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钟南山(1)

钟南山(1)

书名:大国脊梁作者名:余玮本章字数:155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1

院士的专业与国士的担当

钟南山,著名呼吸病学专家。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现为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2020 年9 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提起抗击“非典”那场关系到无数人生命安全的重大战役,人们自然会想起“钟南山”这个名字,作为一面旗帜,钟南山是那场战役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渴望一根“定海神针”。2020年1月,八旬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第一时间登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

艰险的抗“非典”战场上他立下赫赫“战功”

钟南山是国内最早觉察到“非典”蔓延的严重后果并果断向有关部门提出紧急报告的人。据钟南山回忆,第1例非典病人2002年11月底出现在佛山,而他首次接触到的非典病人则是第2例、来自河源的病人。2003年1月初,钟南山按照常规到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重症监护室查房,见到了刚从河源被送来的呼吸困难的垂危病人。当时他对病人进行体察、分析,发现病人发烧并不很严重,其他器官没什么异常,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肺很硬。会诊以后用了很多抗生素还是不解决问题,钟南山考虑病人患的是急性肺损伤,就试用了一下大剂量皮质激素来进行静脉点滴治疗。很意外,第2天、第3天病人的情况明显好转,钟南山感到非常惊奇。后来他更惊奇地发现与河源的两个病人接触的又有8个人感染了。

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钟南山,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防护隔离工作。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情况越来越严重,钟南山意识到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因为这种肺炎不明原因,所以一开始的命名为不明原因肺炎。但是称它是“不明原因”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特别是香港有报道说这是炭疽性肺炎,还有人说是鼠疫、腺鼠疫性肺炎、禽流感。其实从病人的分泌物,从血清等各方面的检查都排除了这类猜测。后来钟南山提出“非典型性肺炎”,卫生部认可了这一提法,并补充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出现在这次会议上,这是他在“非典”期间的第1次公开露面。在这次会议上,钟南山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郑重宣称:非典型肺炎并非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控、可治”,“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钟南山学术方面的权威身份和从容笃定的自信,给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社会舆论日趋平稳。

随着一个个危重病人被迅速地转移到呼研所,“非典”的攻坚战就此打响。由于早期危重“非典”病人传染性非常强,在病发高峰期,有时为救治一个病人,同时会有两三名医护人员倒下。短短时间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有26名白衣战士被感染,重症监护室的6名业务骨干,一下子就被放倒了4个。死神近在咫尺。然而,在钟南山带领的这个英雄集体里,没有一个人临阵逃离,没有一个人犹豫彷徨。前面的人倒下了,马上有人紧急补上;倒下的人一经治愈,立即义无反顾重返战场。年近七旬的钟南山始终身先士卒,不顾个人安危,坚守重症病房。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距离病人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钟南山肯定知道“非典”强烈的传染性,但是作为专家,他更想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儿。“你不做一些了解的话,你怎么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我也有点自信,我想身体好的人,不会每个人都得病的。”

2003年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广东抗击“非典”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找到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经验在广东找到了;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