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王羲之:书圣爱大鹅(1)

王羲之:书圣爱大鹅(1)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527更新时间:2024-05-25 17:32:08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晋书·王羲之传》

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是一年一度的上巳节。在这天,人们会结伴去河边饮宴游玩,沐浴春风,以此来消灾祈福。这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许多知名文人相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共同参加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

流觞曲水,觥筹交错,饮酒赋诗,弹剑抚琴,喧闹之中又不乏祥和之气。酒酣耳热之际,但见其中一人拂袖而起,大笔一挥,便为后人留下了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此人便是被后世誉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小时了了大亦佳

王羲之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父亲王旷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收集了许多书法典籍。耳濡目染下,幼年的王羲之对书法充满了热爱,而且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王羲之七岁时就以“善书”闻名,当别的小伙伴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提笔成书了。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王羲之的“艺术人生”,就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有一次,十二岁的王羲之在父亲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本书法秘籍——《笔说》。于是他便偷偷拿来读,父亲发现后问道:“你为什么偷我的秘籍?”王羲之听了,只是微笑不语。站在一旁的母亲则笑着说:“欲看尔用笔法。”

父亲见王羲之年纪幼小,认为他掌握不了秘籍中的奥妙,便对他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吧。”不想王羲之却诚恳说道:“使待成人,恐蔽儿之才也。”父亲听后大奇,深觉此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便将《笔说》传授给了他。此后,王羲之勤加练习,不到一月工夫,书法水平已是大有长进。就连当时的书法大家卫夫人看了之后,也不由得点头称赞。

王羲之学习书法极为认真,他十年如一日地苦练着,甚至连吃饭、走路的时间都不放过。有时候身边没有纸笔,他就在自己的衣服上练习。久而久之,衣服都被磨破了。

他还常常在池塘旁边练习,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也正是王羲之的苦心钻研,使得他的笔力达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

后来,皇帝要到京都北郊的覆舟山去祭神,事先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版上,然后再派人去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不由得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

天生才士定多癖

但凡文人才士,大都有自己独特的癖好。比如有人癖于书,有人癖于钱,也有人癖于刀剑,但王羲之却癖于鹅。对他而言,欣赏一头大鹅,无异于欣赏一篇炉火纯青的书法作品。所以当他听说有一个道士喜欢养鹅时,便在第一时间前去拜访了。

看了道士的鹅之后,王羲之非常中意,便想向道士求购一只。道士深知王羲之是大书法家,便对他说:“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王羲之二话没说,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喜不自胜。

王羲之喜爱养鹅,固然是文人雅事、陶冶情操,但更为关键的是:他能从鹅的体态、姿势中,体会出书法运笔的奥妙,从中领悟执笔、运笔的道理。比如,他认为执笔时,食指要像鹅头一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要像鹅掌拨水一样,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

当然,王羲之可不只是个养鹅写字的文人,更是一个心怀苍生的君子。

东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内忧外患,政治腐败,底层百姓苦不堪言。王羲之体恤民生疾苦,关心时事,在为官任职之时,常常知无不言,面对狂妄的权臣敢于直谏,面对昏庸的皇帝也是毫不留情,“以骨鲠称”。

针对当时吏治腐败的现象,王羲之多次上书朝廷,希望皇帝能亲贤远佞,严厉打击那些贪官、散官。王羲之虽然外表洒脱不羁,但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百姓,希望百姓能够“小得苏息,各安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