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际障碍,源自被藏起来的骄傲(2)
书名:假装自己很外向:你在迎合什么作者名:杨思远本章字数:148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7
4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客体恒常性”。它指的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与客体形成恒定的、常态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我们能够培养出稳定的自我认知、稳定的情绪感受,并对他人以及这个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
显然,徐小雅的父母并没有给她提供一个恒定的、常态的环境。相反,他们为她制造了一个两极的环境:要么特别好,要么特别糟糕。
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中,徐小雅就会有过山车似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她对自我的认知也变得模糊起来:我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父母是爱我的,还是不爱我的?
而这些不稳定的情绪感受和自我认知,给她带来了深深的不安全感,从而使她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
5
渴望被父母爱,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
因为在无法独立生存的幼年时代,对我们而言,父母的爱意味着最基本的生存安全。在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爱也会帮助我们建立稳定而良好的自我认同。
对于徐小雅来说,她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同,但是她也知道,这份爱和认同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她必须考第一名,她必须做到完美。
可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没有人是完美的。
当“完美”成为换取父母的爱的筹码时,徐小雅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完成“自己是完美的”诉求。她认为,只有“自己是完美的”,只有确定自己的优越感,自己才有被爱的资格,以及被认同的权利。
用“自己是完美的”这样的幻想,来满足父母对“完美的自己”的期待;与此同时,面对父母失望的神情,内心激发出羞耻、自卑等真实的情绪感受。这便是徐小雅成为隐性自恋者的原因。
像徐小雅一样,几乎所有的隐性自恋者都遭遇了同样的困境:父母对他们“完美”的期许,让他们产生了“高人一等”的幻觉;而父母的失望和冷眼,也给他们带来了羞耻、自卑的低自尊心理。
6
作为一名隐性自恋者,徐小雅在工作中把自己“隐性自恋”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常常觉得上司不如自己,认为上司做的很多决策都有问题;几乎看不上所有的同事,觉得他们都平庸至极;没有任何与同事交流的意愿,觉得他们的话题都无聊透顶;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配得上更高的职位,只怪领导不能慧眼识人而耽误了自己……总之,徐小雅在心里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接地气,怎么能够融入周围的环境呢?
故而她常常感觉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只好频繁地换工作,借此摆脱自己糟糕的感受。然而逃避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徐小雅还是一次次地陷入同样的人际障碍。
就像徐小雅总被要求考第一名一样,隐性自恋者在其成长过程中,总被要求做到完美,他们的缺点未曾被包容,也未曾被真正看见,这就导致他们常常如临大敌,对自己的缺点格外敏感。因此,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同别人产生共情了。而共情能力的匮乏,直接导致他们很难融入集体,与他人融洽相处。
7
一个人要想摆脱隐性自恋,很好地融入集体,必须先把自己从“云端”拉下来。
要知道,那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并不是事实,而是自己为了避免让父母失望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那完全是自己的一种幻想。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亲手击碎这虚妄的幻想。
隐形自恋者只有先学会放下自己,再试着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比如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主动同别人分享,在日常沟通中多多确认对方的感受,主动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等,以此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集体,与他人融洽相处。
然而,要彻底走出隐性自恋的困局,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完成与自我的和解。不强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也不期待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在平常又独特的每一天里,去看一朵小花,听一段音乐,读几页书,感受生活的平凡,感受平凡中孕育的美好。
有一天,当我们能够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的时候,隐性自恋的困局就会自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