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2)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唐诗2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752更新时间:2024-05-30 14:18:46

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夜晚景象:夜幕降临,民间不许点灯因此黑漆漆一片,但宫中却正忙着传送蜡烛,皇帝的恩泽也随着袅袅轻烟进入王侯贵戚的家中。

唐德宗认为,《寒食》这首诗隐含勉励众人如介子推般忠君爱国的政治意蕴,因此给了韩翃仕途晋升的机会。

可是,后人却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第三句中的“传蜡烛”,是寒食节的宫廷风俗。

据唐代制度,寒食节期间天下一律禁火,唯有宫中可以燃烛,除此之外,皇帝还会将燃烛赐给得宠的近臣,特许他们不必禁火、以示恩宠。

“轻烟”只散入王侯贵戚之家,百姓却还得遵守寒食节的风俗,诗人用这种潜在的对比关系,对宠臣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委婉的讽刺。

这首诗文字上的美感,收获了统治者的目光;字里行间的对比关系,又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一正一反,双重解读,让这首诗成为不朽之作。

相较于寒食而言,今天的人对于清明节更为熟悉。

清明,最初是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一日前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几近相连,寒食节后一二日便是清明节。最初,清明节只是寒食节的“附属”,人们只看重寒食节而忽视清明节。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不仅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也改到清明进行。时至今日,清明节已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光明朗,生机勃勃,因此清明常被歌颂为人间好时节。白居易有“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的句子,程颢也说“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除了明朗生机,清明细雨纷飞、潮湿清冷的特点还造就了一大批伤怀诗。清明的雨不仅湿了枝头,湿了杏花,还湿了人的眼眶。比如杜牧的《清明》。

杜牧的祖父曾任三朝宰相,父亲也在兵部任职。杜牧年少时家境优渥,熟读诗书,但未及弱冠便家道中落。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的杜牧并未因此放弃往日里的骄傲,虽然贫困度日但一直志在报国,匡时济俗。

会昌二年,杜牧外放为黄州刺史,两年后迁池州刺史,外放无异于贬谪,这个一向自视甚高的才子从此仕途无光。在池州任职期间,杜牧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并写下了《清明》。

这首小诗常用于儿童启蒙,内容通俗易懂,所描写的景象选取了清明时节的典型特点,生动有趣,妙韵天成。

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了环境与气氛。“纷纷”一般用来形容细碎繁多,比如我们常说“大雪纷纷”,意思是雪花窸窸窣窣、渐次飘落的样子,诗人在这一句说“雨纷纷”,那么这个雨,就一定是淅淅沥沥的细雨,而不是瓢泼大雨。细雨纷纷是清明时节应有的气候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人们祭奠时的心情。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点出了人物的活动和状态。“行人”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在路上行走的人”,而是离开家乡的羁旅之人;“断魂”也不能理解为清明节的鬼魂,而是形容人们情绪低落、失魂落魄的样子。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文化习惯,对祖先的纪念和对已逝亲故的缅怀,甚至比直接对挚爱亲朋表达爱更重要。恰逢清明,诗人远走异乡、孤身赶路,心中本就郁结几丝愁绪,偏偏又赶上细雨飘洒,春衫尽湿,触景伤怀自然“欲断魂”。

前两句交代了情景,也带出了问题。“欲断魂”怎么办呢?不如找个酒馆小酌两杯,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让烧热的酒带来一丝暖意,消解一下心头的愁绪。

于是,有了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问的是谁呢?第四句里有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原来问的是路上碰到的“牧童”。他以行动代替答话,给诗人指了去杏花村的方向。其实杏花村不一定是真的村名,也未必指的是酒家的名字,理解为“在杏花深处的村庄”更符合整首诗的意境。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杏花枝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正待雨中行路客人稍作停留;更妙的是,诗在此处戛然而止,诗人是否前往,是否喝到酒,愁绪是否还在……一切均在篇幅之外,完全交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与领会,余韵邈然,回味无穷。

延展阅读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