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天姿惹出安史乱(2)
书名:典籍里的中国:巾帼佳人作者名:有书本章字数:175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8
姊妹弟兄皆列土
天宝九年,李隆基再度下旨,将杨玉环逐出宫廷。和此前不同的是,这次杨玉环虽然一如既往地骄纵无度,但并不全是她的原因。
杨玉环得到宠幸前,她的兄弟姐妹都是恭顺谦逊的普通人。等她当上了贵妃,这帮亲戚也跟着鸡犬升天,顿时摇身一变,成为颐指气使的上等人。别说普通的文臣武将,就连李隆基的家人也不敢和他们正面冲突。
眼见情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李隆基便觉得有必要给杨家人一个下马威。正巧,杨玉环又把自己惹得龙颜大怒,那干脆就拿她开刀吧。
对于帝王心术,杨玉环完全不了解。她不明白,为什么文武百官都觉得伴君如伴虎。但对自己和李隆基的感情,她还是非常自信的。
被逐出宫后,她便剪下自己的一缕秀发,然后托人把头发和信件都捎给李隆基。一见美人的青丝,李隆基顿时又感到无限怅惘和忧伤,立即派高力士把杨玉环接了回来。
几经起落,李隆基和杨玉环都明白了一个事实:他二人已经是神仙眷侣,彼此融入了对方的灵魂,水乳交融,不可分割。
接下来的几年,李隆基为杨玉环营造了极尽富贵荣华的人间仙境。在这仙境中,他们享用着玉盘珍馐,聆听着管乐笙歌,恩爱无限,情意绵绵。
作为女人,杨玉环不费吹灰之力,便沐浴在人世间最极致的奢华中。她的故事,让多少红颜长吁短叹,令无数家庭重女轻男。
婉转蛾眉马前死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兵锋直指长安。震天动地的渔阳鼙鼓,令李隆基如梦初醒。
江山变了,不再是太宗武后时期的模样,甚至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慌乱之中,李隆基带着杨贵妃等人离开长安,一路向成都逃窜。等大家到了马嵬坡的时候,众位禁军士兵哗变,杀死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并且提出一个要求:“陛下,请处死贵妃杨氏。”
此言一出,李隆基的耳畔犹如五雷轰顶,久久不能平息。一帮平日里恭顺从命的士兵,危难之时提出这等要求,必然不是一时兴起。
于是,他用委婉的口气规劝大家,说杨国忠小人得志,败坏朝纲,理应伏诛,但这一切都和杨贵妃没有关系,她只是个后宫妃子罢了。
尽管李隆基苦心解释,但士兵们根本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杨玉环这个红颜祸水,令皇上神魂颠倒,才导致了今天的叛乱,于情于理,杨玉环都不能活下去。
当李隆基颤抖着将白绫赐给杨玉环时,两人再一次四目相对。绝望的泪水,无限的怅恨,依依不舍的诀别,无可挽回的分离,一幅幅血泪掺和的画面在刹那间纷纷展开,如梦似幻。
身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如果选择了保全杨玉环,就可能和她一起共赴黄泉。身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她不再怨恨他的无情,因为这已经是他的最大妥协。
当白绫缠上杨玉环脖子时,李隆基的世界就此凝固。任你千里江山,万古荣耀,都不及红尘妃子的梨涡浅笑。
或许,他们的相逢是美丽的错误。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李隆基延续着盛唐帝国的荣光,杨玉环也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
纵然擦肩而过,也只是彼此命运中的一幕过往。但这种假设并不存在,因为前世今生已经注定,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情人。
七月七日长生殿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立即下令搜寻杨玉环的遗体,却无果而终。杨玉环走后第七年,李隆基也在长安病逝。马嵬坡一别,现在他们终于可以继续长相厮守,再也没有音容渺茫的痛苦,再也没有阴阳相隔的凄恻。
平心而论,杨贵妃入宫之后,既不参与权力斗争,也不干涉后宫事务,即便任性骄纵,却没到败坏朝纲的地步。但那个时代,我们不可能问责于帝王,只能把江山的衰败归咎旁人。于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杨玉环便成了头号“背锅侠”。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西施的命运,在朝夕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昭君的苦楚,似乎只能从悠悠羌笛中聆听一二;完成连环计后,貂蝉似乎化作一缕清风,从此消散人间。同为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遭遇却最为凄惨、最令人动容。
其他三位可以在红尘世间寻找内心的平衡,而等待杨玉环的,只有李隆基手中那条冰冷的白绫。
美貌是上天的馈赠,驾驭美貌需要后天的智慧,但除此之外,很多因素并不是一个女子能够左右的。若是把盛唐的崩溃全然归咎于杨玉环,那便是世间最大的曲解和误读。
李隆基不是一个完美的皇帝,对于唐朝的没落,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所向往的,或许就是和那一个人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七月七日,夜半无人,长生殿上的李隆基和杨玉环执手相望,定下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没有她的世界,只有众生;有了她的世界,便是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