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二度出塞著名诗,八月胡天满风雪(2)

二度出塞著名诗,八月胡天满风雪(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861更新时间:2024-05-30 14:18:24

走出营帐的岑参,见到雪花飘进了将士们的营帐里,打湿了丝织的帘帐,将士们身上的狐皮袍子无法抵御寒冷,锦缎制成的被子这时也显得单薄,于是脱口两句“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尽管如此,将士们都早早从床上爬起来,开始准备训练。兽角做成的长弓,冻得拉都拉不开,戍边长官的铠甲冰冷刺骨、难以穿着,于是有了“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

飘进将士们营帐里的雪花,让岑参的视角从帐外的景色,转移到将士们的生活上。岑参通过“湿罗幕”“锦衾薄”,写出了将士们居住和穿着的情况,用“不暖”和“薄”这样的身体感受来凸显外界的寒冷,让人的感受更为直接、具体。

“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训练、装备等日常情况。借“角弓”和“铁衣”装备的状态,侧面表现了边塞天气的寒冷和边塞生活的艰苦。

这四句没有直接写风冷雪冻,而是通过人体感受以及装备状态,反映出当时所处环境的寒冷。这样含蓄的表达方式在给我们留下想象空间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边塞将士的生活有了一个更为具体的认识。

第二部分为中间四句,描写的是白天壮阔的雪景和饯行宴会的盛况。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沙漠都结了冰,忧愁的阴云在天空集聚。“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夸张的手法直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百丈冰”“万里凝”的冰雪画卷,营造出一种冰天雪地的氛围,给人以一种荒凉之感。我们仿佛跟随着诗人的脚步,来到了这塞外的冰雪世界中。

环境虽然恶劣,却没有影响饯行宴会的举行。在主帅的中军大帐内摆开酒席,烈酒伴随着胡琴、琵琶、羌笛奏出的异域旋律,让人在这荒凉的边塞感受到了些许温暖。大家载歌载舞,开怀畅饮,一直持续到暮色降临。

虽然整首诗中对饯行宴会着笔不多,仅仅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两句,但这两句却通过视觉、听觉描写了欢送的场面,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表现出送别宴会的热烈与隆重。

在第二部分,前后通过环境冷与人情热的鲜明对比,以哀景衬乐情,体现出边塞将士生活的乐观积极,也体现出岑参和武判官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为最后六句,描写的是岑参送别武判官的场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和武判官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走出营帐,冻结的红旗任凭大风狂飙,依旧“不翻”,足以见得当时环境之冷。但是鲜艳的旗帜在万里雪白中,呈现出一抹耀眼的红色,则显得格外绚丽。这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生动而鲜明,意境不输“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与武判官依依不舍,相互告慰,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离别时已是“雪满天山路”。岑参立在雪中,望着远去的朋友,直到对方的背影在“山回路转”中消失不见。

岑参没有直接写二人告别时的赠言,而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现出送别时间之久,侧面体现了二人感情的深厚。同时,岑参望着远去的故人,自然能看到留下的马蹄印,“雪上空留马行处”,既表达不舍之意,又暗含着对友人一路上的担心。语言平淡质朴,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岑参对友人的一片真情。

整首诗中变化的雪景如同白色的画布一般,任凭岑参在上面涂抹。岑参在描写环境的对比中加入夸张而又贴切的想象,旋律张弛有致,感情刚柔相济,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不愧冠绝盛唐一众边塞诗。

话说岑参送别武判官之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期间创作的诗歌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可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正当他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

高仙芝、封常清作为大唐帝国的将领,火速赶回长安救援,但因准备仓促,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只能退守潼关。与叛军对战的接连失败,让宦官奸臣抓住了把柄,他们到唐玄宗处挑拨诬陷,结果玄宗愤怒异常,还下了诛杀令。两员戍边大将就这样遭受了无妄之灾,而此时的岑参,还在大西北留守待命,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两位上司含冤而死的噩耗。

朝廷兵败如山倒。报国无门的岑参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了新皇唐肃宗,再次遗憾地结束了边塞生活,做了一个小小的右补阙,但唐肃宗不喜欢听他的忠贞谏言。后来的唐代宗也不看重他,只让他到蜀地嘉州做了一名刺史—这是岑参一生当中最大的官职,但他不愿与西川节度使崔旰同流合污,最终被罢官,不久便病逝在成都的一家旅舍中。岑参一生都在追求理想,到头来却与理想渐行渐远,或许只有边塞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归宿吧!

延展阅读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岑参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赵将军歌

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灭胡曲

岑参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