有油浸湿白云岩,厚1米。此地的泥盆系地层逆掩到三叠系的地层。因此就产生了原油从三叠系运移到泥盆系的可能。这样,就可把热维特石灰岩中的硬沥青当作泥盆系的油苗……”
除了国内石油地质专家和苏联专家对江油与石油渊源作出的专业描述,江油石油天然气储量丰沛和开采炼制活动,也有它的乡邦记忆。江油方志部门1985年印制的一份资料表明:清同治末年,永平海棠铺村周边,有多个处于开采状态中的小煤窑。采煤的农民见有“小凼浓茶般的石油溢出”,用木瓢舀进水桶,挑回家去取代桐油和菜籽油,用作夜间照明。由于人们从没用过这种灯油,或因炼制方法不当,导致油品质量很差,引发多起火灾,使当地人一听“石油”二字就又怕又爱。人们害怕使用石油,因为不小心会将房舍点燃,使祖传的微薄家业化为灰烬;但他们对石油的喜爱,又因石油对桐油、菜油的替代事实,可以降低生活成本,所以只要掰着指头一算,就知无论如何前者都是很划算的。
“1943年,永平镇镇长蒋冰如与从军队退役回乡的营长贺积海相约赶场,在茶馆里喝茶,经过合计,两人联络江油与邻县梓潼的袍哥大爷、乡绅富户凑钱投股,在海棠铺猫儿沟开了一座川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矿;给他们干活的‘丘二’约有一两百人,每天挖出的煤炭不低于一万多斤。”《江油记忆》杂志编辑、诗人刘强说:
但没想到在挖煤的过程中,他们在煤井里发现到处都有原油向外涌冒,后来就在双河镇的一座庙子里,开了一家炼油厂,请人将原油挑进庙里提炼。这个炼厂的厂长也是煤矿的股东,隆昌人,姓唐。炼油的蒸馏酒精锅炉及相应的配套设备,是从成都花大钱买来的。他们在庙里炼油就像在烧锅坊里酿酒:首先将蒸锅沉入事先倒进清水的大铁锅里,再把大约三百多斤的原油倒进蒸锅,加入适量石灰粉作催化剂,然后,像搅凉粉一样用木棍来回搅动,等搅匀了就盖上锅盖进行蒸煮。
为防止进气和锅里的沸水进入蒸锅,他们在锅盖的周围一般要用螺丝钉密封。
等这些前期准备做完后,干活的丘二才在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往灶膛中加煤,将锅里的冷水烧开。水开后,蒸锅里处于密封状态之下的原油,也就被加热、融化,形成油气时,油气会从密封的锅盖中间一根直接朝上、接着朝下弯曲的小铁管里——经历制冷环节的处理,于是茶色的煤油,就能朝事先备好的木桶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