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王戎: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王戎:一半君子,一半小人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名士知己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2813更新时间:2024-05-25 17:26:55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晋书·王戎传》

王戎被很多人称为是竹林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世人对其评价更是褒贬不一,或曰清淡贤者,或曰诡谲多端,抑或曰吝啬至极。他没有嵇康的气节,也没有阮籍的风骨,更不似山涛的野心。

抛开这些世俗成见,王戎的人生无疑是很成功的。他不仅出自名门,才华横溢,家庭和睦,情感美满,且事业有成。这样的人生,根本无须去计较在他人嘴里是君子,还是小人。

有才气

正值魏晋纷乱时期,各大世家的地位尤为凸显。琅琊王氏家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元234年,王戎就诞生于琅琊王氏这个高门世家。他自幼极为聪颖,且神采秀美。在一众世家子弟中,他的见识和才学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显得尤为突出。

有一次,年幼的王戎去宣武场看表演。突然,栅栏中猛兽咆哮,众人皆被吓得纷纷倒退,王戎却原地不动,且神色自若。魏明帝见此情景,称赞王戎是奇童。

他不仅胆识过人,还有一双善于观察辨识的慧眼。七岁那年,他与小伙伴们在街边一起玩耍,看到路旁的李子树上满是果子,尤为诱人。同行的几个小伙伴都嚷着要去摘李子吃,但王戎却站在远处,不为所动。

看到王戎如此神色,同伴们极为不解,问他为何不去摘果子。他却笑着说:“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同伴不信,要尝果验证,果不其然,这棵李子树的果子很苦。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辨识能力,王戎的名气被传开了,世人皆称之为“神童”。他不俗的才华,使之注定要走在同龄人的前端。

阮籍是王戎父亲王浑的好友,比王戎年长二十四岁。但自从与王戎相识之后,他每每去王家造访,都是只与王浑打个照面,就去寻王戎,且相谈良久不出。

阮籍对王浑说:“我和你不是一类人,与你说话,不如与阿戎说。”因为性格坦率,不拘泥于礼节且十分健谈,年仅十五岁的王戎,就能与长他十几、二十几岁的一众文学大家相谈甚欢,丝毫不输风采。

重孝道

王戎不仅为人智慧有才华,且十分重视家人。古人十分重孝,王戎是当时极为有名的孝子。他不是只重表象做一些场面上的事,而是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

母亲去世时,他在家守孝,虽不是遵循常礼的食素斋、忌酒肉,但他为母丧的悲痛,却令人动容。中书令裴楷凭吊其母时,见他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

当时,同朝的尚书和峤也碰巧在那段时间为父守孝,他极为遵守礼节,且寝苫食粥,面面俱到,受到诸多人的赞誉。晋武帝听闻此,就十分关怀和峤的身体。同去过两家凭吊的刘毅却说:“和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和峤虽礼节俱全,却是做给活人看的孝顺,面容气色丝毫不衰;王戎虽礼节有失,但身心交瘁,是真正地为丧母而悲痛。在得知王戎因母丧而生吐疾时,晋武帝十分感动,赐药派御医前往医治。

王戎不仅孝顺,对妻子也极好,夫妻二人生活十分和睦。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嫁给王戎无疑是幸福的。据悉,王家的下人们,常听到王氏称王戎为“卿”。

在当时的礼节中,妻子应称丈夫为“君”,而“卿”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若在常人家中,妻子早就被训斥了,但王戎每次都耐着性子说:“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

然而,王氏调皮地一阵诡辩:“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成语“卿卿我我”的典故便出于此,后世常用这个词来形容夫妻间的亲密和睦。

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会演戏

相对嵇康的刚直不阿,王戎的为人无疑是务实婉转的。世间男儿最不缺的是血性豪气,但能刚柔并济、善于谋略者却是难得。王戎虽无野心,却也知道官职的重要性。最初,他世袭父亲贞陵亭侯的爵位,后被陷害嵇康的钟会推荐为吏部的官员。王戎没有拒绝,他认为被推荐在于别人,而做事却在于自己。

在任期间,他也曾因遣属下私建宅院,而差点被罢免,因皇帝对其为人甚是欣赏,允许他用钱赎罪。此事却一直被世人诟病,曾一度成为他贪污纳贿、为人诡诈的最好例证。

然而,王戎在官场是一位难得的智慧谋者。他不仅知人善用,且恩威并施。当时手下的将士、当地的百姓都心甘情愿臣服于他。当权者晋武帝也十分欣赏他,让他担任要职,后来有人诬陷王戎贪污,晋武帝直接对朝臣说:“王戎的行为,怎能算怀私苟得,正是以不贪欲异于他人罢了。”

以上是王戎的一面,王戎还有另一副面孔,史书记载,王戎十分吝啬、贪财。《世说新语》中说道:“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家里有棵李子树,所结的李子又大又甜。丰收之后王戎舍不得吃,就想在集市上卖掉。但是他担心别人买走李子之后留下种子自己栽种,后来想出这么一招,把李子的核逐个钻掉,然后再拿到集市上去卖。

王戎不仅对外人抠,对家人也很吝啬。《世说新语》里是这样记载的:“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侄子大婚,他送了一件单衣作为贺礼,侄子婚礼结束后,他竟然舍不得了,就向侄子把衣服要了回来。

还有,他女儿出嫁后夫家不是太富裕,所以向王戎借了一些钱。每次女儿回娘家时,王戎都摆着一张臭脸。后来女儿还钱了,他对女儿女婿脸色才恢复正常。

其实上述王戎抠门的行为还好,他对自己亲生儿子更过分。《晋书》记载:“王戎子万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糠而肥愈甚,年十九卒。”王戎儿子长得还是挺英俊的,就是胖了些,为此折腾了不少钱减肥。王戎心疼银子,后来想了一个招儿,让他儿子每天吃糠,结果他儿子还是越吃越胖,最后还把自己吃死了。

王戎真的如上文这般不堪么?据史书载,其父亲王浑去世时,父亲的官场故交欲赠钱百万助他办丧,都被他婉言谢绝。这样前后不一的行为,出自于一人,很难让人不对其持怀疑态度。

其实上述这些事件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晋武帝一死,天下就逐渐乱起来了,后来逐渐演变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八王之乱”。王戎是一个聪明人,他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乱世,他必须改变自己。

人至察则无徒,在那样黑白颠倒的混乱时代,身居高位还想保命,人就不能太完美。王戎出身名门,才华出众,本身就遭人忌讳,为了保命,他不得已上演上述那些“贪财”行为,故意搞臭自己。

在那样的乱世,王戎的爱财和阮籍之嗜酒、刘伶之裸奔等竹林七贤离经叛道的行为都是他们的无奈之举。除自身对政局的不满,发泄情绪之外,他们更想让当朝者认为他们只是一群俗人,对政局没有意图。

纵观王戎一生,于外,他在官场上应付自如,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且始终能谈笑自若。对内,他孝敬父母,与妻子举案齐眉,家庭和美。

王戎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爱情、家庭、事业等皆是为人所羡。不论事实为何,极善清谈的他不曾申辩,一直都用宠辱不惊的态度,笑看人生,且不被其左右。

世人评人,本就以己见而发。且世间谁人不说人,谁人又不被人说呢?其间所言,皆不是己,只管过好自己的人生,任他孰是孰非。成功的人生,就是不活在他人眼里,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