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前言 诗词里的中国

前言 诗词里的中国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唐诗2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52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9

若从《诗经》开始算起,诗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孔子在编订《诗经》的时候,就曾经对儿子孔鲤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没学会《诗经》,你就不会表达和交流。

在春秋时期,诗歌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既蕴含着重要的政治纲领,又展现了必要的外交辞令。在政治、外交等重要的场合,人们往往都是以诗歌作为政治语言,进行明示或者暗示的交流。在诸侯会盟的时候,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歌诗必类”,也就是朗诵的诗歌既要与舞蹈搭配,还要表达与当天会盟主题契合的心志。一旦“歌诗不类”,人们就会对这次会盟产生怀疑。

春秋末年至汉初,诗歌虽然仍在持续发展当中,但是由于社会动荡,更具政治功能的治国方略、军事指南、纵横之术和外交话术成为文人志士更重要的研究内容。两汉之间,社会总体平稳,文治武功的成就催生了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的汉赋。直到东汉末年,言简意赅、直抒胸臆的诗歌才又受到文人的重视,《古诗十九首》之类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到建安时期,以“三曹”为核心的文人团体创作的诗歌形成了“建安风骨”,让诗歌重新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流,并在魏晋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诗歌的黄金时期是在唐代。那时的诗作在韵脚、平仄、对仗上发展出了一系列严密的规则,也就是所谓的格律。同时,诗歌创作正式被纳入了科举考试的范畴,诗的好坏与文人的前途直接挂钩。盛世豪迈,诗人慷慨。从唐高宗时期开始,诗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科考赠答、宴会酬唱、羁旅送别、游山玩水……诗人们都会结合当时的主题与个人的情绪作出许多精彩绝伦的诗句。人生几乎所有的经验、境遇、姿态、道理,在唐诗里都有所表达。

尽管在唐代以后,历代文人一直保持着诗歌创作的热情,但再也无法超越“唐诗”这座顶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现在距离唐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随着知识背景的迭代、文化内容的丰富,古体诗歌已经不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诗韵”,却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诗可以用最直白的语言赋予孩童对于世界的最初想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以用最热忱的语言赋予踌躇满志的青年对未来的畅想,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可以给身处绝境的人恰到好处的激励,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重要的是,诗还可以给许多人生场景提供一些气度高华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平淡的生活以诗意的点缀。

秉持着传承诗词的理念,我们编写了这套《诗词里的中国》,率先推出唐诗、宋词两大主题。在唐诗部分,我们根据当代人可能遇到的人生场景,精选了五十多首好诗,将它们分为怀古、望月、羁旅、抒怀、边塞、田园、咏物、送别、节日、闺情十个分支进行解读,让今天的读者,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意境,找到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而这五十余首诗,覆盖了三十多位诗人。在解读方面,我们采取了四重解读的方式。

第一重,韵律层面。直截了当感受简约瑰丽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语言的韵律之美。

第二重,知识层面。借助诗歌串联起了大唐王朝的历史,有助于读者了解盛世王朝的恢宏气度;同时在解读每一首诗时,也精炼地讲述了作者的人生故事,让读者知其诗知其人。

第三重,艺术层面。对于每一首诗,都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寻找史料,从多名评论家的点评中吸收精华,帮助读者理解感受;同时进行延展,将题材相似、同作者或不同作者的诗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每一首诗。

第四重,格局层面。了解唐代诗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汲取盛世文人的正能量,用满怀激情的诗句赋能我们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希望能以此书,唤起读者的诗心;希望能借此书,丰富读者的人生。若读者能因这套图书而爱上古诗词,也算我们对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微薄贡献。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