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四书”出于此(2)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文人圣贤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77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8
孟子封圣
不过那个时候的朱熹,并不太在意是陆九渊正确还是自己正确,他一门心思想要为儒家寻找到一个“终极真理”。在投身佛教的儒者们看来,先秦的圣贤们固然伟大,但他们的眼光只盯着当下的社会,分析当下的社会如何不好,如何恢复古制度让社会“返璞归真”。比如孔子一直宣扬着克己复礼,而孟子也到处宣扬恢复井田制的好处。
在春秋战国时期,那种思想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然而一千年过去,那时候的封建制早已变成了中央集权制,曾经的大家族小社会已经变成了小家族大社会。因此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有所下降,士大夫不再像孔孟一样把全部心血都放在心怀天下上,也会思考一下自己个人的修行。
那孔孟给出的准则是什么?很简单:成为为了道义可以奋不顾身的君子。
这个标准说来容易做来难,但这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这些原则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些问题孔孟就没办法回答了,他们只能回答:“此乃先王之道也。”为什么先王之道就应该坚持呢?他们会说,因为周朝初期施行先王之道,国泰民安。
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其实并非人们心中的道德变了,而是社会结构变了。他们遵循的礼法,却依然处于一成不变中。传统儒家理论仅仅停留在政治和伦理层面,对“终极真理”悬置不论,而佛教、道教在某种意义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在朱熹迷茫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孟子》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也给了他很大启迪——性善论。
人有四种与生俱来的善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即善的根源,也就是要修行儒家之道的原因。
如果有人再问儒家:“为什么要修善?”就可以回答:“因为天理至善。”
“那为什么又有恶?”“人性一分为二,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前者来自天理,也就是自然存在的规律和心灵本身,所以善;后者来自肉身和后天形成的欲望,所以恶。”
那应该怎么做?朱熹回答:“存天理,灭人欲。”而具体的修行方法,朱熹在编修《大学》的时候总结出来了。
所谓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也就是统治之学。《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很明确,“大学之道”一共只有这三项: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可以统称为“三纲领”。接下来分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八项,统称为“八条目”。《大学》所谓“三纲八目”,指的就是这些。
而在原本的《大学》中,“三纲八目”除了格物、致知这两条,均没有相应的解释,而朱熹这时候把它补充完整了。“格物致知”就是说探究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也就是所谓的追寻天理。
同时朱熹又像韩愈一样,从佛教中抽调出概念,点出儒家的“道统”,表示儒家之所以没落是因为董仲舒及其之后的儒家对孔孟进行曲解。朱熹阐述的这些内容,恰恰是宋朝儒家最需要的。性善论为儒家落实了终极依据,“三纲八目”的修行方法,填补了儒家实操方面的空白。这套方法被重新包装出来,完全可以和佛、道两家的修行功夫抗衡。
绍熙元年,六十岁的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做了注解,后人把它们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经学史上的“四书”之名才第一次出现。影响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程朱理学就此成形。儒学的理论框架,达到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地步。儒家也慢慢地回归“正统”,再次成为官方的显学。
晚年的凄凉
庆元二年十二月,六十多岁的朱熹早已还居家乡。时任监察御史的沈继祖因反对朱熹的学说,以捕风捉影、移花接木、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而曾经被触及利益的朝廷权贵,对程朱理学掀起了一场大清洗,诬陷它为“伪学”。他们开列了一份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
朱门子弟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三年后,朱熹被各种疾病困扰,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然而,他的理学著作还差一些才能完成,于是他不顾疾病挑灯著述。
第二年春天,朱熹足疾大发,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失明。朱熹仍然坚持自己此生惯行的愿望——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著作全部完稿,使道统后继有人。是年三月初九,七十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的“庆元党禁”运动中去世。虽然当时当权者明令禁止为朱熹大办葬礼,然而他的信徒从四方赶来,为他举行了大规模的会葬,参与的人数竟有千人。
朱熹死后,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十七年以后,宋理宗才算是为朱熹正名,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