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学人(二)
书名: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作者名:李学勤本章字数:1308更新时间:2024-05-25 15:38:09
孔子说,一个人只有杜绝了上述四端以后,才能够谈论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儒”。但要做到“绝四”中的某一“绝”,也是很不容易的。
学习不只有观念问题、态度问题,还有方法问题。孔子是“问题式学习”的积极倡导者。他强调“学”与“问”的有机结合。在孔子很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把“学”与“问”结合在一起。“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这事还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误会。孔子当时已以知礼远近闻名,有人看孔子问得那样起劲,而且“每事问”,就怀疑道:“谁说孔子知礼啊,看,他入太庙,什么都要问!”孔子当时回答得很巧妙,也很幽默,说:“每事问,那才是知礼的表现啊!”孔子这样回答,使持怀疑论的人们为之语塞。所谓“每事问”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对有些事物的确是不知的,“不知则问”,这样的“问”,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二是知道一点儿,但对所知还有所怀疑,问之为释疑。《论语正义》解释道:“云每事,容亦有所已知者,今犹复问于人,故为慎也。”这是一种认真、负责、谨慎细心的态度。三是知道一点儿,但还不知道更深层面的东西,事物之理是不能穷尽的,因此“问”也就没完没了了。
除了“每事问”,孔子还提倡“不耻下问”,实际上就是提倡“每人问”。比自己“下”的人可问,比自己“上”的人更可问,这不就是“每人问”了吗?“不耻下问”这里也有三层含义:一是“问”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不为耻。孔子本身算是个士人,可是,他常向鄙人问鄙事,这有什么可耻的呢?因为鄙人们的确有许多比自己高明的地方。二是“问”于年岁比自己低的人不为耻。孔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后生可畏”,在后生小子身上的确有许多可贵的东西,为何不向他们学一学呢?三是“问”于知识水平比自己低的人不为耻。有些人总体知识水平比你低,并不等于说一切都比你低,可学的东西多着呢!
在学习上,孔子强调“有恒”二字。
“有恒”,当然可以指生活的全部,其中也包括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文化生活。孔子常用一句南方俗语来教导学生:“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对这句话的评价是“善夫”(《论语·子路》),意思是好得很。巫医是以祝祷为主兼用一些药物来为人消灾治病的人。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工作者,又是最善于和肯于学习的人。韩愈在《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可见,巫医是可列为学习者之首的。孔子拿上面这句话教育学生,是要他们好好地学习,做一个学习上的有恒者。
《易·恒》有言:“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里将“恒”看作一种高尚的品德,不然只能招致种种羞辱。对此,孔子也持赞同态度,并将“恒”这种德具体化了。“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这里当然既是讲生活的全部,也指学习生活——也许更多的是指学习生活。孔子是在开导学生们:在知识上,如果明明没有而硬说有,明明不多而硬说很充盈,明明很贫乏而硬说很通达并显得很骄纵,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有恒者呢?
在学习上要“有恒”,思想上也要持之以恒,要有一辈子学习的准备。孔子最厌恶的是那种急于求成的人。他认为那种“欲速成者”不可能是真正的“求益者”(《论语·宪问》)。他一再告诫弟子“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有恒才是学习者的必由之路。